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跑步30年膝蓋軟骨磨光光

作者:8288  於 2013-6-3 16:0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路文摘|通用分類:健康生活|已有4評論

●瘋慢跑、馬拉松,當心跑出問題。醫師表示,近來收治不少因跑步引起指床下出血、趾甲變黑、腳底筋膜炎、壓力性骨折的患者。例如一名30多歲男性每天跑步15公里,但近來一隻腳趾甲變成深黑色,就醫發現原來是鞋子太小,導致指床下出血;還有男性持續跑步30年,膝蓋劇烈疼痛,檢查發現,膝蓋軟骨竟已全部磨損,需置換人工膝關節。
全台掀起跑步風氣,台灣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近來收治不少跑步後腳趾甲呈瘀青的案例,甚至有人擔心是黑色素瘤而就醫;經仔細檢查發現,這些患者是因穿著慢跑的鞋子太緊、壓迫雙腳,或鞋子太大造成腳趾撞擊,才會引發指床下出血、趾甲變黑。

台灣新光骨科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韓偉表示,一名50多歲男性病患,已跑步30多年,膝蓋經常疼痛,起初不以為意,最近劇烈疼痛到幾乎無法走路才就醫。他說,患者的膝蓋軟骨已全部磨損,就是所謂的退化性關節炎,最後得靠置換人工膝關節。

跑步沒做好防護,確實易造成運動傷害,台灣林口長庚醫院骨科醫師游家偉表示,近來收治多名壓力性骨折患者,脛骨出現結構性裂損,痛到走不動,有患者自訴,因為報名參加長跑、馬拉松,沒想到卻跑到骨折。

跑步的傷害主要是腰部以下。韓偉表示,走路時髖關節、膝蓋等承受重量約是體重的1.6 倍,快走是3.6倍,跑步則是5倍,以一個60公斤體重的人來說,跑步時一腳往下踩,等於承受300公斤的力量。尤其跑步受過傷還繼續跑,未來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機率相當高,通常醫師會建議這類患者不要再從事跑步運動,應改採游泳或滑步機等對關節傷害較小的運動。

                                挑對鞋、做重訓 跑步不傷關節 

跑步時每一次往下踏,膝蓋等關節、肌肉均承受很大壓力,要避免受傷,醫師建議,除了選擇適合的慢跑鞋,最好先做重量訓練,讓肌肉變得強壯,幫助吸收跑步的壓力。而膝蓋已受傷者,為避免未來退化性關節炎,建議可改做滑步機、水中運動,減輕對關節的傷害。
台灣新光骨科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韓偉表示,跑步時,每當腳往下踏步,膝蓋等關節軟骨就承受一次撞擊,時間久了,「軟骨會慢慢死掉」,因此,建議若發覺膝蓋曾經扭傷或軟骨以磨損者,可改做滑步機,對關節壓力較小,又能運動到腰臀、腿部。此外,他建議,想要從事跑步運動,應先做重量訓練,讓肌肉強壯,協助分擔骨骼或關節所需承受的力量,或做伸展運動,放鬆肌肉,避免跑步受傷。

跑步鞋子挑選也很重要,台灣振興醫院復健醫學部醫師黃永錚表示,若膝蓋已受傷,最好選擇慢跑氣墊鞋;鞋子的大小,試穿時先將腳往前頂,但腳趾不要彎曲,一隻手指可伸進後鞋跟的大小即可。若要防止膝蓋髕骨外翻,戴護膝等護具可保護不受傷。此外,跑步的場地盡量平坦,避免上下坡、或凹凸不平的路面。

黃永錚說,很多民眾只當假日運動員,到了假日一跑就數十公里,這樣的跑法更容易受傷,他建議跑步應採循序漸進,公里數慢慢加長,不要一下子跑太多。(陳麗婷)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1

難過

拍磚

支持
8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9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路不平 2013-6-3 21:22
跑步鞋應比平時穿的大半碼,以避免腳趾甲變黑。
回復 tangremax 2013-6-3 22:05
人就是機器。
回復 西部老馬 2013-6-4 09:16
最新研究,走路對健康最好,跑步已過時了。
回復 Giada 2013-6-5 13:21
要在軟地上跑比較好。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2:5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