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能不能「大成功」?賴清德出狠招....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儘管賴辦否認系列安排與「大罷免」有關,相關日程脈絡仍讓外界嘆為觀止。由此可見這場「大罷免」對賴清德鞏固權力的重要性。
台「中選會」6月20日公告大罷免第三階段投票7月26日進行,賴辦第二天就宣布賴清德22日將啟動「團結十講」,再加上賴原邀在野黨主席6月18日聽取簡報,儘管賴辦否認系列安排與「大罷免」有關,相關日程脈絡仍讓外界嘆為觀止。由此可見這場「大罷免」對賴清德鞏固權力的重要性。
賴清德宣布進行「團結十講」助罷免
台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罷免案即將進行朝野對決,「中選會」20日公告,24名藍營民代、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24+1」罷免案將於7月26日投票。罷免投票日期竟與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上月預言的時間相同,這麼神准也引起熱議。
再進一步回顧,6月12日賴清德辦公室秘書長潘孟安致電國民黨、民眾黨秘書長邀約兩黨主席聽取簡報、共商台灣政事。同一天,賴清德與罷藍營民代民團要角、聯電創辦人曹興誠見面聽取罷免案最新情勢、罷團未來規劃報告,這些日程都是多麼「巧合」。
而「團結十講」等於宣示賴清德跳上「大罷免」第一線,7月26日投票結果究竟是「大成功」還是「大失敗」對賴非常關鍵。台立法機構1民代13席,藍白目前掌握62席,民進黨51席。在三階投票,綠營若至少罷掉12名藍營民代,把民代總數壓到101席以內,藍白落到50席以內,綠營即可險勝過半。到補選階段,綠若能拿下6席以上民代,民進黨57席以上就穩定過半了。
只要民進黨能過半,賴清德即完全執政,不但有助推動政策,對2026地方選舉,2028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連任都有助益。
「大罷免」是賴清德的背水一戰
根據島內媒體日前調查,綠營內部評估,支持罷免氣勢持續沖高,三階投票可望罷掉15至17席國民黨民代。如果可以達到這樣的目標,7月26日三階投票后,民進黨就可望暫時過半,再繼續拼補選。
但「大罷免」若以大失敗收場,賴清德在黨內勢必受到挑戰。曾於蔡英文任內擔任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的吳怡農20日就公開在臉書發文,抨擊民進黨日前通過2026年縣市長候選人提名辦法明訂徵召現任者參選連任、非執政縣市不辦理初選,否定公平公開競爭,呼籲民進黨中央再做進一步思考與評估。更受矚目的是,吳怡農還直接叫戰,提到「賴清德在2019年曾投入黨內初選,挑戰希望連任的蔡英文」的往事。
如果「大罷免」沒能讓民進黨在立法機構過半,賴清德會不會跛腳?乃至於2028會不會有黨內其它派系出來與他競爭初選?就像賴2019出來挑戰蔡英文連任,這是賴清德當下最大的風險與隱憂。「大罷免」也是他的豪賭,背水一戰。
賴清德之前一直沒有站上「大罷免」第一線,保留迴旋空間,但從他不斷出手、關心罷團等等,都看得到他的重視程度。7月26日的三階投票不但攸關民進黨興衰,也形同賴個人的權力保衛戰。他22日啟動「團結十講」巡迴下鄉,從初步公布的內容看來,不脫「抗中保台」,國民黨要準備接招。
在藍白方面,如果不是6月12日的「賴曹會」曝光,藍白後來拒絕賴18日的簡報邀約,賴立即又端出「團結十講」,差點掉進坑裡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事後不知會被支持者修理到多慘。
儘管賴辦強調下鄉「團結十講」是要團結朝野、團結民眾,但左手「大罷免」,右手喊團結,無異加碼開撕朝野關係。從整個日程、節奏,乃至原本也要讓在野黨主席入戲扮演配角沖高收視率等等,皆可看到綠營的安排有多麼縝密,國民黨的防禦工事有多蒼白。
事到如今,賴清德在拼完全執政,國民黨則是能否活下來的關鍵一役,藍軍近來攻守步伐紊亂,幾名戰將藍委都陷入泥淖,岌岌可危,賴清德會透過「團結十講」丟出什麼殺招,不容小覷。
朱立倫直言,民進黨的所作所為就是要斗垮在野黨、消滅在野黨,這樣矛盾的情況每天都會出現,所以到底要聽哪一點?人民只能聽取自己的信念,所以國民黨要反惡罷、戰獨裁。他強調,賴清德不關心人民問題,只關心一人獨裁,讓所有民眾知道,唯有「7·26」站出來,大家都來投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