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無償用新聞導致「流量雪崩」 被提告

京港台:2025-7-12 06:23| 來源:中時新聞網 | 我來說幾句

AI無償用新聞導致「流量雪崩」 被提告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AI人工智慧時代即將來臨,科技業者紛紛展開武裝競賽,旗下AI不斷迭代推陳出新。 然而在各家AI以各種新功能搶佔用戶市場的同時,卻也破壞了一些行業過去得以運轉的商業模式。 有報道指出,近日美國多家媒體與出版業者已經聯手向AI業者提告,指控AI從每家網站發布的內容中提煉答案提交給用戶,但不僅沒有提交任何費用,還使得用戶不再造訪原本提供資訊的網站,造成網站流量雪崩。 另一方面,歐盟獨立出版聯盟也出面提告,指Google在未經出版商同意的情況下,直接將網站內容整理為AI搜尋摘要,並且將結果置頂於搜索結果最頂端,導致網站流量及收益銳減。

  過去,Google搜索器或蘋果手機的Siri語音服務,會使用搜尋功能的用戶導向提供相關報道或資料的原網站,因此有機會為新聞或資訊網站帶來流量,與挹注心力創出信息內容的媒體方達到合作共生。

  然而,如今的AI大型語言模型(LLM)不僅能在公開網頁「挖礦」,還能自行精鍊信息內容后再提交給用戶,讓用戶快速取得核心信息,無須閱讀原本的長篇大論,對用戶來說相當方便。

  然而,AI工具透過爬蟲在網頁出入,直接深入文字與影像捕獲內容,也導致網站僅僅是無償向AI當方面提供信息,完全得不到流量上的回饋,也重創了各家媒體的廣告業務。 為此,引起美國媒體機構為捍衛知識產權採取法律行動。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近日有多家美國媒體與出版業者集體採取法律行動,要求AI業者簽署付費使用內容合約,或限制業者的人工智慧爬蟲停止挖礦。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的首席執行官湯普森(Nicholas Thompson)就表示,「出版業者更希望人類到訪網站,而不是程序驅動的數字爬蟲,特別是無法帶來附加價值的程序到訪者。」報道還指出,目前《大西洋月刊》已和OpenAI簽署使用協議,並透過網路服務商Cloudflare限制其他AI業者侵入網站挖掘內容。

  報道還指出,目前美國媒體與AI業者的新聞報道使用權大戰即將開打,與亞馬遜簽約的《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已控告微軟以及OpenAI; 《華爾街日報》母公司新聞集團(News Corp)也已與OpenAI簽約,而新聞集團旗下的2家公司也向另一AI業者Perplexity提出訴訟。

  另據《路透社》報道,近日歐盟獨立出版聯盟(Independent Publishers Alliance)也向Google提出反壟斷指控,原因是Google新推出的「AI Overviews」功能,是以出版商創造的內容為基礎,自動生成了AI精鍊、歸納的新內容,還置頂於網頁的最優先位置,對以流量、讀者群及廣告營收維生的出版商造成嚴重傷害。

  

  AI人工智慧時代即將來臨,卻也破壞了一些行業過去得以運轉的商業模式。 (示意圖/翻攝unsplash)

  獨立出版商聯盟還特別指出,他們認為Google此舉已經濫用了其在搜尋界一家獨大的地位,因為Google雖然明面上宣稱「網站可選擇不被索引」,但若出版商拒絕讓內容用於「AI Overviews」,實際上等同於選擇「完全退出Google搜索結果」。 換句話說,出版商只能在《完全退出Google搜尋》跟「接受AI摘要並且接受流量減少、營收下降」中二選一。

  對此,Google 則反駁稱,「AI Overviews」讓使用者能提出更多元的問題,進而創造新的內容發現機會,並非單純削減網站流量。 不過目前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尚未針對此申訴發表回應。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1 08:3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