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死26傷背後,湖南臨澧煙花廠爆炸的待解之問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一聲巨響后,山洲煙花有限責任公司一包裝車間的門被隨之而來的衝擊波震倒,壓住了一名正準備逃生的女工。
易芳(化名)和另一位女工想抬起鐵門,卻無法抬動,在持續的爆炸聲中,她們只好跨過鐵門向外逃去。
此時,屋外一片煙塵瀰漫昏暗一片,爆炸產生的各種碎屑、土石在空中飛濺,耳邊不時傳來爆炸聲,頭上是各種粉塵。
6月16日,湖南常德市臨澧縣山洲煙花有限責任公司發生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26人受傷,次日,國務院安委辦對該起事故查處掛牌督辦。
山洲煙花有限責任公司爆炸事故部分現場
臨澧縣應急局接受採訪表示,其初步了解,爆炸系藥品轉運過程中交通工具發生側翻導致藥品迸射狀態,波及半自動的裝葯生產線,對於該工廠是否存在超限量存放藥品,尚待進一步調查。
澎湃新聞採訪獲悉,事發時,涉事工廠疑似存在明令禁止的轉包、分包和多股東生產情況。
爆炸聲中奪路逃生
站在山洲村十八組的山頂俯瞰山洲煙花公司,山坡上起火點裝葯生產線和藥物中轉房等建築,幾乎夷為平地。
山下面有6個門洞的包裝車間,根據離爆炸點的遠近,呈現不同程度的毀損。工房的鐵皮屋頂和門板,像紙片一樣散落在建築框架上。
易芳(化名)是湖南省澧縣停弦渡鎮山洲村本地人,在山洲煙花公司上班,是一名煙花包裝工人。平時,她每天凌晨2點到上班,次日中午12點下班。
6月16日上午8點23分,易芳聽到了山上一聲巨大的炮響,接著天空升起一團烏雲。
「完了,花炮廠炸了」,她趕緊往門外沖。這時,易芳所在車間的門因爆炸的衝擊往裡倒下,並壓住了第一位往外逃的女工。
易芳和另一位也往外逃的女工嘗試抬起鐵門,卻沒抬動,在持續的爆炸聲中,她們只好跨過門板逃生。
這時,屋外一片昏暗,空氣中除了火藥味還夾雜著碎石木屑等飛濺在空中,耳邊還不時傳來爆炸聲,頭頂上飄落著各種粉塵。
易芳和另外5名工友拚命往地勢低的工廠側邊跑,從被挖掘機挖出的一人多高的坎跳下,差點栽到鐵片上。此時,同在一個車間的易芳的丈夫,慌不擇路,往山上跑去。
跑到一片長了一米多高雜草的田裡,易芳不敢動了,她怕被不斷彈射的碎物砸中。看著廠里的工友們在「炮火連天」中往外逃,有的褲子破了,有的腿受傷了,有的手受傷了。
不久,她看到聞訊趕來的妹夫在找她,她才被帶了出來。那個被壓在門下面的女工友,最後也被她的丈夫發現救出。
然而,爆炸區域的工友們,沒這麼幸運。
據新華社通報,事故建築為單層鋼筋混凝土結構。臨澧縣應急管理局局長戴曉明介紹,他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了解到起爆點是機械裝葯生產線和藥品工廠庫兩個位置。「根據逃生出來的工人講述和救援分析,初步判斷是藥品中轉工在轉運藥品過程中,交通工具發生側翻,車翻了后,易爆藥品呈迸射狀態,波及到下面一條半自動裝內筒效果件生產線。人員傷亡最慘重的就是這個車間,很遺憾,本來這個車間的危險等級沒那麼高。」戴曉明強調,他介紹的只是他了解的情況,最後結論將由省級事故調查組作出。
6月16日下午1點46分,臨澧縣應急局在第二次情況通報中介紹,事故造成2人失聯,9人受傷。「當時我們了解到裝葯車間有6人作業,出來了5人,再加上一名中轉工,所以通報失聯2人。」戴曉明說。
16日晚上7點多,新華社發布消息稱,事故造成1人死亡,6人失聯,9人受傷。6月17日晚,事故現場救援指揮部宣布,現場搜救結束,爆炸導致9人遇難,26人受傷。
澎湃新聞獲得的遇難者名單顯示,一共3男6女,除46歲的山洲村二組女子楊某某外,其他8名遇難者的年齡在54歲~62歲之間。
楊某某的親屬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楊某某生前的工作是倉庫管理員,此前她曾做過煙花包裝工種,但幹得不算時間長。
停弦渡鎮山洲村村支書余海華告訴澎湃新聞,該村有100多位村民在山洲煙花上班,3人在此次事故中喪生,八九人受傷。
「有時候拉過來的葯還是『活的』」
事發時,山洲煙花公司到底有多少人?據新華社報道稱,山洲煙花現有員工150餘人。
山洲煙花的廠門外展板介紹,山洲花炮公司佔地面積600畝,建有工房217棟,從業人員500人左右,年產值約3000萬元。
與別的工廠不同,山洲煙花並沒有員工打卡系統,員工們完全根據自己的時間到工廠來做工,夜間涼爽,有的員工在凌晨2點過來,有的員工則晚上11點半就過來了。
因為是計件工,每個人的下班時間都不同。更重要的是,工人到廠區內都是各自找各自的老闆去打工。
「我的老闆是李世球」、「我的老闆是邵新明」……澎湃新聞採訪至少5名村民,他雖然都在山洲煙花公司工作,但他們的老闆並非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徐合平,而是另外的5人。
據多位村民介紹,他們的老闆從徐合平那租賃包裝廠房,購買做好的葯餅,再組織人員進行加工包裝銷售。
成立於2017年的山洲煙花公司,其前身是徐和平2003年成立的山洲花炮廠。據當地年長村民介紹,該廠成立之初,就是幾個作坊湊在一起,一個股東幾間工房,一二十個人一起幹活。
