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掌握特朗普關稅20%意圖 台企加快拓展歐洲

京港台:2025-8-3 08:53| 來源:RFI 華語 | 評論( 1 )  | 我來說幾句

無法掌握特朗普關稅20%意圖 台企加快拓展歐洲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31日公布台灣對等關稅稅率從32%降到20%,將於8月7日正式生效。然而,台灣總統賴清德8月1日表示,這並非台灣談判的最終目標,後續談判將爭取對台灣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對於關稅仍充滿不確定性,台灣企業也決定加快腳步把市場擴展到其他國家。此外,《華爾街日報》社評針對美台關係指出,特朗普很可能想要拆解「莫斯科—北京軸心」,跟習近平談一場「大交易」。

  台灣總統賴清德稱,20%的稅率雖低於之前宣布的32%水平,但並非台灣的目標,他稱之為臨時稅率。他周五表示:「在後續的談判中,我們希望能爭取到更有利、更合理的關稅稅率。」

  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Office of the U.S. Trade Representative)的數據顯示,去年美國對台貿易逆差為740億美元。

  路透社周五(8月1日)報道稱,在台北世貿舉辦的人工智慧展覽「AI WAVE SHOW」,卡德爾公司(Qadir Corporation)執行長Collun Wang表示,「我們從事自動化技術的生產業務,目標市場是技術先進、勞動成本較高的地區。」 他並補充,「我們一直有計劃要將業務拓展到北美或歐洲。因為已有合作夥伴的關係,我們會先從東歐,比如波蘭開始。而針對美國市場,受到關稅影響,我們將重新調整原有規劃。如果美國的關稅水平維持在高檔,我們可能會考慮加快拓展腳步,或者尋找新的合作夥伴。」

  另一位參展的王先生表示,「一切都取決於最終的關稅稅率。如果稅率維持在20%,對工具機製造、機械和紡織產業將會是很大的打擊,而這樣的影響也可能會以不同程度波及到其他產業。」 他進一步解釋,「所以最終還是要看關稅最後訂在哪裡,台灣要對美國開放哪些市場、我們又需要在美國投資什麼。到那時我們才會知道真正的影響。」

  據台灣經濟部分析數據顯示,對台灣而言,衝擊最明顯的五大產業為:工具機、模具、塑料製品、飲料食品、電子材料。這五大產業不僅面臨出口競爭力下滑壓力,更須同步應對新台幣升值與未來潛在稅制迭加效應。

  英美媒體如何看

  值得觀察的還有,美國對台灣出口美國的商品稅率目前比日本、韓國、歐盟,甚至是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都還要高的20%。據特朗普剛簽署的行政命令,以及《金融時報》與《路透》等分析,這是因為台灣與華盛頓顯然沒能達成貿易協議。

  此外,《華爾街日報》看待美台關係則更為悲觀。該報在7月31日的社論中指出,特朗普很可能想要拆解「莫斯科—北京軸心」,跟習近平談一場「大交易」。

  這篇社論指出,美中貿易談判代表在瑞典的談判,很可能不只涉及貿易協定,更包括雙方關係「更深層的進展」——特朗普很可能正在尋求更大的外交突破,阻止中國支持俄羅斯。尤其在俄烏戰爭始終無法透過談判解決,這讓特朗普感到非常沮喪。他已經改變了武裝烏克蘭的政策、設定實施新制裁的最後期限,除此之外,特朗普可能開始相信,阻止俄羅斯的關鍵在於剝奪中國對莫斯科支持。

        更多台灣熱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08:3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