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琴聲飛揚的日子(7)

作者:黑山老貓  於 2007-5-23 11:2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舊時回憶|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轉眼進入了90年的夏天, 之前這段時間很不平靜, 對國家和樂團都是一樣. 一直負責弦樂聲部教學的ZH老師病倒了. 指導換成了Y. Y的歲數很大. 看著和藹可親. 不過,上了幾次課後覺得Y的水平比ZH和Z差不少, Y攏人的本事很大. 很快就把自己的的幾個學生以及原來ZH的學生,加上外邊自學的幾個散兵游勇都聚在帳下, 一時間倒也氣勢很盛. 樂團這期間穩步的發展, 不過人員變動的厲害, 經過89年夏天國家的混亂后, 大環境使學校開始減少對樂團的投資了.小提因為人多, 是首先遭殃的一個. 免費的課沒有了. 學校給Y的教學教室也沒有了. 我們的課轉到了學校附近的一個研究所裡面繼續上了. Y不知道怎麼找到這裡的一個特想學琴的研究員D, 他到周末的晚上給Y提供一個會議室, 交換條件是D可以免費的旁聽, 跟著一起拉琴, D看起來靦腆的厲害, 他得有40歲的樣子, 琴看著不錯, 不過拉的很差, D想了個好辦法--加弱音器, 這個東西象女孩子頭上戴的卡子, 卡在琴碼上, 可以立刻讓琴聲小的幾不可聞. 弱音器很多演奏家是用來製造特殊音響效果的, 沒想到D這麼用. Y挺高興, 免費用教室, 省了不少成本.

Y來教課純粹為了掙錢,課程進展緩慢而枯燥, 我很快就膩煩了, 想著尋找別的老師, 不想Y馬上威脅: 不上他的課, 樂團也待不了,不信試試看. 我當時真是很天真, 覺得你剛擔任小提的指導, 憑什麼能在樂團裡面呼風喚雨. 轉過天來, Y在全團排練的時候大講紀律的重要性, 然後把小提的排練時間加碼, 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過兩天知道厲害了. 原來我已經上了高中, 繁重的課業讓我根本不可能次次如期來參加排練, 小提聲部的高中生如LL等進了高三, 學校批准不用次次來, 我就慘了. 這下明白Y的精明, 早算準我的軟肋, 一擊即中. Y倒也沒有把話說死, 私下給我了出路: 只要繼續和他學琴, 組織上還是會考慮我的困難的...., 那時候真象電影裡面演的:答應皇軍的條件就可以放人,否則死啦死啦的. 趕緊去找樂團主管ZZ老師求助, 不想ZZ老師全都知道, 說也有其他學生來找, 不過現在小提聲部還真找不到合適的老師, 要不你克服一下??? 哦. 原來如此, (周星馳九品芝麻官情節: 內務大臣按住如煙姑娘企圖非禮: 你喊吧, 就是喊破嗓子也沒有人管的). 緊接著的下一個星期, Y老師在排練的時候又叫陣: "有些同學有問題應該直接找我, 找東找西也解決不了問題!! 應該儘快認清形勢, 改正自己的錯誤." 我徹底認清了形勢, 選擇了退出樂團. 乾淨利索. Y估計沒有想到我完全沒有妥協就範的意思, 哪怕我哭求一下也能讓他爽一把,逼迫我的結果居然是雞飛蛋打. 很多年後, 有天我房東的師兄M來找他, 原來M給他老闆僵在那裡, 如果不再給老闆干一年, 休想拿到作postdoc的推薦信.找我房東來哭訴, 我旁邊聽著, 感嘆不已,我高中就聽過的威脅,多年後出國又聽到. 這種事看來真是稀鬆平常啊. 90年底, 我從樂團退役后. ZZ老師單獨找過勸慰一番后說: 樂團給我的那把漂亮的德國琴我還可以再用一年,當是給我補償吧. 謝了她之後, 還是很快的還了琴, 不想再跟樂團有什麼瓜葛了.

