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小蟲「消化」塑料如人吃牛排

京港台:2025-9-4 05:59| 來源:新華社 | 評論( 1 )  | 我來說幾句

研究發現:小蟲「消化」塑料如人吃牛排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據報道,加拿大布蘭登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取得一項突破性發現:一種名為蠟蟲的幼蟲不僅能夠消化塑料並將其轉化為身體脂肪,而且分解塑料的速度遠超預期。研究發現,蠟蟲分解塑料材料僅需要短短數日,而非幾十年。這一發現為應對全球塑料污染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蠟蟲

  據了解,蠟蟲是一種名為蠟螟的蠟蛾的幼蟲。科學家2022年就發現,蠟蟲的唾液酶能夠在室溫環境下輕易分解一種常見塑料——聚乙烯。布蘭登大學研究員布萊恩·卡索內稱:「約2000隻蠟蟲可以在24小時內分解完一整個聚乙烯塑料袋。」卡索內將蠟蟲處理塑料的過程比喻為人類暴飲暴食。「這類似於我們人類吃牛排。如果攝入過多飽和以及不飽和脂肪,這些脂肪就會儲存在脂肪組織中,而非直接用作能量。」

  研究團隊認為,蠟蟲有多種用途,例如可以作為魚類飼料投入魚類養殖業。但研究也發現,蠟蟲雖能分解塑料,卻不能僅靠食用塑料長期存活。它們會逐漸變虛弱,體重也會跟著減輕。卡索內說:「蠟蟲在僅以塑料為食的情況下只能存活幾天,且體重大幅度下降。但科學家們仍樂觀認為,將來可以研製出一種輔助補充劑,讓蠟蟲在攝入其他營養、保持健康的同時,充當塑料處理器。」

  據一項研究顯示,全球塑料污染問題日益嚴峻,每年全球約產生5700萬噸塑料污染物,且預計未來幾十年這一數字將大幅增長。更令人擔憂的是,塑料垃圾可能需要數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降解,而塑料碎片則會遍布世界各地,從深海到珠穆朗瑪峰頂,甚至人體重要器官中均已檢測到其存在。

  雖然目前針對蠟蟲的研究還無法解決全球塑料污染問題,但科學家認為,這一發現是緩解塑料垃圾對公共健康和環境威脅的重要一步。研究人員正加緊尋找解決方案,同時呼籲公眾在日常生活中減少塑料使用,以降低塑料垃圾的產生和對塑料產品的需求。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2 15:4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