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防長被爆擁有這國國籍,被指違憲及嚴重違反...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據《馬尼拉時報》網站報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Gilberto Teodoro Jr.),負責本國國防、軍事戰略與國家安全的內閣要員,卻持有一本馬爾他護照,擁有菲律賓與該歐洲國家的雙重國籍。
《馬尼拉時報》取得的文件顯示,特奧多羅於2016年12月22日獲發馬爾他護照(編號12xxx34),效期十年。該護照上所列數據報括其全名(Gilberto Eduardo Gerardo Cojuangco Teodoro Jr.)、出生日期與出生地(菲律賓)。
根據菲律賓法律與憲法原則,擔任公職者,尤其是內閣層級官員,禁止擁有雙重國籍。
法律專家警告,特奧多羅持有外國國籍不僅可能構成技術性違規,更可能嚴重違反國家安全原則,其後果包括失去資格、違憲訴訟甚至刑事責任。
特奧多羅於2023年6月獲馬科斯總統任命為國防部長,此前曾於2007年8月至2009年11月擔任同一職位。
「黃金護照」制度
特奧多羅可能是通過馬爾他備受爭議的「投資入籍計劃」取得該國國籍。
所謂「黃金護照」制度,因允許富有外籍人士通過大筆投資換取國籍,該政策遭歐盟嚴詞譴責。
報導指出,馬爾他此項計劃至少須向政府捐獻60萬歐元(約3964萬比索),另須購買或長期租賃不動產,並捐款予慈善組織。
入籍者還須向馬爾他宣誓效忠。
法律學者指出,這類誓言直接違反菲律賓法令與憲政原則中「對國家忠誠不二」的要求,尤其對涉及國安職位者而言更為嚴格。
歐洲法院(ECJ)於2024年作出劃時代裁定,宣判馬爾他此類投資入籍計劃違反歐盟法律,稱其「使取得國籍淪為單純商業交易」。
該裁決響應歐盟執委會的指控,指此類做法將國籍變為商品,不僅危及歐盟國籍體系完整性,也帶來貪污、洗錢與外國干預風險。
法院警告,該計劃「破壞成員國間的互信」,根本性地侵蝕了「國籍應為政治文化身份連結,而非可供交易之商品」的觀念。
馬爾他政府雖承諾檢討相關機制,仍辯稱此計劃自2015年以來為其創造逾14億歐元收益。
對菲律賓而言,相關影響同樣不容忽視。若特奧多羅確曾參與此制度,無論其動機為何,都可能引發對其忠誠度的疑慮,甚至成為潛在外交風險。
一名不具名外交分析人士指出:「馬爾他此計劃從未關心文化融入,它本質上是為超級富人開通通往歐洲後門的手段。若本國防官員循此方式入籍,這不僅觸發法律紅線,更涉及國際信任問題。」
雙重效忠與違憲風險
《2003年國籍保留與重新取得法》(RA9225)與1987年憲法均明確表示,「雙重效忠有害國家利益」。
若特奧多羅在就任國防部長前未正式放棄其外國效忠,其職位合法性恐遭質疑。
RA9225第5條明訂,欲擔任公職者須「正式放棄對其所入籍國家的效忠誓詞」。
公務員委員會亦指出,凡經歸化取得外國國籍者,若未宣誓放棄,則不得擔任公職。
2015年最高法院於「Arnado案」(GR 210164)中裁定,一名地方官雖恢復菲律賓國籍,卻仍使用美國護照,構成繼續效忠外國,故取消其資格。此一「Arnado原則」現已成為審查雙重效忠案件的重要依據。
法律專家指出,若不將此標準適用於特奧多羅,將形成危險先例。
美國華盛頓憲政律師兼國際法學者瓦列拉(Arnedo S. Valera)表示,此案攸關國家主權存續:「這不只是一本護照的問題,而是關乎整個共和體制的正當性。」
瓦列拉指出,內閣成員參與國防、外交與機密情報決策,不能允許任何官員向另一國家宣誓效忠,「即使是通過投資獲得」。
他引用憲法第十一條第一款:「公職是一種公共信託。這代表你只能效忠一個主權國家。一旦對另一面國旗宣誓,即使是為了護照,也已違背了公職根本。」
瓦列拉強調RA9225的規定不可妥協。若特奧多羅未曾通過宣誓與登記程序正式放棄馬爾他國籍,甚至仍持有或使用該國護照,則已明顯違反RA9225與「Arnado原則」。
他補充,即便只是擁有該護照而未使用,亦可構成推定效忠,除非主動聲明放棄。
「這不是村長,是國防部長。人民有權知情。總統、司法部與任命委員會都應該問:他是否已放棄?若沒有,他為何仍在位?」瓦列拉強調。
潛在國安破口
除法律問題外,分析人士也警告潛在國家安全風險。作為國防部長,特奧多羅掌握機密軍事情報、對外防務協議與戰略簡報。
若該職位由雙重國籍者擔任,將構成潛在漏洞,尤其在當前印太地區地緣局勢日益緊張之際。
一名不具名退役情報官指出:「這遠非文書瑕疵。一本外國護照即可能成為潛在通道,即便未被濫用,也不應存在。即使是『可能性』,都足以動搖國家立場。」
瓦列拉補充:「當國運來到關鍵時刻時,你不能身披兩面旗幟。如果我們不在這裡畫下界線,那麼未來就不知道界線在哪。」
若特奧多羅未在上任前放棄馬爾他國籍,可能面臨數項法律後果:其任命恐被追溯視為無效,過往決策亦將失效,甚至可能因隱匿信息與不實陳述而面臨行政或刑事責任。
參議院也可發起調查,或有團體向最高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釐清是否違憲及違反RA9225規定。
《馬尼拉時報》曾多次聯繫特奧多羅本人及其團隊,惟截至截稿前未獲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