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網易
日本經濟產業相大畠章宏24日在內閣會議后的記者會上透露,已確認兩艘載有輸往日本稀土的貨船從中國港口出發。
大畠章宏稱,有消息顯示中國稀土出口的氛圍「已變得相當明朗」,「期待其他貨船在接受檢查后也能出港」,強調將繼續關注相關動向。大畠11月13日與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會談時提出希望早日解決稀土出口停滯問題。當時張平稱該問題將在近期得到妥善解決。
此前有日本貿易人士透露,中方海關已允許中國企業辦理對日出口所需的報關手續,11月19日左右已被允許出口。雖然曾擔憂海關會在通關時進行產品分析等繁瑣檢查,但據稱海關只確認集裝箱的裝箱內容,並未進行其他檢查。
中國稀土佔世界總產量的97%,其中大約一半出口至日本。經產省就中國稀土出口狀況對相關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並於19日公布了調查結果,做出具體答覆的27家企業中有16家表示「有改善跡象」。
在釣魚島附近9月發生中日撞船事件后,中國對日稀土出口手續出現了停滯,不過中國否認有關說法。考慮到上述情況,日本大型商社開始積極確保中國以外的供應源並開發稀土的替代品。
日本大型公司雙日計劃未來十年每年從澳大利亞西部的礦山進口約8,500噸稀土,相當於日本每年的稀土需求3成,以減少對中國稀土的依賴。澳大利亞外長陸克文23日對到訪的日本外相前原誠司表示,準備向日本長期穩定供應稀土。
並分析稱,中日撞船事件發生之後,中國對日出口稀土曾一度受到影響,這次2艘稀土貨船的出港,標誌著中國對日本出口稀土資源已經 「解禁」。
日本經產省此前公布了對相關企業的問卷調查結果,約6成企業表示中國的稀土出口已有「改善跡象」,並收到了具體物流信息。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11月16日重申,中國近期根據國內法律法規對稀土產業採取了必要的管理和限制,其核心目的是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符合國際規範和世貿規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