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日報》:歐盟對華政策會走向死胡同

京港台:2025-7-25 05:36| 來源:RFI 華語 | 評論( 3 )  | 我來說幾句

《柏林日報》:歐盟對華政策會走向死胡同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北京歐中峰會自然是德國媒體分析和評論的焦點。

  《法蘭克福評論報》寫道:在與歐盟的貿易爭端中,中國效仿唐納德·特朗普,利用歐洲人的依賴性。歐洲人稱之為敲詐。歐盟擔心,得益於巨額國家補貼的中國經濟正向全球市場傾銷廉價商品。但即使在鋼鐵產品、風力渦輪機或電動汽車方面,歐洲企業也無法在價格上競爭。此外,他們仍然無法獲得平等的歐洲市場准入——這將帶來重大後果。歐盟視貿易逆差為眼中釘。歐盟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遠多於中國從歐盟進口的商品。去年(2024年),歐盟的貿易逆差攀升至創紀錄的3058億歐元。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中歐峰會上呼籲從根本上調整雙邊關係。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布魯塞爾日益嚴厲的批評中國立場感到惱火。 他希望歐洲人不要批評中國支持俄羅斯的侵略戰爭,並支持對台灣實行「一個中國」政策,因為中國視台灣為一個「叛離」省份。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中國問題專家阿比蓋爾·瓦塞利耶(Abigaël Vasselier)表示,在這方面,北京不再迴避使用勒索手段。他們還將貿易和安全政策混為一談。瓦塞利耶認為,中國現在甚至以特朗普為榜樣。特朗普大肆威脅歐洲人,從而激怒了他們。因此,中國認為這種方法是成功的關鍵。中國正在利用稀土作為施加壓力的手段。諷刺的是,特朗普也感受到了這種影響,因為中國對歐盟和美國都實施了稀土出口限制。

  《柏林日報》認為:歐盟要求北京結束烏克蘭戰爭——但殘酷的現實是:歐洲既沒有解決方案,也沒有自己的外交政策。中歐峰會在冰冷的氣氛中舉行。春天的解凍氣氛已不復存在。北京在今年4月向歐盟伸出了援手:習近平主席解除了對歐洲議會議員的制裁,並提議共同應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引發的貿易戰。布魯塞爾沒有回應這一提議。三個月後的今天,歐盟進入了「冰河期」——而這主要應歸咎於歐盟本身。因為歐盟沒有繼續推進外交路線,而是走上了對抗的道路。儘管歐盟有諸多戰略利益,但它卻任由美國將自己推向了一種更傾向於跨大西洋聯盟而非歐洲主權的立場。歐盟對華政策存在多個問題。歐洲對華政策完全不切實際的最新證據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要求中國利用其對俄羅斯的影響力結束烏克蘭戰爭。這一立場不僅存在諸多問題,甚至荒謬。首先:歐盟究竟在設想什麼?習近平拿起電話,打電話給弗拉基米爾·普京,告訴他結束戰爭——克里姆林宮就此點頭表示同意?俄羅斯不是中國的附庸國。北京既沒有權力,也沒有興趣公開冷落莫斯科。任何無視這種地緣政治現實的人,都暴露出一種不配作為嚴肅外交政策的痴心妄想。其次:西方不斷指責中國支持俄羅斯戰爭機器。西方媒體反覆談論武器交付或無人機技術——但沒有任何真憑實據。然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7月初在柏林澄清:「我們不向俄羅斯供應武器。我們的出口管制非常嚴格。」此外,據王毅所說,俄羅斯很大一部分技術根本不來自中國,而是——信不信由你——來自西方國家。第三:烏克蘭戰爭發生在歐洲。歐盟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在經濟、政治和安全政策方面都是如此。然而,三年多來,歐盟未能發展出自己的外交舉措。在俄羅斯、烏克蘭和美國之間進行的少數幾次會談中,歐洲甚至沒能力坐到談判桌上。相反,他們把責任推到北京身上,希望北京能解決他們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這不僅是懦弱的表現,更是政治上的疏忽。第四:歐洲在北京面前使用的語氣近乎傲慢。歐盟領導人出訪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但公開批評中國。尤其對中國這樣一個有著殖民歷史且對西方監管深感不信任的國家,人們本來應該採取外交上的謹慎態度。但歐盟卻對中國銀行指手畫腳,提出一系列要求,甚至實施制裁。這種行為既不明智,也缺乏建設性。任何認為可以通過制裁和指責來遏制中國的人,都是對地緣政治局勢的誤判。任何將自身在烏克蘭的外交失敗歸咎於中國的人,首先都表明了缺乏自我反省。布魯塞爾目前走的道路不會帶來一個更加和平、穩定的世界,而是會走向死胡同。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2 17:2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