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食品安全
自古飲食屬我中土第一. 中華美食名揚天下. 雖然在海外的不少華人棄明珠而不顧,非要緊跟黃油麵包另加壽司的風潮, 不過八大菜系隨便往上一端, 味道就不是蓋得. 原來北京開亞運會的時候有名廚放言, 能讓五湖四海的運動員們吃3年不重樣, 一時傳為美談.
不過這幾年, 大家開始關注自己吃下肚的到底是什麼東西了. 從90年年代的注水肉, 病雞,瘟鴨,和洗衣粉魚之後, 又出來七七八八不少新的創作. 比如農藥大蒜,滴滴畏火腿, 石灰滷肉和紙箱餡兒包子. 有鬼子說中國人只會模仿, 不會創造. 這簡直是誣衊的徹頭徹尾的種族歧視. 看看我們自由市場和超市的貨架以及每天新聞報道就知道, 光在食品這一項上面, 我們的創造力就是無窮的.
老貓從當小貓的時候就喜歡吃帶餡兒的東西, 包子, 餡兒餅, 燒賣, 餃子,餛飩....., 回國之前, 老媽問了一下想吃什麼解饞. 老貓說: 還用問, 包子餃子上就對了. 記得弄點好醋和醬油蘸. 到家, 一看老媽真的活面拌餡,不忍心了. 多麻煩啊, 咱家對面就有名店, 幹嘛不上店裡買? 老媽頭也不抬: 店裡聽說都是地溝油!! "那上單位食堂, 總乾淨了吧." "單位食堂的包子夏天經常不新鮮的餡兒. 而且光有面沒有餡, 現在改名叫肉丁饅頭!!" "那還是自己包吧." "水呢? 不用自來水?" "不用, 上上個月小區裡面檢查, 樓頂水箱裡面有隻死貓" "那桶裝水?" "不行, 桶裝水現在好多都是假的, 自己灌的自來水" "那?" "咱家現在自己找過濾器過濾自來水" "面呢?" "特貴的那種裡面有防腐劑,特便宜特白的那種裡面有滑石粉, 得買不貴不便宜, 不白又不太黃的那種" .........
包子吃的不輕鬆.
第二天陪老媽買魚, 看老媽仔細翻魚的腮, 找泡泡. 腮裡面有大泡泡的據說是餵了洗滌劑的. 有小泡泡的是餵了洗衣粉的. 沒有泡泡的呢? 魚死了很久的.
第三天買肉, 顏色特紅的, 瘦肉精, 特不紅的, 肉不新鮮了. 半紅不紅的, 得自己估量.
第四天買雞, 有禽流感雞, 病瘟雞供選擇, 都烤的香香的, 你分不出來. 老媽轉了一圈買了個豬蹄膀. 回家就是先把皮處理掉. 幹嘛?? 報道啦, 現在豬都睡在重金屬污染的垃圾堆改造的圈裡面, 所以皮膚肯定包含很多重金屬, 老媽很肯定的說.
算了, 還是雞蛋, 雞蛋總沒假的吧. 不行, 老媽說了, 蘇丹紅飼料喂出來的, 比洗衣粉魚和瘦肉精豬還要毒的多. 這個也得憑經驗看. 而且現在也有化學品造出來的"雞蛋", 煮熟了扔桌上, 能彈起來的, 那就不能吃了. 要趴桌上的才是好蛋. ...........................
我朋友L對國內食品的形勢估計不足, 而且對新聞報道嗤之以鼻, 去年回上海的第一個禮拜, 同學請吃魚羹, 一小碗就把這個1米八的傢伙搞到醫院裡面打點滴了. 以後再回國, 再也不提魚羹什麼的, 吃飯都是說, 咱下碗麵條就行. 務以不生病為要.
回加拿大才一個禮拜, 在msn裡面, 老媽邀功似的跟我嚷嚷: 你看看我不讓你上街上買包子吃吧. 最近報道啦, 街上的包子餡是拿廢紙箱切碎和在肉餡兒裡面的. 你這會回家沒有拉稀跑肚全得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