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用2大武器討回對美主導權 美官員:我們挖坑跳

京港台:2025-10-18 06:02| 來源:中時新聞網 | 評論( 28 )  | 我來說幾句

中國用2大武器討回對美主導權 美官員:我們挖坑跳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之際,北京不僅沒有退縮,反而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儘管美國總統川普試圖以關稅與制裁重建美國製造業基礎、遏制中國崛起,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利用稀土與製造業優勢,重新掌握對美談判的主導權,並在全球供應鏈重塑中佔據關鍵地位。

  彭博社報導,今年以來,川普將關稅調升至自1930年代以來最高水準,並迫使多國投入數千億美元的投資以避免更高懲罰性關稅。同時,他力推建立替代性的稀土供應鏈,甚至讓五角大廈入股MP Materials公司,以重啟美國加州曾為全球最大稀土礦場的生產。然而,在巨額政策宣布背後,障礙重重——從高工資與複雜監管,到移民政策收緊與外國技術人才流失,都讓「重振製造業」的藍圖步履維艱。

  與此同時,北京則以中央集權式的產業計畫穩步推進。從「中國製造2025」到新能源、晶片與電池技術,中國正精準部署產業戰略。習近平明白,製造業是中國的地緣政治核心力量——它支撐中國的經濟實力,也讓北京能在全球貿易與科技戰中還擊美國,甚至在極端情境下具備長期抗衡的能力。

  川普的強硬策略不但未削弱中國,反而進一步強化中共的自信。儘管關稅超過50%,中國出口依舊強勁;AI企業DeepSeek展現突破能力;工程師大軍正努力打造能與英偉達(Nvidia)匹敵的高階晶片。北京視這些成就為證明:中國不僅能承受外部壓力,更能將其轉化為創新動能。

  不過,習近平的強勢製造業策略也有風險。過度依賴出口,使中國在全球市場的主導同時伴隨不信任。多國已開始重新審視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墨西哥考慮對中製汽車課徵高達50%關稅,歐盟則研擬要求中國企業若要進入歐洲市場,必須交出部分技術。

  面對這些挑戰,北京仍堅持不放鬆製造業控制,也不願採取刺激消費的「撒錢政策」,擔心引發通膨或削弱勞動意願。習近平相信,中國的長期實力不在金融或資本市場,而在實體產能與科技突破。

  正如一位美國官員坦言:「過去30年,我們把自己挖進了一個大坑,要爬出來可不容易。」與此同時,中國正押注在經濟壓力全面爆發前,搶先達成關鍵科技突破。

  如今,習近平或許不再高調對抗,但他從未放棄影響川普與美國的機會。透過稀土、製造業與科技創新,他正在改寫一場無聲卻深遠的權力角力——一場屬於21世紀的「新長征」。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9 13:1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