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貼:全世界都沒想到,巴基斯坦成了最大贏家

京港台:2025-9-19 09:00| 來源:牛彈琴 | 評論( 24 )  | 我來說幾句

陸貼:全世界都沒想到,巴基斯坦成了最大贏家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全世界都沒想到,一場中東之戰,巴基斯坦竟成了最大贏家。

  但歷史的轉折,往往就藏在看似偶然的必然之中,當多米諾骨牌開始倒下,誰又能預料,最終會指向怎樣的終局。

  以色列不久前追殺哈馬斯,空襲卡達首都,阿拉伯世界震怒,幾天後,沙特與巴基斯坦簽署共同防務條約,最關鍵一個條款:針對一個國家的襲擊,就是針對兩個國家的侵略。

  什麼意思?

  沙特,最強大的海灣阿拉伯國家;巴基斯坦,唯一擁有核武器的伊斯蘭國家,正式結盟。

  這意味著,沙特也擁有了核保護傘。

  而在中東,以色列被認為是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但僅限於此嗎?

  遠遠不是。

  綜合一些媒體的分析,不知道真假,僅供大家參考。

  1,繼沙特之後,卡達、阿聯酋也很可能與巴基斯坦簽約,畢竟,沙特的痛,更是他們的痛,尤其是卡達。

  2,沙特和巴基斯坦簽約前,也沒有知會美國,美國也是事後才知道,也充分顯示了沙特的憤怒。

  3,巴基斯坦一直處於實戰中,沙特將獲得巴基斯坦的軍事專業知識,核保護傘,兩國還將展開先進武器研究和製造。

  4,巴基斯坦將在沙特部署導彈,甚至軍隊。

  從某種程度上說,印巴之戰,巴基斯坦一舉打出了新局面;沒有以色列對卡達的襲擊,也不會有今天這樣的結果。

  沙特和巴基斯坦一直關係緊密,按照巴退役准將費羅茲·哈桑·汗的披露,當年沙特「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慷慨的財政支持,使其核計劃得以繼續,尤其是在該國受到制裁的情況下」。

  所以,早在2007年,維基解密公布的一份美國外交電報中,美國駐沙特外交官就披露,巴基斯坦向沙特提出,一起進行武器研究,這樣,巴基斯坦將成為中東的「物理保護者」。

  巴基斯坦早有此意,沙特卻另有擔心。

  畢竟,沙特要考慮美國甚至以色列的反應。

  如果中東平安無事,兩國可能也就止於密切合作。

  但以色列突襲卡達,打破了所有的寧靜,也打破了阿拉伯世界的幻想。

  要知道,在海灣國家中,卡達與以色列保持著非常不錯的關係,事實上,以色列和哈馬斯談判,居中斡旋的就是卡達。

  但以色列說干就干,這不是背後一刀是什麼?

  更別忘了,卡達還擁有美國在中東最大的空軍基地,美國聽之任之;卡達擁有先進的美式武器,但卡達軍方一無所知。

  這一炸,警醒了卡達,更警醒了沙特。

  與美國再好的關係,能好過美國和以色列?

  國際政治中,沒有永恆的盟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句話雖被反覆引用,卻總在歷史轉折處得到最新、最銳利的迴響。

  所以,沙特王儲薩勒曼迅速調整政策,尋找新的可依靠的力量。

  巴基斯坦,無疑是最合適的選擇。

  很簡單:

  1,兩國同氣連枝,關係密切,沙特對巴基斯坦還有恩;

  2,巴基斯坦實戰經驗豐富,今年印巴空戰結果,就展現出了實力;

  3,巴基斯坦還擁有核武器,考慮到以色列擁有核武器這個事實,這非常關鍵。

  沒有任何拖泥帶水,沙特和巴基斯坦一拍即合,迅速簽約。

  什麼是交易的藝術?

