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作者:MerryKitty  於 2006-11-5 02:0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天氣: 晴朗
心情: 高興
……
  2004年4月16日, 北京師範大學一名研究生跳樓自殺
  2004年5月18日, 中國政法大學男生半夜跳樓自殺
  2004年7月1日,  北京中醫藥大學一研二女生墜樓身亡
  2004年8月30日, 北京師範大學地理樓前一女研究生墜樓身亡
   2004年9月22日, 北京大學女博士從13樓墜下身亡
  2004年11月11日,北京師範大學一畢業生不堪就業壓力自殺
  2005年2月18日, 中國傳媒大學一女研究生跳樓身亡
  2005年5月7日,  北京大學數學系博士跳樓身亡
  2005年6月21日,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一名學生跳樓自殺
  2005年8月20日,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一博士生跳樓身亡
    2006年3月1日,  成都大學生英語四級未過跳樓自殺
    2006年5月16日, 人民大學一名女博士生宿舍跳樓身亡
    2006年11月1日, 清華大學研究生跳樓自殺
    2006年11月2日, 北京理工大學一男生跳樓當場死亡
……
    看著這一串令人觸目驚心的新聞標題,不知你做何感想? 一個個曾經令人羨慕的天之驕子,在本該生氣蓬勃的青春年華,在本應美麗寧靜的象牙塔中,流星般瞬間隕落了。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遺憾、痛惜都已不足以表達內心的感受。
   在這些消逝的人中,有很多曾經是老師同學眼中的好學生, 好同學, 但他們卻還是選擇了這樣一條不歸路。不知道他們的內心究竟負擔了多少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也不知道在凌空騰起的那一霎那,他們的心中有沒有掙扎,後悔,有沒有閃過一絲不舍和不值。
   看看他們選擇放棄生命的原因吧。就業壓力,厭世, 抑鬱,甚至僅僅是「想偷懶」。
   很多人對他們的做法感到匪夷所思。 拋開對社會,對親人的責任不提,單從逝者本人來講,這樣輕易了結自己的生命,其實是一種多麼懦弱和自私的表現。老百姓講,苦中作樂,死裡逃生,天無絕人之路,山不轉水轉……, 這些連目不識丁的人都能明白的淺顯道理,為什麼到了這些在書本里摸爬滾打了無數次的博士碩士這裡,就再也轉不通了呢?他們在逃避什麼呢?
     誠然,社會環境的複雜讓很多人生活的很壓抑。一年到頭忙的戰戰兢兢的人們, 在就業與失業之中掙扎、在工作與家庭困擾中度日, 「鬱悶」一度成了很多人的口頭禪。是啊,誰沒有煩惱呢? 小到社會底層的平頭百姓, 大到王公貴族明星富豪,人人都有苦惱的時候。然而,生活不就是這樣的嗎?它讓人在跌宕起伏之間體味人生酸甜苦辣,這也正是生命的意義。如果一個人遇到挫折和低谷,就自暴自棄,甚至不惜放棄生命,那麼人活著還有什麼價值,社會還有什麼競爭和活力?
   其實,生活有千萬種, 所謂人生百態,各有各的樂趣。即使立足之地不那麼肥沃,只要辛勤耕耘也會收穫豐碩。所以,即使我們不能一時如願,也不該消極懈怠,甚至悲觀厭世。不妨讓自己阿Q一下知足常樂, 或者潛下心來厚積薄發,等待時機。完美只是一個披著華麗外衣的謊言, 當我們以身心俱疲的代價, 來換取這樣一個虛假的光環,這難道不是很愚蠢的嗎?
    曾經鮮活的生命,就這樣如流星瞬間滑落了. 他們或許得到了解脫,卻給身後的人們留下不盡的沉思和哀傷。 這是誰的不幸? 社會,學校,還是他們自己?
   最後, 摘抄一位網友的話,與大家共勉:
「 我要好好地活,雖然我感覺生活很累,也很無奈。家境不好,剛上大一,學習成績一般還偏下一點。我有時候覺得自己已經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我的努力與付出不成比例更令我難過。但是我知道,我身上是父母樸實而殷切的期望,我的生命不屬於我一個人,我得為愛我的人去快樂生活。人生的路總會到頭,這更顯得生命的彌足珍貴,其實,生活遠沒有我們想的那麼難,對於熱愛生命的人,生命的本質是神聖與快樂的。」

[ 本帖最後由 MerryKitty 於 2006-11-5 02:01 編輯 ]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0 01: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