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0不賣了,老黃還怎麼給英偉達畫餅?

京港台:2025-9-2 02:00| 來源:首席商業評論 | 評論( 15 )  | 我來說幾句

H20不賣了,老黃還怎麼給英偉達畫餅?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北京出席鏈博會時,以深黑色唐裝亮相。 (路透社)

  英偉達離不開中國市場。

  

  英偉達還是那個英偉達,但市場已經變了

  01、英偉達不舍中國市場

  美國晶元巨頭英偉達(Nvidia)首席執行官黃仁勛(Jensen Huang)周三(8月27日)表示,公司 「確實有可能」 將先進的 Blackwell 處理器引入中國市場。他呼籲美國政府為本土晶元製造商開放更多市場渠道,並預測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人工智慧(AI)產業規模明年將增長 50%。

  什麼?老黃要把最新一代晶元賣給中國?H20不賣了原來是在憋這個大招啊。要知道過去一個季度,英偉達在中國與美國之間反覆周旋,但仍然沒有實際交付一片H20。一些激進的美國眾議員指出,任何對華出口都必須經過商務部多部門審查並提交國會批准,光是有總統的同意是不行的。隱藏含義不言而喻,不希望英偉達跟中國有什麼業務往來,雖然只是某些激進聲音但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任何小事都有可能被放大,成為懸在英偉達頭上的劍。

  至於國內也有要求限制和規範的動作。7月底,網際網路監管部門就H20晶元的漏洞後門安全風險約談英偉達公司,要求其對安全風險進行說明並提交相關證明材料。8月中旬,工信部對國內幾家網際網路巨頭髮出質詢函,要求其書面說明繼續採購英偉達H20晶元的合理性。

  

  不難看出,從供需兩端英偉達都受到了不小的打擊,過去英偉達還能在「性能功率」上做文章,現如今似乎陷入了周旋的死胡同。但老黃還是沒有說出放棄,中國市場不能放棄也不想放棄。

  黃仁勛最近對媒體表示:「我們銷售得越多,對美國越有好處,特朗普總統明白這一點……中國有越來越多的選擇,他們的本地企業很有競爭力。這是一個擁有非凡的技術和強勁生產力的國家,許多企業具有主場優勢,我們不會低估他們。我們越早回到中國市場,越能爭取市場份額。」這番話頗有端水大師的水平,不得罪任何一方,又表達了自己的訴求。

  如此端水的背後自然是驚人的利益所在,老黃也並不避諱這一點,他認為中國市場今年就價值500億美元,往後每年增長50%。如果英偉達無法進入這個全球第二大市場,那麼美國主導的AI技術棧就算不上真正的「全球標準」。中國如此巨大的市場規模,也足以支撐一批美國競爭對手的成長。

  02、端水解決不了英偉達的困境

  其實老黃對華出口的態度一直如此,英偉達沒變,但是市場變了。

  美國對英偉達高端晶元的出口管制,主要基於所謂「國家安全」和「技術領先」的考量。始於(2022年10月):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發布了針對先進計算晶元的出口管制新規,將英偉達A100和H100等旗艦GPU晶元納入管制清單,要求對華出口需申請許可證。禁令下,英偉達迅速做出反應,先是在禁令頒布的次月就推出了A100的中國替代版A800,又在2023年3月推出了H800,作為H100在中國市場的替代版本。英偉達第一代特供晶元誕生,策略是閹割帶寬,保留算力。

  

  其後又規則加碼(2023年10月):BIS進一步修訂和加強管制規則。取消了「互聯帶寬」作為參數,引入了「總處理性能(TPP)」和「性能密度(PD)」作為更精準的管控指標,旨在堵住之前的「漏洞」。

  英偉達再次快速反應,推出H20、L20、L2。其中H20是H800之後的又一基於Hooper架構的特供版高性能訓練晶元。從規格上看,H20對比原始H100做出了大刀闊斧的性能取捨,峰值算力被限制到僅約296 TFLOPs(以INT8計),這個數字甚至低於消費級RTX 4090顯卡的661 TFLOPs,更遠低於H100的1979 TFLOPs。不過也有優點那就是配備了96GB的HBM3高帶寬內存和Nvlink互聯技術,這對處理超大規模AI模型和構建集群至關重要。

  該圖片可能由AI生成

  

