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眼睛和人臉識別支付后 中國現今推出刷掌紋付款

京港台:2025-9-19 03:46| 來源:RFI 華語 | 評論( 3 )  | 我來說幾句

繼眼睛和人臉識別支付后 中國現今推出刷掌紋付款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繼開發眼睛和臉部支付功能后,在中國購物,你現在可掃描手掌付款。十年間,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幾乎徹底淘汰了現金支付。連街上乞丐討錢也用二維碼,不再向路人索取硬幣。如今,中國在支付領域更是持續創新,現今民眾購物付款,掃描「手掌」即可。

  如今,掃描手掌付款已成為數十萬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在北京朝陽門附近的一家小超市,當你走到收銀台時,收銀員會確認回答:「是」,表示你確實可以使用這種新的支付方式。這是中國最新的創新之一。你只需在小型終端上揮揮手,就完成了。通過手掌上的紋路,你的身份就會被識別,錢會直接從你的銀行賬戶轉給商家。收銀員解釋說,這非常方便。如果你忘了帶手機,只需掃描一下手掌即可。

  同樣,在一些商店,得益於面部識別技術,你還可以刷臉支付,也可以用眼球直視支付,這樣也能對個人身份做出識別。這些都是最新的發展,但對中國人來說,主要的支付工具仍然是手機,中國現在幾乎沒有現金了。官方規定,商家無權拒絕現金支付,但在實際操作中,由於商店或計程車沒有足夠的零錢,交易變得複雜,甚至不可能。

  年長者的不情願

  中國人購物的支付方式主要有兩款,它們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也就是:微信和支付寶。這兩款應用都是中國自主研發的,支持二維碼支付。要麼商家掃描你的二維碼,要麼你掃描商家的二維碼。超過90%的購物都是通過這種方式完成的。這有問題嗎?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這不成問題,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除了老年人。

  如果你想看到人民幣兌換,就得一大早就去市場才看得到,比如北京聖府小庄市場薛先生的魚市。「我們大約有20%的顧客仍然用現金支付。」這位店主解釋說:「他們通常是70歲以上的人。為了存點現金,我會去那裡的一家小雜貨店。如果我錢不夠,他們會找零。每天早上我都會準備大約125歐元的現金。因為有些老人會帶著現金來,所以沒辦法不準備現金。比如,看看這位先生,他總是用現金支付,從不使用電子支付。」 

  這位老年顧客說他不信任支付寶。他說:「我覺得現金支付很方便。我平均每年去銀行兩三次,每次取2500到3000歐元來支付日常開支。我的孩子們和所有年輕人一樣,都使用數字支付方式,但我不信任這些方式。」

  他還說:「當我我用現金支付的時候,我給10元,商家會給我10元的商品。都是面對面結算,非常清楚。手機支付雖然方便,但我不願意接受它,就是這麼簡單!」

  「大家都習慣了;到處都是支付碼。」 市場里,每家商店的揚聲器都在播放數字支付確認信息,這打破了傳統的購物氛圍。一位顧客解釋說:「我不帶現金,幾乎所有交易都用微信或支付寶。」 他還說:「無論是在市場上買小東西,還是支付保險金、日常生活開支或醫院賬單等大額開支,我都用微信。數字支付剛出現的時候,我並不是特別有信心。但現在大家都習慣了。錢對我們來說不再只是一個數字。支付碼無處不在。」

  一位市場顧客則說:「我已經很久沒見過現金了,更別說碰它了。」 

  市場里的一位屠夫魯生指出了一些缺點。「數字支付確實很方便」他承認,「但有時我們收不到錢,因為5G網路信號不好,也有些顧客假裝掃描支付碼,但實際上並沒有付款。二維碼和現金支付各有優缺點。」

  外國遊客支付則面臨挑戰

  雖然中國人已經習慣了數字世界,但對於外國遊客來說,初到中國的幾天卻充滿挑戰。他們必須安裝這些獨特的應用程序,最重要的是,了解它們的使用方法。他們經常會遇到一些麻煩,比如無法付款,或者可能會被堵在紀念碑的入口處。而且,看到這麼多二維碼,感覺很奇怪!記者在故宮前遇到的一位法國遊客卡羅琳如此解釋道。她說:「我覺得這非常奇怪。因為我感覺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被追蹤了,即使是買一根小小的香蕉。」我對此有點困惑。我覺得你真的必須一直不停地讓手機聯網。我們已經在這裡待了10天了,連一張中國紙幣或硬幣都沒碰到過。」

  在中國,現金確實已經消失的證據是,儘管街頭乞丐人數很少,但他們也開始配備了二維碼。這些乞丐乞討時,會向路人出示寫在一張紙上的二維碼,從不向路人索取硬幣。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9 07:2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