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艷芳彌留之際說:我死都不會見他們兩個人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2003年12月30日,香港殯儀館外,花圈堆積如山,人潮綿延不絕。
無數市民自發前來,只為送別一位風華絕代卻年僅40歲就離世的巨星——梅艷芳。她被尊稱為「香港女兒」,一生仗義疏財、朋友遍天下。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生命最後的彌留時刻,堅決地多次吩咐守在病房外的保鏢:「記住,我死都不會見那兩個人。」
這兩個被拒之門外的,一個是她曾經刻骨銘心的戀人,另一個則是曾經親密無間的閨蜜。
為什麼在人生終點,她會如此決絕?
梅艷芳的童年,遠非表面風光。父親早逝,母親重男輕女,家裡還有個遊手好閒、花錢如流水的哥哥。
4歲,本該是無憂無慮的年紀,她卻被迫和姐姐梅愛芳一起登台賣唱養家。
別的孩子還在玩玩具,她已經要掙錢了。
在白眼和生活的重壓下,姐姐梅愛芳是她唯一的光和依靠。姐妹倆相依為命,在困苦中互相取暖。
成名后,母親和哥哥更是把她當成了「搖錢樹」,無止境地索取。梅艷芳曾心酸地說過,母親只在乎錢,並不在乎她的死活。
1982年,19歲的梅艷芳在TVB新秀歌唱大賽上,用一首《風的季節》震撼全場,獨特的低沉嗓音和超越年齡的颱風讓她一舉奪冠,簽約華星唱片。
1985年,她更是在紅館連開15場個唱,成為香港樂壇當之無愧的「大姐大」。
然而事業如日中天,命運的打擊接踵而至。
2000年,她最親的姐姐梅愛芳因宮頸癌去世,這對梅艷芳是巨大的打擊,姐妹情深,這份痛徹心扉的失去,成了她心中一道無法癒合的傷口。
1994年,在朋友聚會上,梅艷芳認識了名不見經傳的年輕武打演員趙文卓。
因為都熱愛武術,兩人很快熟悉起來,梅艷芳甚至請趙文卓到家裡做她的私人武術教練。朝夕相處間,情愫暗生。
32歲的梅艷芳和22歲的趙文卓,頂著巨大的年齡差和地位差,愛得轟轟烈烈。
她曾在好友面前袒露心聲:「如果一切可以重來,我一定是趙太太。」
梅艷芳非常珍惜這段感情,渴望有個溫暖歸宿的她,甚至和趙文卓走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然而,外界的壓力如潮水般湧來。當時的香港小報極盡刻薄之能事,把趙文卓描繪成靠女人上位的「軟飯男」,甚至製作惡搞的「軟飯男證書」。
梅艷芳堅定地站在男友身邊,公開力挺,表示不在乎流言。
但年輕的趙文卓,血氣方剛,面對鋪天蓋地的羞辱和「吃軟飯」的標籤。他無法像梅艷芳那樣成熟地處理這些負面情緒,也無法坦然面對這段被輿論扭曲的關係。
最終,趙文卓選擇了離開,他的不告而別,讓梅艷芳深受打擊,成了她心中難以釋懷的痛。
兩人自此形同陌路,再無交集。
可是,命運依舊沒有放過梅艷芳。
2001年,梅艷芳和多年好友吳君如一起拍戲。
一次玩笑中,吳君如說自己「真空上陣」,梅艷芳不信。
性情豪爽的梅艷芳,當眾拉低了吳君如的背心,霎時間「春光乍現」。
這件事,雖然當時大家嘻嘻哈哈過去了,但芥蒂似乎就此埋下。
隨後,兩人又共同主演了電影《愛君如夢》,這部電影開拍時定位是「雙女主」,梅艷芳和吳君如戲份相當。
然而,電影拍完製作時,梅艷芳震驚地發現,自己的大量戲份被刪減了,影片幾乎變成了吳君如的獨角戲。
就連電影的主題曲,本應由她這位歌壇天後演唱的機會,也給了吳君如。
種種跡象讓梅艷芳確信,是吳君如在背後運作,搶走了她的戲份和演唱機會。
她感到被最信任的朋友背叛了。電影宣傳期,梅艷芳只勉強出席了首映禮,之後的慶功宴等活動一概缺席。
昔日無話不談的閨蜜,至此關係破裂,漸行漸遠。
可即便如此,命運依舊沒有打算放過梅艷芳。
2003年9月,梅艷芳被確診為宮頸癌晚期,這也是奪走姐姐生命的病魔。
得知消息后,她異常平靜,她對摯友張國榮說:「生命這麼短,我不想再浪費在仇恨上。」
這句話,似乎表明她想放下過往的恩怨。然而,當生命真正進入倒計時,彌留之際,她變得異常堅決地說:
「記住,我死都不會見他們二人。」
2003年12月30日,梅艷芳永遠告別了這個世界。
她的一生,璀璨如星,也坎坷曲折。
童年缺失的愛,讓她一生渴望溫暖與依靠;姐姐的離世,帶走了她最深的親情寄託;與趙文卓無疾而終的戀情,留下的是「差一步」的終生遺憾;而與吳君如友情的崩塌,則是信任被撕裂的痛苦。
在生命的終點,她選擇將這兩道最深的傷疤緊緊閉合,用最後的力氣守護自己內心的尊嚴與平靜。
關於愛,關於痛,關於一個傳奇女子最後的倔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