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類最能提鮮 時間不宜太長 編者的話:在寒冷的冬日,為自己或家人煲上一鍋醇香誘人、滋補養顏的靚湯,實在是件幸福的事情。不過,可別小看這一鍋湯,從選料到熬制都有不少學問。本期,營養與烹飪方面的專家將為大家介紹相關知識,以饗讀者。
可能有人認為,煲湯不就是幾種原料下鍋一煮,這有什麼難的?其實,煲湯的學問數不勝數。一鍋好湯不僅要有「精挑細選」的材料,還需要「天衣無縫」的配
合、「拿捏得當」的火候等。就此,記者採訪了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食療營養部主任王宜和中國烹飪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烹飪名師石萬榮先生。
一、選料要得當
450) this.width=450" src="http://image2.sina.com.cn/bj/cr/2006/1208/3161508744.jpg" border="1">
選料要得當
這是制好鮮湯的關鍵所在。用於制湯的原料,通常為動物性原料,如雞肉、鴨肉、豬瘦肉、豬肘子、豬骨、火腿、板鴨、魚類等,這類食品含有豐富蛋白質和核苷酸等,肉中能溶解於水的含氮浸出物,是湯鮮味的主要來源。
俗話說,「肉吃鮮殺、魚吃跳」,但王宜表示,剛宰殺的肉其實並不適合熬湯,我們所說的「鮮」,是指魚、畜、禽殺死後3—5小時,此時,魚、畜或禽肉中的
各種酶,會使蛋白質、脂肪等分解為人體易於吸收的氨基酸、脂肪酸,味道最佳。此外,採購時還應注意,肉類最好異味小、血污少。
二、搭配有講究
450) this.width=450" src="http://image2.sina.com.cn/bj/cr/2006/1208/2264481620.jpg" border="1">
搭配有講究
在做湯的時候,一般不需添加奶或奶粉來增稠,一來這些材料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容易出沫子,使湯渾濁,二來口感也不好。此外,為使湯的口味純正,一般不用多種動物食品同煨。
許多食物已有固定的搭配模式,可以使營養素起到互補作用,即餐桌上的黃金搭配。比如說,煲魚翅湯時,不妨加入肉、蛋等,可以使魚翅的蛋白質生理價值發揮到最好;海帶燉肉湯,酸性食品肉與鹼性食品海帶能起到組合效應,這在日本也是很風行的長壽食品。
三、火候要適宜
450) this.width=450" src="http://image2.sina.com.cn/bj/cr/2006/1208/1804782675.jpg" border="1">
火候要適宜
一般而言,60℃—80℃溫度易引起部分維生素破壞,而煲湯時食物溫度應該長時間維持在85℃—100℃。因此,煨湯火候的要訣是大火燒沸,小火慢煨。這樣可使食物蛋白質浸出物等鮮香物質儘可能地溶解出來,使湯既清澈,又濃醇。
四、時間勿太久
450) this.width=450" src="http://image2.sina.com.cn/bj/cr/2006/1208/3186854545.jpg" border="1">
時間勿太久
王宜主任指出,許多人心中有個誤區,煲湯時間越長越好,其實,這樣反而容易破壞食物中的氨基酸類物質,使嘌呤含量增高,營養成分大量流失。她介紹,魚湯的最佳熬制時 間在1小時左右,雞湯、排骨湯一般在1—2小時左右,在湯中加蔬菜應隨放隨吃,以減少維生素C及B族維生素破壞,且水面要沒過蔬菜,以和空氣隔離,從而減少營養損失。
五、配水要合理
450) this.width=450" src="http://image2.sina.com.cn/bj/cr/2006/1208/54519599.jpg" border="1">
配水要合理
煲湯時最好涼水入鍋。用水量通常是食品重量的3—5倍,使食品與冷水一起受熱,既不直接用沸水煨湯,也不中途加冷水,以使食品的營養物質緩慢地溢出,最終達到湯色清澈的效果。
六、不鏽鋼鍋也能煲湯
450) this.width=450" src="http://image2.sina.com.cn/bj/cr/2006/1208/2212148470.jpg" border="1">
不鏽鋼鍋也能煲湯
傳統觀念認為,煨制鮮湯時,用陳年瓦罐效果最佳,有利於水分子與食物的相互滲透,會使湯更鮮香、更濃厚。王宜表示,只要掌握科學的方法,用不鏽鋼鍋熬湯
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她介紹說,將鋼鍋中煲制好的湯汁放進攪碎機中打碎,攪拌的過程可以使大脂肪顆粒乳化為乳糜顆粒,使湯呈乳白、滋味醇厚,由於熬制時間
短,還充分保留了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七、放料有學問
450) this.width=450" src="http://image2.sina.com.cn/bj/cr/2006/1208/263804059.jpg" border="1">
