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峰會過招!這齣戲怎麼演?各持什麼籌碼?

京港台:2025-8-15 19:32| 來源:觀察者網 | 我來說幾句

俄美峰會過招!這齣戲怎麼演?各持什麼籌碼?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美國阿拉斯加州,地理上大概是華盛頓和莫斯科的中間點。這裡最大的城市安克雷奇,正吸引著全球的目光。

  很快,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在安克雷奇市埃爾門多夫-理查德森聯合軍事基地見面。

  這是普京10年來首次踏上美國領土,是時隔6年的又一次「普特會」,也是時隔4年俄美元首的首次線下會晤。

  以往這樣的重大場合,雙方外交團隊圍繞時間、地點、議題等的磋商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但這次峰會,可以說是突如其來。

  8月6日,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前往莫斯科和普京會面。8月8日,特朗普就宣布要和普京在阿拉斯加會晤,隨後俄方也證實了這一消息。

  「儘管比較突然,但這也是在俄美雙方過去幾個月溝通基礎上,一種自然地邏輯發展結果。」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軍向觀察者網表示。

  在特朗普第二任期,俄美高層接觸已達30次,其中包括6次俄美總統通話,雙方溝通和會談議題幾乎涵蓋俄美關係的主要領域,涉及安全、經貿、外交、能源、科技、人文、北極、中東等。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告訴觀察者網,這次在美國舉行這場會晤,對普京來講安全上是有保障的。「特別是在一個軍事基地里,可以把外界的干擾減到最低。」

  這場牽動俄烏衝突走向、俄美關係未來、歐洲安全架構的峰會為什麼能夠快速落地?雙方各自想得到什麼?手上又有什麼籌碼?會前分別做了哪些準備?會晤可能達成怎樣的結果?觀察者網特邀吳心伯、劉軍兩位學者進行全面解讀。

  俄美元首一拍即合「雙向奔赴」的背後考量

  在競選期間,特朗普就反覆聲稱自己能很快解決俄烏衝突,但上任之後,在這件事兒上一直沒有什麼實質性進展。

  8月8日是美方給出的俄烏達成和平協議的所謂「最後期限」,結果世界等到的不是對俄的「次級制裁」,而是普特會的官宣。

  俄美領導人同意這時候會面,背後各有政治與戰略考量。

  吳心伯認為,特朗普急於和普京見面,既是要履行競選承諾,也是要展現他的政績,更是了卻他的一個心愿。總的來講,他就是希望能夠儘快實現俄烏停火,從而改善美俄關係,同時減少對烏克蘭的援助,這是他真正動機。

  「我認為,特朗普的目標是一個短期的目標,不是一個長期的目標。他的目的是俄烏儘快停火,至於停火之後的和談,談成什麼樣,談不談的成,戰後如何安排,這些都不是他關心的事情。」

  特朗普上任已經半年多,他第二任期的外交思路也逐漸清晰。

  吳心伯說,特朗普的第一優先還是處理他所關心的國內議題,比如經濟、移民和毒品相關問題;第二解決地緣政治問題,他目前最關注是歐洲和中東,暫時還顧不上亞太,對亞太目前主要是貿易戰;第三是減負「退群」,減少它們對美國的牽制,特朗普更傾向於通過雙邊模式而不是多邊或國際組織同其他國家打交道。

  劉軍也表示,特朗普的主要目標就是實現快速全面停火。「他想讓美國從俄烏衝突這個所謂的『爛攤子』當中抽身,剩下的事情讓歐洲人來管。」

  為什麼普京這時候願意和他見面?劉軍認為,普京可能主要有以下考量:

  第一,俄羅斯目前在戰場上處於有利態勢,這一態勢對談判有利。

  第二,特朗普雖然不能說是個親俄的總統,但是對俄羅斯不反感,第二任期以來不斷在不同場合幫俄羅斯說話,在領土問題、烏克蘭是否加入北約等問題上的表態有利於俄羅斯。這也會讓普京認為,在雙邊談判中可以討價還價。

