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孩子投票」騙局殺進美國華人圈 多人中招!

京港台:2025-8-15 11:04| 來源:華人生活網 | 評論( 6 )  | 我來說幾句

「幫孩子投票」騙局殺進美國華人圈 多人中招!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在社交圈裡,「幫孩子投票」早已是常見請求。很多人心裡既覺得這種拉票方式令人反感,又礙於情面不好拒絕,往往會順手幫忙點一下鏈接。正是這種心理,被不法分子精準利用——一旦中招,賬號立刻被奪走,隨後用來向通訊錄好友借錢或散布新的詐騙鏈接,造成連鎖受害。

  近期,南加州僑界接連爆出 LINE 賬號被盜案件,受害者涵蓋多名資深僑領與社區活躍人士。詐騙集團利用「幫朋友子女參賽投票」或「緊急求助」等名義,誘騙受害人點擊釣魚鏈接,套取賬號綁定的個人信息與驗證碼。一旦賬號被盜,歹徒會迅速冒用身份,向通訊錄中的好友借錢或繼續傳播惡意鏈接,造成連鎖性受害。

  

  提醒大家務必提高防範意識,牢記防詐「三不」原則:不點擊不明鏈接、不輸入個人電話號碼、不提供驗證碼。她強調,這類詐騙的危害不僅是賬號被盜,更可能導致個人隱私與社交圈關係全面暴露在犯罪集團手中。

  居住在洛杉磯的徐小姐就是最新的受害者。她回憶,案發當天接近凌晨一點,一位平日關係密切、且在僑界頗有聲望的朋友通過 LINE 發來消息,說朋友的女兒正在參加繪畫比賽,當天晚上就是投票截止日,希望她幫忙投上一票。由於對方身份真實、言語自然,徐小姐絲毫沒有懷疑,立刻點擊了對方發來的鏈接。

  

  

  進入頁面后,詐騙集團安排了極為細緻的「操作指導」——不僅提供了投票入口,還附有帶圖示的分解步驟,指引她如何一步步「完成驗證」。對方稱需要進行二步驗證,併發來詳細圖片,示範如何開啟許可權、輸入驗證碼和個人信息。整個過程看似與正規投票活動無異,甚至在對話中還不斷插入關心與寒暄,讓人完全放鬆警惕。

  

  直到對方要求提供與 LINE 綁定的電話號碼時,徐小姐才感覺不對勁,但已經來不及。在她輸入號碼的瞬間,手機上的 LINE 自動退出登錄,隨後無法重新進入。很快,她的賬號開始向幾十位好友發送「急需借錢」的信息,並附帶新的釣魚鏈接,部分好友在深夜未加懷疑,也因此被騙。

  為了防止更多損失,徐小姐只得徹底刪除賬號,但這意味著多年積累的上百個聯繫人一夜之間消失。她表示,這種詐騙之所以高明,是因為對方會先與受害人進行正常對話、建立信任,再提出具體請求,而且賬號往往會在幾個小時后才被奪走,讓受害人難以及時察覺。

  這類詐騙的核心手段,是利用受害人對熟人、尤其是社區知名人士的信任心理,誘導其點擊仿冒的 LINE 官方網站或活動投票頁面。頁面外觀與正規網站幾乎一模一樣,但實際上是犯罪集團搭建的釣魚站點。受害人一旦在頁面中輸入綁定 LINE 的電子郵件、電話號碼、密碼及驗證碼,賬號就會被立即控制。

  在拿到賬號后,詐騙集團會第一時間向受害者的所有好友發送借錢請求或新釣魚鏈接,甚至模仿受害者的聊天語氣,以騙取更多信任。此外,被盜賬號中存儲的聊天記錄、圖片、群組信息,可能被用於進一步詐騙,甚至被轉賣到暗網。

  LINE 官方提醒,如果發現賬號無法正常登錄、自動發送異常信息、或收到可疑的「驗證碼請求」,很可能是賬號即將被盜或已經被入侵。此時,應立刻使用「再次登錄」功能,將黑客強制踢出,並關閉「允許從其他裝置登錄」功能,同時立即修改密碼。若完全無法登錄,應前往 LINE 官網填寫「問題反饋表」,客服將在 24 小時內回復協助,並在第一時間通知所有聯繫人不要理會任何來自該賬號的信息。

  網路安全專家也指出,這類詐騙常藉助「時間緊迫感」逼迫受害者快速反應,讓人沒時間核實真假。因此,在任何涉及賬號登錄、驗證碼輸入或個人信息填寫的請求面前,都應先通過獨立渠道聯繫對方本人確認,不要直接通過當前對話框回應。

  「一旦中招,影響範圍不僅限於你本人,還可能波及你的家人、朋友,甚至整個社區。」她提醒僑胞,切勿將與 LINE 綁定的電話號碼、密碼及簡訊驗證碼提供給任何人,也不要點擊朋友發來的任何不明鏈接,即使網頁看起來與官方完全相同。遇到可疑情況,應立即停止操作,保存證據,並聯繫 LINE 客服與警方備案。

        更多華人社區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2:2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