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ft與百度合作將在歐洲市場部署中國無人駕駛車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中國的汽車製造商正聯手軟體公司,推動其無人駕駛汽車進軍全球市場。在西方製造商尚未形成競爭態勢之際,中國的自動駕駛汽車已準備好在這個不斷增長的市場中佔據重要份額。
儘管歐盟去年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了關稅,且歐洲對依賴中國供應商可能帶來的安全問題存在一些擔憂,但它的自動駕駛產業仍在擴張中。
中國最大的軟體公司之一百度周一表示,將為美國網約車服務公司Lyft提供由中國江鈴汽車組裝的自動駕駛汽車。兩家公司稱,Lyft計劃在獲得監管批准后,於明年在德國和英國開始運營這些車輛。
在此三個月前,優步與中國自動駕駛公司Momenta宣布,計劃明年初在歐洲某個未指明的城市推出自動駕駛汽車服務。Momenta即將為中國智己汽車提供輔助駕駛技術,用於其在英國銷售的汽車。
雖然Momenta尚未明確優步將使用的車型,但已暗示會選擇一款中國車型。Momenta歐洲區董事長格哈德·斯泰格表示,在中國,「發展的速度和大規模交付的壓力推動著企業快速改進」。
在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爭奪全球領導地位的過程中,由國家主導的銀行體系一直以低利率向該行業提供貸款。
南昌江鈴汽車工廠的一名工人正在電動汽車裝配線上工作。該工廠將為百度和Lyft生產RT6車型,供其在歐洲使用。攝於去年。 KEITH BRADSHER/THE NEW YORK TIMES
中國的無人駕駛汽車也開始進入其他市場。百度和Uber上月宣布,今年將在除中國以外的亞洲地區和中東推出其自動駕駛汽車服務。
中國的汽車製造商尚未嘗試在美國推出無人駕駛汽車。部分原因是擔心人身傷害訴訟的高昂成本,以及去年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徵收的100%關稅。此外,美國以安全為由,在1月嚴格限制了中國輔助駕駛系統的使用。
這些汽車在導航時會使用攝像頭每秒拍攝數十張道路及路邊區域的高解析度圖像。汽車製造商和軟體公司表示,這些照片中的信息很少會被上傳或存儲。但數據收集引發了美國政策制定者和企業的擔憂。中國對駕駛相關數據同樣實施嚴格管控。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6月開始在得克薩斯州奧斯汀推出無人駕駛汽車。Waymo(前身為谷歌自動駕駛汽車項目)在奧斯汀以及洛杉磯、舊金山、菲尼克斯和亞特蘭大也有無人駕駛汽車在運營。在歐洲,大眾表示正在研發電動ID. Buzz小型貨車的無人駕駛版本。
但中國以外的汽車製造商在所謂「機器人計程車」所需的雷達、攝像頭和其他技術方面面臨著高昂的成本。電動汽車本身的價格也更高。不含自動駕駛設備的ID. Buzz零售價為6.2萬至7.2萬美元,而體積稍小一些的江鈴RT6售價不到3萬美元。
中國已有十幾個城市開展了無人駕駛汽車試驗,至少有19家車企參與其中。去年,百度將其在中國中部城市武漢的試驗項目打造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無人駕駛汽車試驗。
武漢街頭車流中的一輛百度無人駕駛計程車,攝於去年。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中國政府對這項技術給予了支持。政府對無人駕駛技術的安全性提出要求,並通過審查來壓制網上關於事故及其他安全事件的討論。同時,中國的司法體系也使得消費者很難從汽車製造商那裡獲得高額賠償。
因此,中國企業正在積累現實世界駕駛資料庫,用於訓練自動駕駛模型。Momenta和百度均在中國訓練其無人駕駛汽車系統。
在美國,人身傷害律師已開始關注這個行業。
周五,佛羅里達州的一個陪審團裁定,特斯拉自動駕駛軟體的缺陷對2019年的一起車禍負有三分之一的責任。這起車禍導致一名22歲女性死亡,其男友受重傷。如果上訴后維持原判,特斯拉需向該女子的父母及其男友支付高達2.43億美元的懲罰性賠償和補償性賠償。
無人駕駛技術在電動車上的表現優於燃油車。這是因為電動車的計算機系統能夠極快地調節傳至車輪的動力。中國是全球主要的電動汽車生產國。
將機器人計程車服務擴展到新的城市並非易事,更不用說新的國家。雖然這些車輛都沒有司機,但通常每數輛汽車就需要一名操作員來處理突發問題並解答用戶疑問。而且這些車輛往往需要針對每個城市特有的交通狀況進行專門編程。
儘管如此,Lyft和百度表示,他們計劃「在未來數年將車隊規模擴至數千輛,覆蓋歐洲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