  第三,拜登當政時期想讓俄羅斯成為國際舞台的「賤民」,整個美西方團結一致,外交上孤立、經濟上制裁俄羅斯。現在不但沒有孤立成功,連俄美兩國元首都要會晤,對於俄羅斯的國際空間、外交和國際影響等都是重大的突破。這不僅是普京的勝利,也是整個俄羅斯的外交勝利。

  第四,特朗普目的明確,就是快速停火,普京的目的和底牌也很清楚,就是達到他在特別軍事行動之初提到的兩點,去軍事化、去納粹化,從根源上消除烏克蘭危機所造成的影響。如果這兩點達不到的話,他是不會停火的,他也不著急,就慢慢打。反正對打贏烏克蘭他是有信心的,對西方他也不害怕。

  第五,在特朗普第二任期,俄美高層頻繁互動,普京在利用特朗普急於求成的心態來扭轉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以來的外交孤立、經濟制裁等不利態勢,讓美國局部放鬆或者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

  桌面上的籌碼,俄羅斯更多

  很快,普京和特朗普就會將俄美各自的籌碼帶上談判桌。

  吳心伯認為,相對來講俄羅斯手上的籌碼更多一些,處在一個更加主動的位置。

  當下俄方在戰場上佔據絕對優勢,並且已經佔領了大概1/5的烏克蘭領土。「從目前形勢看,俄烏戰爭打了三年多,俄羅斯還有財力、人力、武器供應等維持這場戰爭,這是普京最大的籌碼。」

  吳心伯說,特朗普手上籌碼不多,「最大的籌碼就是若俄羅斯不配合,就對俄羅斯追加制裁。但俄羅斯這些年受到的制裁已經夠多了,再增加點制裁也不是什麼不能承受之重。第二個籌碼是,美國增加對烏克蘭的武器和金錢支持,但這些東西特朗普心裡是捨不得的,他更多可能用這些籌碼嚇唬一下俄羅斯,不會真正充分使用這個籌碼。」

  會晤可能有哪些方面的成果?

  至於俄美兩國元首的可能取得的預期成果,吳心伯說,最好的結果就是通過這次會晤啟動一個停火的進程。對於特朗普來說,只要能夠朝著停火的方向走他就滿意了,這是他短期要實現的。

  需要注意,「停火進程不是和談的進程。比如說,接下來俄烏雙方可能會討論沿著實控線停火,但戰爭並沒有正式結束,戰爭結束要通過和談達成和平協議,那需要很長時間,是個很複雜的過程。」吳心伯補充道。

  劉軍認為,實現特朗普所期待的全面停火還是有很大的難度。俄羅斯從來沒有同意馬上全面停火,過去談的最多的還是局部停火,比如說空中停火或者黑海的海上停火,所以局部停火還是有可能性。

  「能夠談出什麼預期成果,現在普京和特朗普兩個人可能都不敢肯定。一方面,俄美雙方之間是有分歧的;另外,即使俄美雙方達成共識,但關乎歐洲和烏克蘭的安全事情,執行時美國頂多是勸說、施壓,或者強制烏克蘭執行,這裡面還是需要時間和博弈的,不會那麼快。」劉軍補充道。

  接下來,俄美關係會緩和嗎?

  兩位專家都認為,特朗普和普京這次會面的動機當中都有推動俄美關係改善的考量。

  吳心伯說,推動俄美關係發展,「在美國行政部門內部沒有什麼明顯阻力,國會民主黨人會有批評聲音,但目前情況下,特朗普基本可以無視這些聲音。」

  劉軍也表示,俄羅斯人還是很重視美國的,儘管它們不相信美國。

  他說:「從民調來看,俄美相互之間視為敵對形象的比例在不斷地上升。但另一方面,希望俄美關係正常化的聲音在俄羅斯也很強烈,畢竟和美國這樣一個超級大國對抗,對俄羅斯本身也不利。但俄羅斯也看得很清楚,不指望能和美國能成為夥伴、成為朋友。」

  劉軍注意到,在美國和歐洲之間,俄羅斯現在更多把注意力放在美國的身上,對歐洲反而充滿了無視、鄙視和不屑,動輒就批評歐洲。因為從特別軍事行動以來,歐洲是堅定不移地反對俄羅斯,支持烏克蘭,從這個角度來講俄羅斯還是希望俄美關係能夠實現正常化。