  這就是交易的藝術。

  地緣戰略的棋局上,真正的妙手往往不是主動布局,而是對突發危機的巧妙利用,將偶然轉化為必然。

  這還只是第一步。

  接下來,大概率吧,阿聯酋和卡達很可能加入,從而由沙特、巴基斯坦兩國協議,擴展成四國聯盟,甚至更多。

  我看到,在海外社交媒體上,有人就感慨:這不僅僅是一次格局的調整,更是美國全球霸權的一個重大裂痕。

  因為海灣國家看清了美國的真面目,表面看都是好朋友,美國還在這些國家駐軍,但美國總是以色列第一。以至於卡達遭襲,美國綠燈放行,聽之任之。

  關鍵時刻的背棄,往往比敵人的攻擊更能摧毀信任的基石。

  靠一貫默默的表現,靠印巴空戰的靚麗表現,靠關鍵時候的挺身而出,巴基斯坦的友誼得到了肯定,最終成了最大的贏家。

  贏在哪個層面?

  第一,贏在援助上。

  畢竟,作為一個窮國,巴基斯坦的發展任務還很重。海灣國家有的是錢,現在關係更密切,更有求於巴基斯坦,這對巴基斯坦不是重大利好是什麼?

  第二,贏在博弈上。

  巴基斯坦最大的敵人,毫無疑問就是印度。以後,巴基斯坦出人,海灣國家出錢,共同研製尖端的武器,更有助於與印度的博弈。

  第三,更贏在道義上。

  關鍵時刻,巴基斯坦挺身而出,讓海灣國家心存感激。感激也是需要付費的。更要看到,條款是相互的,以後對巴基斯坦的攻擊,也是對沙特等國的攻擊。

  沒有以色列這一炸,巴基斯坦的這個夢想,還估計很難實現。

  現在,一切突然變成了事實。

  巴基斯坦也從一個窮哥們,變成了海灣國家的帶刀護衛。

  一個國家真正的力量,不僅在於它能獲得多少外部支持,更在於它能否將這種支持轉化為內在穩定的基石。

  當然,巴基斯坦仍面臨嚴峻的挑戰。

  國際舞台上的縱橫捭闔固然精彩,但如果沒有國內的穩定與發展作為支撐,再輝煌的外交勝利,也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空歡喜一場。

  我看到,在海外社交媒體上,一些人分析,表面看,這是沙特-巴基斯坦結盟,但實際上,這是沙特-巴基斯坦-中國的深度合作。

  畢竟,巴基斯坦最先進的武器,無論是飛機還是導彈,都是中國製造;中國與沙特關係也密切,沙特有最先進的美式軍火,也購買了中國不少武器。

  以後,不排除巴基斯坦用中國製造的武器,在守護中東和平。

  見仁見智吧。

  一定要說的話,我也只能說,這一切與中國無關,中國的政策,肯定也不會結盟;但對中國來說,中東格局這樣嬗變,也未必是一件壞事。

  事實上,這也極大增強了國際社會對中國武器的信任。

  更大的影響,是對以色列。

  美聯社就說,這項協議,向以色列發出了「一個重大信號」。在中東,以色列不是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了。

  很有意思的是,美國和以色列,都保持了難得的沉默,甚至拒絕回復美聯社的相關置評要求。

  有時,沉默比任何言辭都更能說明問題的嚴重性,它是暴風雨前最壓抑的寧靜,也是格局重構時最有力的註腳。

  還有,印度看在眼裡。

  畢竟,巴基斯坦的贏,往往被印度認為自己的輸。我看到,印度方面已表態,「將研究這一發展對我們國家安全以及地區和全球穩定的影響」。

  還有,伊朗也在觀望。

  伊朗和沙特關係雖然改善,但中間殺出個巴基斯坦,伊朗難免沒有想法。我看到,伊朗和沙特外長已通了電話,就這項協議進行了交流。

  歷史的轉折,常常始於微末,卻終將匯成洪流。

  當沉默成為最震耳欲聾的回答,當舊日的秩序被悄然重塑,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場地緣博弈的勝負,更是一個世界在迷茫中尋找新錨點的漫長前奏。

  未來如何書寫,一切尚未可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真正的贏家,永遠是那些在變局中看清方向、並敢於為自身命運押注的人。外在機遇稍縱即逝,實力才是永恆的依靠。

  所有的前提,先做好自己的事情!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4 21:4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