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澤連斯基要在普京更強勢的陰影下會見特朗普?

京港台:2025-8-18 19:46| 來源:BBC中文 | 評論( 21 )  | 我來說幾句

BBC:澤連斯基要在普京更強勢的陰影下會見特朗普?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定於周一(8月18日)前往華盛頓,與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舉行會談。

  此前,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上周五於阿拉斯加舉行的峰會未能就結束烏克蘭戰爭達成協議。

  德國、法國、英國和歐盟委員會的領導人也將出席白宮會議。

  那麼,目前各關鍵方的立場如何?烏克蘭和平進程中最具爭議的障礙又有哪些?

  更強勢的普京

  儘管普京本周不會出現在華盛頓,但他似乎已經是明顯的贏家。

  BBC俄羅斯編輯史蒂夫·羅森伯格(Steve Rosenberg)指出,俄羅斯領袖獲得了地緣政治的聚光燈,與世界最強大國家的領袖同台亮相——而迄今為止,他在戰爭問題上幾乎沒有做出任何明顯讓步。

  上周在阿拉斯加的會議並未達成特朗普所期望的俄羅斯停火協議。但對普京而言,卻收穫頗豐:紅地毯迎接、地緣政治的聚光燈,還有和世界最強國領袖同台的場面。

  對莫斯科來說,這是多重利好——而莫斯科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並未做出任何明顯妥協。

  近幾周來,特朗普威脅因俄羅斯拒絕在烏克蘭停火要對其採取更強硬立場,但白宮迄今尚未兌現這一威脅。

  7月底,特朗普向普京下達最後通牒——在10天內結束烏克蘭戰爭,否則將面臨更多制裁。

  克里姆林宮的領導人並未停止戰鬥。

  戰爭的發起者非但未受制裁,反而獲邀與世界最有權力的領袖舉行峰會。

  

  俄羅斯總統在上周與美國總統會晤后似乎變得更為強勢。

  BBC記者湯姆·貝特曼(Tom Bateman)從阿拉斯加報道稱,特朗普「沒有任何可展示的具體成果」,這等於是「普京的明顯勝利」。

  特朗普希望在峰會上獲得普京對停火的承諾——這是他自三月以來一直要求的,但他未能如願。他聲稱取得了進展,但未說明具體是什麼或如何實現。

  這一切的關鍵在於特朗普似乎有了新的優先事項——尋求和平協議,而非停火。

  在這方面,普京的強勢地位也顯而易見。

  BBC國際媒體監測部(BBC Monitoring)的俄羅斯編輯維塔利·舍甫琴科(Vitaly Shevchenko)指出,儘管西方多年努力——包括阿拉斯加峰會——普京的立場絲毫未變。

  他在和特朗普會面前、中、后都重申:消除烏克蘭衝突的「根源」。

  對普京而言,這指的就是他發動所謂「特別軍事行動」的理由——簡而言之,就是瓦解烏克蘭作為一個獨立國家。

  而現在,忽然態度逆轉的特朗普似乎也認同普京的觀點:停火無效,唯有持久和平才是出路——而這種和平,根據普京的說法,只能通過消除那些「根源」來實現。

  普京似乎再次讓特朗普站在自己這邊。

  

  儘管是俄烏戰爭的發起者,普京總統仍被迎上了世界最大外交舞台之一。

  歐洲盟友被推得更遠了

  儘管烏克蘭最親密的歐洲盟友本周將前往華盛頓,但上周五在阿拉斯加的事件,似乎讓他們被進一步邊緣化。

  他們一直主張停火,而這與特朗普目前的立場不一致。這實質上在華盛頓和歐洲各國之間,對如何才是結束烏克蘭戰爭的最佳方式產生了分歧。

  BBC烏克蘭特派記者詹姆斯·沃特豪斯(James Waterhouse)表示,儘管在峰會前曾向特朗普遊說,但特朗普宣布放棄起初的停火訴求「對歐洲集團和基輔來說是一大打擊,因為這是他們的主要訴求之一」。

  貝特曼指出,普京也藉此舞台向歐洲發出警告,不要破壞他和特朗普的關係。

  這是他試圖加深特朗普政府與美國歐洲盟友之間分裂的又一次操作——他在特朗普任期內曾多次利用這一策略。

  但他更進了一步。在一份驚人的聲明中,他呼應了特朗普長期以來的主張:如果特朗普而非其前任拜登(Joe Biden)擔任總統,這場戰爭根本不會發生。

  普京知道這一說法直接呼應了特朗普的錯誤主張——即2020年選舉被「偷走」——這一說法至今仍在特朗普的支持者中廣泛流傳。

  在美國土地上,普京利用特朗普提供的舞台,迅速利用並加深美歐之間的分裂——甚至是美國內部的分裂。

  

  儘管像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等歐洲領導人本周將前往華盛頓,但特朗普的立場似乎已與他們漸行漸遠。

  澤連斯基得到的保障少於預期

  那麼,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本周峰會前會作何感想?

  或許是極度擔憂——不僅因為他上一次在橢圓形辦公室和特朗普會面是在二月,而那次會面結果非常糟糕。

  面對不可預測且敵意濃厚的俄羅斯,澤連斯基的當務之急很可能是為烏克蘭爭取某種安全保障。但是上周五的阿拉斯加峰會未邀請他參加后,他有理由感到失望。

  由於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可能性在可預見的未來已被排除,BBC外交事務記者保羅·亞當斯(Paul Adams)指出,為烏克蘭提供有力保障成為整個外交努力的核心。

  否則,俄羅斯未來再次發動攻擊的可能性將無法避免。

  由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Keir Starmer)和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領導的歐洲盟友,自今年初以來一直在討論建立「志願聯盟」。

  基爾·斯塔默曾表示,已制定「成熟的作戰計劃」,在停火情況下向烏克蘭部署「保障部隊」。

  唐寧街稱,這支部隊將「協助保衛烏克蘭的領空與海域,並重建烏克蘭武裝力量」。

  但亞當斯指出,這支部隊的具體成員和構成仍不明朗。

  而現在,隨著特朗普改變敘事、放棄停火方案,澤連斯基的處境似乎比一周前更加弱勢——這而發生在他正要動身前往華盛頓之際。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19:2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