倍可親

中餐館綜合症:背黑鍋的味精

作者:8288  於 2014-1-14 16:1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科學和技術|通用分類:健康生活|已有8評論

關鍵詞:紐約大學, 來到美國, 新英格蘭, Robert, 綜合症

1968年4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美國國立生物醫學基金會的華裔高級研究院Robert Ho Man Kwok的一封信。在信中,Kwok說自從他來到美國,在中餐館里吃了他稱為中國北方餐的美式中餐后,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綜合症。開始吃后15分鐘到20分鐘,會出現脖后麻木,癥狀向後背和雙臂放射,伴隨虛弱和心悸。除了他以外,他的朋友中也有這種癥狀,希望醫學界人士能夠解釋這種癥狀。他本人對此給出幾種解釋,一是烹飪中的料酒造成的,二是有些菜裡面鹽太多導致的,三是添加的味精引起的。

這封信登出了,很快有10人表示有類似的癥狀,其中2個人很可能是食物污染,其餘八人的癥狀雖然不一,但類似。這樣一來,這種癥狀被冠名為「中餐館綜合症」。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不久,Schaumburg和Byck以及一組紐約大學的藥學院學生分別給《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認為「中餐館綜合症」是味精引起的,他們聲稱雖然這種綜合症未見於文獻,但早就被過敏學家、中餐館老闆和那些對味精過敏的家庭所知,Schaumburg認為5克味精即能引發癥狀。次年,Schaumburg發表文章,說經過試驗,證明就是味精引起的,除了Kwok敘述的癥狀外,還有頭痛和胸痛等癥狀。

這樣一來,味精就和中餐館綜合症聯繫在一起,Kwok提出的其他可能根本沒有得到驗證。

之後,不斷有中餐館綜合症的報道,癥狀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兒童,出現各種嚴重癥狀,包括驚厥。中餐館綜合症在1968年到1980年之間成為熱門,對美國和加拿大的中餐館影響極大。此時正值中國處於文革和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的政治形態也導致中餐館綜合症被不斷地誇大。

味精即谷氨酸鈉,是自然形成的最豐富的非必需氨基酸,於1908年由日本人池田菊苗分離成功,很快在亞洲廣泛應用,二戰後在西方國家也漸漸得到應有,尤其在加工食品中。令人不可理解的是,在中餐館綜合症最熱的時候,美加兩國消耗的味精的85%到90%用在食品加工上,美國人和加拿大人吃了幾十年味精,為什麼除了吃中餐,沒有在其他方面發現類似的癥狀?

味精是一種低急性毒性的東西,其半數口服致死劑量為每公斤15到18克,只比鹽多5倍。1995年,受美國FDA委託,美國實驗生物學聯合會的報告認為在正常情況下,食用味精是安全的。

1993年進行的一項隨即雙盲試驗,71位參試者先空腹分別吃1.5克,3克、3.15克味精或者安慰劑,然後吃早餐,85%的試驗組和86%的對照組沒有反應,兩者沒有統計學的差異。這項試驗沒有發現味精與中餐館綜合症有關。

1997年進行的一項隨即雙盲試驗,61位自述對味精過敏的參試者隨即吃5克味精或者安慰劑,出現反應的參試者再隨即服用1.25克、2.5克、5克味精或者安慰劑,兩次都有反應的算陽性。結果29.5%的參試者無反應,9.8%對味精和安慰劑都有反應,24.6%對安慰劑有反應,32.6%對味精有反應,勉強算重複出中餐館綜合症。但2000年由130人蔘試的相似試驗,重複四次,只有兩人都出現反應,研究人員認為味精反應無法重複。

類似的研究還有很多,其結果或者沒有統計學意義,或者不能重複。其他研究包括味精和哮喘的關係、味精和肥胖症的關係都沒有得出一致的結果。

對經常食用味精者進行的流行病學調查也沒有發現任何健康方面的問題。

美國FDA認為味精是安全的,但要求在食品標籤上標明。科學界的看法是無法證明味精和中餐館綜合症的那些癥狀有關,但也許有極少數人在短時間內對味精過敏,其癥狀很溫和,不用治療,對於這些人來說,就要避免吃添加味精的食物。

味精不會誘發偏頭痛,但有可能加重偏頭痛的癥狀,這不屬於安全問題,因為很多食物都能夠誘發或加重偏頭痛。

經過長期的研究,被加在味精頭上的種種帽子都去掉了,連中餐館綜合症也被打入冷宮。無論WHO,FDA還是歐盟都將味精列為最安全的食品添加劑之一。

但是,經過這一折騰,味精的名聲還是很臭,依然有很多人認為味精不安全,很多食品包括中餐館都打出不含味精(No MSG)的旗號,以招徠顧客。

半個多世紀之後,來審視一下中餐館綜合症,是人群中普遍存在的食物過敏反應的表現,不僅僅吃中餐,吃其他餐甚至在自己家做飯吃都有可能出現類似的反應,只不過在特定的時期被炒作而成的,正想一位研究食物歷史的專家所言,中餐館綜合症是出於對中國文化的無知和誤解,甚至出於種族歧視而出現的。味精則是急於為中餐館綜合症找個罪魁禍首而牽強附會出來的。美國的中餐不健康之處甚多,根本輪不到味精頭上。

味精雖然安全,但能不添加還是不要添加。因為添加味精后,食物本身的味道就被覆蓋住了,長期吃添加了味精的食物,讓人的味覺變得遲鈍了,失去了對食物天然味道的感覺。我到美國后,自己做飯就不再添加味精了,一開始總覺得沒有什麼味道,慢慢地味覺恢復敏感了,能夠品嘗到食物天然味道,長期堅持下來,就達到了人們常說的吃嘛嘛香的境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8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8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8 個評論)

回復 飛鳴鏑 2014-1-14 17:09
據說,台灣餐館桌上有一瓶味精,給客人自己加到菜里,炒菜時有沒有放味精就不清楚了。
回復 天涯看客 2014-1-14 17:45
吃完中餐口渴,估計味精放多了。。。
回復 越湖 2014-1-14 21:57
韓國菜與越南粉的味精非常厲害。中餐館,尤其是好一些的,似乎在逐漸減少使用味精了。
回復 fanlaifuqu 2014-1-14 22:42
明天也來說說味精。
回復 tsueict 2014-1-14 22:49
Pertinent - based all the reliable information in this writing. Glad to know.
回復 心如水 2014-1-15 03:53
用精製高湯而不是用味精才是真正的中餐。美國的中餐太粗製濫造,從食材到切工,一點不講究,把中餐的名譽都糟蹋了。
回復 我愛月季 2014-1-16 06:21
我用鐵罐雞湯,從不用味精。
回復 mzou 2014-1-18 12:38
也許味精反應,和每個人的個體體質不同有關。
因為總有爭議,我們自己家裡從來不用。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22:0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