  所以我們能看到根據國際投資研究機構伯恩斯坦(Bernstein)在今年7月一份調研報告,2024年,位元組跳動、騰訊、阿里巴巴、百度四家網際網路廠商合計佔據87%的H20採購份額。其中,位元組跳動和騰訊各買了大約23萬顆,阿里巴巴和百度各採購了14萬和10萬顆。

  根據公開數據統計,2023年前,國產AI晶元的自給率,可能只有10-15%左右,但到了2024年時已經達到了30%,2025年時,預測會達到40%以上。而到了2026年時,可能會接近50%,而到了2030年,會達到70%左右。

  該圖片屬於AI生成

  

  今年以來,黃仁勛已經來了中國大陸3次(1月、4月、7月),中國台灣3次(1月、5月、8月)。雖然一些行程被形容和H20並無直接關係,但是這樣的訪華頻次明顯超過往年,卻依然沒有阻止H20走向終點。

  地緣政治的風險正在成為英偉達第一大問題,「閹割」還是「多交稅」都無法避免隨時會到來的暫停。中國市場也在認真評估英偉達晶元的「風險性價比」,以及國產替代在當前的重要性。

  Blackwell晶元能幫英偉達重返中國嗎

  財報顯示,英偉達2026財年第二財季業績表現略高於市場預期,實現營收467.43億美元,同比增長56%;凈利潤264.22億美元,同比增長59%;毛利率為72.4%,出現小幅下滑。

  

  過去多個財季,英偉達每次都超越了營收預期,這種業績「超預期並上調指引」的固定模式,已經讓市場習慣於期待一次又一次的超預期。但問題是,當英偉達總是給出 110 分的答案,那麼 100 分就顯得像是不及格。

  雖然英偉達營收和利潤均超出市場預期,新一代Blackwell晶元的收入環比增長17%,但最關鍵的數據中心業務連續兩個季度收入低於預期。

  老黃選擇繼續給華爾街畫餅。除了科技巨頭,AI原生初創公司的算力需求也在激增。今年,這些初創企業的營收有望達到200億美元,是去年的十倍,明年再漲十倍也並非天方夜譚。到2030年,全球AI基礎設施資本開支可能高達3萬億至4萬億美元。英偉達至少能夠拿下其中的35%。

  英偉達首席財務官則要「務實」得多。據其介紹,如果障礙掃除,H20在第三季度可以取得20億至50億美元的收入,「如果我們有更多訂單,我們可以開具更多賬單」。也許,英偉達把B30等其他「具有競爭力的產品」也算進去了。

  有消息稱中國客戶對不含HBM的B40晶元表現出的興趣,預計今年需求將達200萬顆和明年500萬顆。

  

  據相關研報分析,B40 預計將搭載 GDDR7 顯存,其帶寬約為 1.7TB/s,相比 H20 的 4TB/s 大幅降低。該晶元的 NVLink 單向傳輸速度約為 550GB/s,並將繼續支持 CUDA。從這些參數可以看出,B40 在內存帶寬等關鍵性能上被進一步閹割,這主要是為了符合美國的出口管制政策。

  不過,其依然支持 CUDA,這對於依賴英偉達 CUDA 生態的企業和開發者來說,在軟體兼容性上有一定的優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之前基於英偉達 GPU 的開發和應用。

  

  但問題是當前已經出現了AI分化的現象,炒概念的階段過去了,能夠業績落地的AI才是好AI,在商業化落地階段最重要的不是性能如何先進,而是性價比是否足夠高,商業模式是否可以持續。雖然英偉達在各方面依然領先,但顯然中國晶元企業也在努力追趕,這種趨勢會一直持續,這一方面給英偉達向前的動力,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英偉達未來的預期,即便暫時看來是有限的。

  2025年8月28日,全球金融諮詢巨頭deVere Group首席執行官奈傑爾•格林表示,英偉達的最新業績突顯了市場的一個轉折點,轉變在於,該公司已從超高速增長轉向高增長。這很重要,因為市場對英偉達的定價似乎是它的擴張速度可以無限期地持續下去,而這種優異的表現是無法永遠持續的。

  寫在最後

  正如約翰·米勒在《晶元戰爭》中所揭示的那樣,晶元行業,早就已經不是科技產業,而是類似軍火的存在。當前一系列的變化背後,不僅僅是供應鏈的重組,更是技術路線、市場格局乃至國家力量的全面博弈。

  英偉達面臨著多種壓力和矛盾衝突,只要有一方不肯讓步,H20和B系列晶元就很難穩定供應,就目前來看雙方都沒有讓步緩和的苗頭。

 

        更多金融財經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 01:2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