91年的時候, 有天學校節日匯演, 我頭一次坐台下全程欣賞樂團的演出. 當時主打曲目是<費家羅的婚禮序曲>和<卡門組曲>,效果真挺不錯.想起幾個月前還坐台上當首席, 幾個月後就成觀眾了. 挺諷刺的.樂團依然運作的那麼好, 地球缺了誰都一樣轉.

樂團是一所好學校, 在裡面待幾年學到不少東西. 首先是音樂(呵呵, 廢話啊). 不過這裡想說的的是音樂欣賞的隔閡. 我從參加樂團的第一天, 發現和學校裡面好朋友關於音樂的話題就驟然減少, 當我的同班同學在傳唱四大天王的流行歌的時候, 我在琢磨亨德爾的<水上組曲>, 古典的東西雖然讓我陶醉, 不過也讓我失去了和同學的共同話題, 而共同話題的減少, 讓我失去了很多朋友. 有段時間, 我為了彌補 甚至惡補了一陣流行歌以期能挽回我失去的友情. 不過效果不好. 一個意外的發現是, 居然有好些朋友欣賞音樂的時候只聽歌詞, 卻不欣賞樂曲. 有天我一同學來我家, 聽我放一些德國的歌曲, 說你懂德語? 我說不懂. 他說那怎麼聽啊? 我說音樂沒有國籍. 怎麼不能聽. 他搖搖頭, 歌詞都不懂, 怎麼欣賞. 互相不理解. 不過我算知道了, 欣賞音樂, 還有很多別的方式, 別人的方式和你的方式可能完全不一樣. 不能說那種方式就水平高或低. 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

其次還是音樂(呵呵, 又是廢話). 這裡想說的是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中國人大多對古典有種宗教式的崇拜, 認為是廟堂之樂,高,實在是高. 所以什麼人別管懂不懂都要裝裝古典的架子.這種崇拜和狂熱我有時候還真不能適應和理解. 其實古典音樂在幾百年前還不就是當時的流行音樂? 音樂特別是那些名曲,其實就是喚醒了人們心中的某些共鳴的東西. 無所謂是古典還是現在, 無所謂浪漫還是流行,音樂就是音樂. 特別把某種東西給架的高高的是多麼的不正常. 古典音樂裡面也有N多的垃圾, 海頓,貝多芬,莫扎特,老柴都寫過不少垃圾.這些名家也經常針對這些垃圾互相冷嘲熱諷,無奈, 現代人倒是照單全收, 一聽古典, 立馬一頂"高雅藝術"金色大帽子一戴. 沒人有膽說個不字. 再加上一群說不上哪裡來的真或偽的專家在古典音樂外面修上牢不可破的圍牆,絕對固若金湯. 為之一嘆.

樂團還教會了我什麼是真實的社會. 曾經看過一個笑話:"Playboy讓少女懷孕了, 世人皆說正常; 神甫讓少女懷孕了, 世人都震驚; 然而如果神甫讓修女懷孕了, 那給震驚的就是上帝了". 有時候越是浪漫高雅金光四射的東西,下面越是藏著讓人驚奇的東西. 蓮花這種雅物, 周圍還不都是爛泥? 樂團的生活讓我近距離了解到那些通過音樂掙飯吃的人們的生活方式. 學校, 樂團這種遠離社會的地方, 反而讓你最快, 最直接的接觸社會, 並且了解它,適應它.

摸了幾年琴,我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一個職業琴師,不過讓我成為一個還算合格的欣賞者, 聽交響音樂的時候,我可以很輕鬆的辨別各個聲部,各個樂器發出的聲音. 拿到總譜我也能找到小提,中提, 大提的部分. 算是我從樂團得到的精神財富吧.曾經看過<讀者>上的一篇短文<不高明又何妨?>, 作者從小到大學過不少東西, 她並沒有專業的搞下去, 然而這些學到的東西都是她體驗生活的一部分, 她樂此不疲.

體驗有時候很寶貴, 真的.

(全文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4 10:4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