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觸小提琴遠比手風琴早, 媽媽在家照看我的時候經常給我表演兩下.好聽難聽我都得給鼓掌, 這是當兒子的義務. 所以對小提琴的第一印象不好. 心裡說:難聽. 工宣隊水平就是不行. 總之, 這個木頭傢伙吱吱咋咋的, 可比不了鋼琴手風琴這些鍵盤樂器. 鋼琴手風琴, 鍵盤在那裡擺著, 隨便什麼人只要有個指頭之類的器官, 按上去, 死活也能出個準確的聲音. 前兩天網上那個能彈琴的貓咪, 牽動百萬人的心, 足見鍵盤樂器之簡單易學. 小提琴就不一樣, 沒個1,2年功夫, 基本音階都走不全乎. 當然碰上天才兒童, 莫扎特那樣的, 又另當別論了. 中國還就不缺這樣的,題外話扯遠了.
從手風琴班安然引退之後, 安靜了半年, 有天, 父母都不在, 我忽然有心情開開電唱機放兩張唱片聽聽. 現在的新新人類是含著ipod長大的,可能沒有見過電唱機(或稱留聲機), 一大方盒子, 上面架一鐵盤子. 有個支架在旁邊(別拿支架不當玩意兒,最貴的寶石唱針就在架子頭裡). 唱片是塑膠或者膠木的, 跟鍋蓋大小紅色藍色黑色都有. 音樂就在那一圈圈的同心園裡面. 我們家的喇叭特好, 由老爸親自拿舊式收音機改裝. 放老貝的命運的時候一點都沒有暴音. 到我工作后,來給自己電腦配的600多塊的喇叭也就這個水平了. 我記得第一次抓住我的心的小提琴曲子是梁祝, 俞麗拿版的. 現在據說俞麗拿奶奶還經常出來照一下面, 手下幾個得意弟子也很風光. 我那會兒, 俞麗拿奶奶還是一阿姨. 唱片封面上非常的風華正茂. 梁祝那段大提和小提傾訴那段我聽了好多遍. 總而言之從那天之後我對小提琴開始感興趣了. 覺得原來輕視提琴全是被媽媽那個爛水平給蒙蔽了. 不過我媽不看好我. 她覺得我不是水平問題, 是態度問題.不是學不會, 根本是貪新鮮. 剛扔下手風琴就又抓小提琴, 就是狗熊掰棒子也沒這麼快的. 而且提琴難學是出了名的,她覺得我這次雖然是自己主動要求的,但撐死能堅持2個月. 記得老媽當時的話就是: 凈瞎耽誤功夫, 可惜了我那琴. 不過最後還是同意在家門口附近找個地方學學. 一是省事, 二是省錢, 三是我最後要是逃了, 回家能快點. 這樣小學考完初中的那個暑假, 我開始學小提琴了. 用的就是不那麼合適的媽媽的那把成人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