  「這次俄美雙邊關係可能在某些點上取得一些成果,具體的途徑我覺得還是先易后難,比如說先從恢復正常的外交關係、雙方外交人員的配置、雙方的直航等比較容易推進的地方入手。」

  觀察者網注意到,自上任以來,特朗普到處積極地以一個調停者的形象出現。在俄美元首會晤之前,他8日在白宮主持了一場三方會晤。會上,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領導人草簽了《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關於建立和平與國家間關係的協議》文本。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在協議中承諾「永遠」停止戰鬥。

  「整個世界為之嘩然,」劉軍說,因為最適合推動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和解的不是美國,而是俄羅斯。

  他解釋道,這裡面有多方面原因:第一,俄羅斯忙著打仗,管不過來;第二,之前俄羅斯也參與了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調解,尤其是納卡問題,但是兩國都不滿意。在這個背景下,美國介入推動,最後把兩國元首請到華盛頓去,然後向全世界宣布永遠不會發生戰爭。

  劉軍認為,這是美國外交的勝利,但這個事情對俄美關係正常化不會有什麼負面的影響。「美國畢竟是做了一件好事兒,它只是搶了俄羅斯的風頭,並沒有挖俄羅斯的牆角。」

  會前:歐烏急著拉特朗普開會,普京打了一圈電話

  西方官員經常提到一句話,不在談判桌上,就在菜單上。歐洲現在似乎特別擔心被擺在菜單上,戰略焦慮正在不斷上升。

  為了防止俄美「二人轉」,會前,歐洲拉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特朗普開了個視頻會「通氣」,就與俄方談判原則達成五項共識,包括烏方必須直接參與俄烏衝突的和平解決,與烏克蘭有關的一切只能與烏方討論等等。

  從形式上看,這是一場典型的「歐洲自救」,為防在談判中被邊緣化。

  但是,特朗普什麼時候會讓歐洲正式上桌,歐洲怎樣才能上桌?

  吳心伯認為,在停火問題上,特朗普可能想排除歐洲的作用,因為歐洲可能會對停火有很多牽制,這不利於特朗普希望的儘快停火。

  「未來啟動和談進程的話,歐洲肯定要參與,不管是領土問題、安全安排問題、包括烏克蘭的戰後重建問題,美國不會管,一定是讓歐洲買單,那就會讓歐洲參與。」

  吳心伯說,特朗普目前只對停火感興趣,對和談不感興趣,歐洲可能最後在和談進程中發揮它的作用。但是在停火的進程中,美國可能要限制歐洲參與,因為他覺得歐洲可能要攪局,讓他停火搞不成。

  在美歐烏忙著開會的同時,普京也沒閑著。

  近期與多國領導人密集通話,和包括中國、白俄羅斯、哈薩克、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亞美尼亞、印度、巴西、南非和朝鮮等國領導人都進行了溝通。

  一波「通話外交」打得行雲流水。

  這些國家都是全球南方國家,包括部分金磚成員國,和與莫斯科保持良好關係的原蘇聯加盟共和國。

  劉軍認為,普京打這麼一大圈電話,有幾層含義:

  第一,他還是很重視俄美的會晤。至於談出什麼成果,普京本人可能也不敢肯定,因此和這些友好國家進行信息通報、立場協調。

  第二,這也是一種外交姿態,展示俄羅斯的朋友圈也是很大的,可以在協調立場的基礎上採取一些聯合行動,這可能也是普京的考慮,畢竟大家的利益多多少少都是捆綁在一起的。比如說,特朗普威脅要次級制裁,普京這一通電話也有提醒友好國家、早期預警的意味,如果俄美談得不好,那你們要有心理準備,可能會有次級制裁。

  一場會議肯定不會解決所有問題,但它是否會成為俄烏衝突「大結局」的開篇?俄美雙方目的將在多大程度上實現?接下來的局勢又會如何發展?觀察者網將持續關注。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23:1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