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電動汽車電池技術實施出口限制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中國政府周二表示,將限制八項電動汽車關鍵電池製造技術的對外輸出,此舉可能會鞏固中國在電動汽車製造領域已佔據的主導地位。
該計劃可能加大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在海外建廠的難度,而歐盟一直在推動它們這樣做。中國商務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自即日起,通過貿易、投資或技術合作等方式將這些技術轉移到海外,必須事先獲得中國政府的許可。
過去五年中,中國製造商在電動車的低成本高續航電池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新一代電池技術是中國在打造電動車方面取得成功的核心優勢,使其售價遠低於其他國家生產的電動車和燃油車。
歐盟一直在施壓中國汽車製造商和電池製造商,要求它們在歐盟境內設廠,作為維持對歐出口增長的一個非正式條件。雖然美國對中國投資更為警惕,但目前已有至少兩家中國電動車電池工廠計劃在密歇根州落地。
2025年4月,一名員工正在中國東部淮北的一家工廠的鋰電池生產線上工作。 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這項出台針對電池技術的新限制前不到三個月,北京開始對七種稀土金屬及其製造的磁體出口實行許可制度。這些限制已經對西方和日本的多家公司造成了相當大的干擾,這些公司生產的汽車、機器人及其他先進設備依賴小型高性能稀土磁體電機。
總部位於中國深圳的比亞迪最近已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五年前,比亞迪在技術上取得了突破,推出了一系列新型鋰離子電池。這些電池摒棄了成本較高的鎳、鈷和錳化學體系,轉而採用價格低廉的鐵和磷酸鹽。此外,這種新型電池化學體系還顯著降低了碰撞事故中的起火風險。
比亞迪的主要競爭對手寧德時代幾乎在同一時間推出了類似的技術。如今,磷酸鐵鋰電池已佔據全球市場的半壁江山,且幾乎完全由中國製造。日本、韓國、德國和美國的電池及化工公司仍主要依賴含鎳、鈷和錳的電池化學體系,但它們一直在努力追趕。
比亞迪在周二晚間拒絕對中國商務部的公告發表評論。寧德時代同樣拒絕置評。正在密歇根州斥資30億美元建設工廠、計劃使用寧德時代技術生產磷酸鐵鋰電池的福特汽車公司也拒絕發表評論。
商務部在聲明中沒有詳細說明為何要實施許可制度。聲明中表示:「這是基於技術的發展和變化,對現有限制技術的一項調整。」
中國有近50個研究生學位項目專註於電池化學或與之密切相關的電池冶金學科。相比之下,美國目前從事電池研究的教授寥寥無幾。
商務部對鋰鐵磷酸電池的三項核心技術實施新的海外轉讓許可制度。同時,對生產各種電池所需的五項關鍵鋰技術也施加了許可要求。
鋰鐵磷酸電池最初是在美國發明的,距今已有近30年歷史。但多年來,這種電池只能充放電有限次數。
經過多年的研究,日本科學家逐漸開發出增加鋰鐵磷酸電池充電次數的方法。隨後,比亞迪和寧德時代進一步提升了電池的充電次數,使其達到與傳統電池化學體系相當的水平。他們還解決了如何在單個新電池中存儲更多電能以及如何實現批量生產的問題。
在包括化學在內的多個研究領域,中國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根據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去年的統計,在64項關鍵技術中,中國研究人員有52項在發表被廣泛引用的論文數量上位居世界第一。
去年夏天,中國共產黨領導層舉行了二十屆三中全會,會議將科學培訓和教育確定為國家的首要經濟重點之一。該目標在會議最終決議中所佔篇幅僅次於加強黨的自身建設,超過了其他所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