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40年前農村過年吃什麼? [zt]

作者:8288  於 2011-2-2 12:3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7評論

                        柯雲路:40年前農村過年吃什麼?

除夕那天,我和十幾個知青正商量著晚上吃什麼,老鄉們就把我們拉到各自的家裡,吃年夜飯。我去的這家有四口人,大叔大嬸、未出嫁的女兒和小兒子。一進門,炕桌上已擺滿冷盤,有拌粉條,土豆絲,炒豆腐等,中間是剛剛點上火的火鍋,灶上籠屜里熱著蒸饃和炸糕。大叔說我是城裡來的大學生,堅持把我讓到炕桌的「首席」。就著燙好的酒吃了一陣冷盤,火鍋沸騰起來,掀開蓋子,鍋底鋪著白菜,依次一層層碼放著炸土豆、粉條、肉塊、炸豆腐、肉丸子,咕嘟咕嘟地冒著氣……這是當地農民待客最隆重的菜式。


過年

文/柯雲路

 

我是一九六八年十二月離開北京到山西插隊的。

到村裡不久,就趕上了農曆新年,也是就中國人最重視的「春節」了。

農村不像城市,沒有星期天和公休日,特別是農業學大寨期間,農民一年到頭在地里幹活,莊稼收了,還要大搞農田水利建設,除了下雨,每天都得出工。但春節不一樣,勞累了一年,過年的時候得好好歇歇,「吃點好的」。

那時的農村還相當窮困,常年不夠吃,平日里窩頭鹹菜能吃飽就是好的。但老話是「窮年不窮節」,再窮的日子,過節不能馬虎。

一進臘月,男人們還有一搭沒一搭地出著工,女人們卻早早就忙開了,要拆洗被褥打掃房屋,要為全家老少每一口人都準備出新衣新褲,包括腳上的新鞋。這是一項大工程,平日里要抽空衲好鞋底,要把不能再穿的舊衣服拆洗乾淨,備成新襖新褲的裡子。

這還不算,還要蒸饃炸糕,把正月里的主食準備出來。先要一籠籠的蒸饃,蒸好后晾掉水汽,一層層碼進缸里,到時隨吃隨取。糕也一樣,山西炸糕用的是黃米,磨成面和好后先要上籠蒸熟,再趁熱揉成一團,揉好后揪成一個一個的劑子壓扁,可直接炸,也可在裡面放上棗泥豆沙之類。炸成金黃色時撈出,一層層壓入小一點的缸中,也是隨吃隨取,但吃前一定得上籠蒸透,否則硬得沒法吃。

殺豬殺羊是年前最熱鬧的時刻,殺好后隊里按人頭分配。平日農民的飯桌上是見不到肉的,肉領回家后要按照不同的用途分類處置。羊肉可以剁餡包餃子,還可以汆丸子;豬肉的做法就多了,村裡一位公認的能人很得意地「教」過我怎樣將二斤豬肉做成八個肉菜:扣肉,咕咾肉,過油肉,紅燒肉……不一而足。對於當時的農村,談論吃食,誰吃過什麼,一種東西怎樣吃又怎樣做,都是極有吸引力的話題。

我和一些知青則被村民們紛紛拉到家裡,為他們題寫春聯。

年就在這樣的期待和準備中一天天臨近了。

知青們都是第一次出遠門,節前就有人被「電報」叫走。那時回京要跟隊里請假,一般是家裡拍個「急事速歸」的電報,雖然都知道是個借口,隊里也就准了。臨到年根,隊里的知青大多還在,我們仍像平日一樣每日出工,不可能也無從像農民那樣準備過年。

記得除夕那天,十幾個知青還商量著晚上吃點什麼,農民們早早把我們分別拉到各自的家裡,說早就準備好了,一定要去家裡吃年夜飯。

我去的這家有四口人,大叔大嬸、未出嫁的女兒和小兒子。一進門炕桌上已擺滿冷盤,有拌粉條,土豆絲,炒豆腐等,中間是剛剛點上火的火鍋,灶上籠屜里熱著蒸饃和炸糕。大叔說我是城裡來的「大學生」,堅持把我讓到炕桌的「首席」,我坐好后他坐,小兒子才跟著上炕,大嬸和女兒一邊一個側在炕沿,並不正經吃,要忙著端菜上飯。就著燙好的酒吃了一陣冷盤,火鍋沸騰起來,掀開蓋子,鍋底鋪著白菜,依次一層層碼放著炸土豆、粉條、肉塊、炸豆腐、肉丸子,咕嘟咕嘟地冒著氣。

這就是當地農民待客最隆重的菜式了。

我們邊吃邊聊,大嬸問我家裡有幾口人,父母現在哪裡;那時我的父母正準備下幹校,妹妹剛在工廠上班,未成年的弟弟去了內蒙。我據實告訴他們,一家人邊聽邊嘆,說「可憐一家人分了好幾處」,又說「你們這大過年的也回不了家。」我忙解釋,是我自己想留下來在村裡過年的。大叔又信又不太信地點點頭:「既來了,就安心過,哪一方水土也養人。」我便不再說明。

除夕後半夜起,村裡零零星星響起鞭炮。那時的農民還很窮,能買百響一掛的小鞭就很不錯了。燃放前先將編起的炮捻解開,一個一個的點,孩子們成群結隊地從這家燃到那家。大年初一,看誰家門前的炮屑多,說明誰家來年的運道好。而這炮屑,初五之前是不興掃掉的。

由於大年三十睡得太晚,我是在初一半前晌才走到街上的。猛然眼前一亮,但見家家戶戶、老老少少都喜氣洋洋地立在街口,每個人都一身新襖新褲,包括腳上的新鞋。這使還是平日勞動打扮的知青們很是乍眼。去家裡磕頭拜年被當做舊風俗早已禁止,人們就在街口互道過年好,問候的同時也用目光彼此打量,看誰家的新衣最合體,誰家的花襖最漂亮。從這兒就能看出誰家的日子過得好,誰家的女人能幹。

我從小到大自然已過過不少年,但那個年讓我感覺特別新鮮,也是我至今印象最深的「年」。那在眼前晃動的新襖新褲,那冒著熱氣香氣襲人的火鍋,都成了我對「過年」最形象的記憶。 

柯雲路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7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7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

回復 冷眼向洋 2011-2-2 12:41
寫得好!農村的年,從心裡透著歡喜!
回復 hu18 2011-2-2 12:57
「炸土豆、粉條、肉塊、炸豆腐、肉丸子」,
這裡鬼佬今天吃的也就是這些東東。且還不能保證沒有轉基因,沒有化學添加劑
回復 yulinw 2011-2-2 15:36
   好文筆~·拜個大年~~
回復 8288 2011-2-2 15:52
hu18: 「炸土豆、粉條、肉塊、炸豆腐、肉丸子」,
這裡鬼佬今天吃的也就是這些東東。且還不能保證沒有轉基因,沒有化學添加劑
那年代吃的都真正是有機的,,,
回復 8288 2011-2-2 15:56
冷眼向洋: 寫得好!農村的年,從心裡透著歡喜!
那年代沒那麼重的商業味,真是很純樸的節慶
回復 8288 2011-2-2 15:56
yulinw:    好文筆~·拜個大年~~
兔年吉祥..
回復 rongrongrong 2011-2-2 20:05
給朋友您拜年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05:3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