放料有學問
大多數北方人認為,煲湯要加香辛料,諸如味精、香油、胡椒、姜、蔥、蒜之類。而石萬榮認為,從廣東人煲湯的經驗來看,喝湯講究原汁原味,這些香料大可不必。即使用的 話,用量也不宜太多,以免影響湯的原味。由於配料起的是調和口感的作用,所以使用時必須要有側重點,其他的配料放少許就好。
此外,要注意調味料的投放順序,鹽應當最後放,因為鹽會使原料中的水分排出,蛋白質凝固,有礙鮮味成分的擴散。(文/田野)
海帶、白蘿蔔、蓮藕等六種菜適合做湯
450) this.width=450" src="http://image2.sina.com.cn/bj/cr/2006/1208/3987252067.jpg" border="1">
海帶、白蘿蔔、蓮藕等六種菜適合做湯
不少人喜歡用蔬菜煲湯,新鮮又有營養。王宜表示,各種新鮮蔬菜是鹼性食物,通過消化道進入人體內,可使體液環境呈正常的弱鹼性狀態,有利於人體內的污染物或毒性物質重新溶解,隨尿排出體外,尤其以下幾種蔬菜。
海帶。性寒味咸,有化痰、軟堅、降血壓的功效。適宜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病人食用,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也有很好的療效。佝僂病、軟骨症、骨質疏鬆患者等都可以多吃海帶。海帶湯還可以禦寒,由於其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而碘元素有助於刺激甲狀腺激素的合成。
白蘿蔔。其中含有木質素,能分解致癌物亞硝胺,所以有抗癌作用。另外,白蘿蔔是人體補充鈣的最佳來源之一,這種有機鈣在蘿蔔皮中含量最多。
西洋菜。是廣東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最肥美的是從初冬到春末。西洋菜常見的吃法,就是和豬瘦肉、鴨腎、生魚等一起來煲湯,將西洋菜煲成深,然後連菜帶湯一起吃。
菜乾。用新鮮的白菜曬乾而成,其好處是,既可貯存作長年食用,經太陽曬后,吸收了日光的紫外線,含豐富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纖維素,能消除內火、清熱益腸。此外,菜乾更可防止壞血病和皮膚病。
蓮藕。熟蓮藕性味甘、溫、無毒,可以補心生血,健胃開脾,滋養強壯,蓮藕湯利小便,清熱潤肺。平時可以配合豬瘦肉或者豬骨頭一起煲湯喝,加入適量綠豆口感會更好。
竹蓀。竹蓀屬於鹼性食品,長期食用能調整中老年人體內血酸和脂肪酸的含量,具有降血壓的作用。此外,竹蓀還可以降低體內膽固醇,減少腹壁脂肪貯積等。
用中藥煲湯 先了解藥性
450) this.width=450" src="http://image2.sina.com.cn/bj/cr/2006/1208/2544280176.jpg" border="1">
用中藥煲湯 先了解藥性
有句俗話叫:葯食同源。嚴冬將至,很多人都會找來當歸、枸杞等藥材,煲一鍋「滋補湯」來犒勞一下自己和家人。
然而,中國中醫藥學會庄乾竹告訴記者,不同的中藥特點各不相同,用中藥煲湯之前,必須通曉中藥的寒、熱、溫、涼等各性。選材時,最好選擇經民間認定的無
任何副作用的人蔘、當歸、枸杞、黃芪等材料。另外,可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選擇溫和的湯料。如身體火氣旺盛,可選擇如綠豆、蓮子等清火滋潤類的中草藥;身體寒
氣過盛,就應選擇參類作為湯料。
白果。味甘苦澀、性平、有小毒、歸肺經。可以斂肺定喘、止帶濁、縮小便,宜用於痰多喘咳、帶下白濁、遺尿尿頻等。咳嗽痰稠不利者慎用。
淮山(山藥)。可補中益氣、壯陽滋陰、鎮心安神、潤膚養發,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治五勞七傷諸疾。但感冒、濕熱、實邪及腸胃積滯者慎用。
黨參。性味甘平,歸脾、肺經。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功效。用於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者。忌與藜蘆同用。
茯苓。歸心、肺、脾、腎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宜用於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暢通便、消炎止瀉、祛風除濕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血虛萎黃、頭暈心悸、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跌打損傷,是非常適合女性調理身體的一種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