彼時,這類小作坊煙花生產很普遍,也經常出事。2004年10月27日,臨澧縣發生死亡13人的特大爆炸事故。據當時中國青年報報道,事發的官亭鄉馬路花炮廠沒有正規煙花生產線,正是這種多股東、小作坊經營情形。
2012年8月1日施行的《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第四十條明確規定,「企業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后,不得出租、轉讓安全生產許可證,不得將企業、生產線或者工(庫)房轉包、分包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其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多股東各自獨立進行煙花爆竹生產活動。」
工商登記顯示,2017年,山洲煙花公司成立后,邵新明等13位股東相繼退出,成為歷史股東。目前工商登記顯示,徐合平外,該公司仍有李世球、黎國旗等4位股東。
6月18日,澎湃新聞採訪黎國旗,他承認,確實曾從徐和平那購買半成品,租賃工房進行成品生產,但他2022年退出了,「有協議,只是沒有去搞人臉識別註銷工商登記」。
當記者詢問山洲公司是否存在分包、多股東經營的情況時,臨澧縣應急管理局局長戴曉明表示,「這個我不太了解,也要經過進一步調查,如果是,實際情況是怎麼樣就怎麼樣,我們實事求是。」
早在2023年12月15日,臨澧縣應急管理局曾發文集中整治全縣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分包轉包」、多股東獨立組織生產。截止2024年末,臨澧縣煙花爆竹規上企業19家。山洲煙花公司在停弦渡鎮黨委班子的分工中,屬於鎮黨委委員、政法委員、武裝部長賀峰聯繫的企業。
2024年12月,湖南省應急管理廳收回已下放到市州的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審批許可權,煙花企業的安全生產許可證更顯金貴。
多位村民介紹,山洲公司的一棟包裝工房有6個房間,分租給兩個老闆。廠房的分配是寫在紙團上抓鬮,「老闆抓到哪間是那間」。
易芳沒數過工廠有多少棟包裝工房,只感覺走過去一片都是股東老闆在加工,藥品生產線的業務也挺繁忙。有時拉過來的葯餅,裡面的葯還是「活的」,沒有凝固。這時她是萬萬不敢裝,要凝固了才敢放入包裝。為什麼沒凝固的葯就運過來了?「你(老闆)要他也要,要的人太多了。」她說。
另一位幾年前曾在山洲煙花做打包轉運工作的村民介紹,一個大葯餅里有81支小葯柱,夏天做好的葯餅也要等一天才會幹。如果藥水淌到地上了,他會趕緊用一桶水沖乾淨,「不然腳踩到,溜一下就會爆炸。」
是否超限量存放藥品待查
近年來,臨澧縣煙花產業發展迅猛。
2024年,臨澧全縣煙花爆竹全產業鏈產值通過連續兩年翻倍后,達到60億元。而2024年該縣地區生產總值為278.79億元。2024年,臨澧把煙花爆竹產業確立為全縣兩大百億元產業之一,並出台支持產業發展的十條硬措施。
二廣高速進入臨澧縣城的第一塊廣告牌,是2024年臨澧在全國徵集的品牌文案「臨澧煙花,安福萬家」。
一位在山洲煙花做工的村民表示,他們唯一感受到煙花產業增長的是,煙花質量要求高了,但「要老闆漲2毛錢一件的加工費都不肯,反正就是這個價,愛做不做。」
多位村民介紹,作為一名從業多年的熟練工,折算下來他們一小時的工價是10元。
沒有在山洲煙花做工的十八組村民則表示,山洲公司在擴建時挖斷了該組的水田灌溉水源,部分田地撂荒。
公開信息顯示,臨澧縣林業局2022年12月30日曾對山洲煙花公司擅自佔用林地整改擴建進行了60餘萬元處罰。2025年5月28日,臨澧縣應急局曾對山洲煙花公司改變工房用途,在包裝車間(1.3級)從事C級內筒效果件裝填作業,進行1.5萬元處罰。
「其實我們不希望這個廠子在這,害得我們房子開裂,窗戶破碎,這是個定時炸彈。而且一天到晚放煙花爆竹試驗,也噪音擾民,」一位劉姓村民說。
多位村民提供的圖片和視頻顯示,2020年11月25日和2024年12月8日,山洲煙花均發生過升騰黑煙的疑似燃爆事故,部分村民的房屋門窗損壞,花炮廠還進行了賠償。
2022年至2024年臨澧縣一共發生了6起火藥爆炸或燃爆、燃燒事件。
澎湃新聞根據常德市政府和臨澧縣政府官網公布的調查報告統計,2022年至2024年三年間,臨澧縣一共發生了6起火藥爆炸或燃爆、燃燒事件,造成7人死亡。
2023年5月30日和31日,臨澧縣兩家煙花爆竹企業先後發生爆炸事故和燃燒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輕傷。2023年6月2日,湖南省應急管理廳對此安全生產事故專門進行了通報。
通報指出,當前,煙花爆竹市場「回暖」,各種不利於安全生產因素增多,全省煙花爆竹行業安全生產形勢極為嚴峻……「四超二改」等頑瘴痼疾未得到徹底根治,違章作業現象仍然比較普遍……要嚴格執行34℃以上禁止從事裸露葯作業、雷暴天氣停止所業工序作業等相關規定。
事發前幾日,氣溫越來越高。易芳前後兩棟包裝工房的老闆已經放假。但易芳的老闆還要趕兩車貨,趕在縣裡下達的6月16日下午4點停工前完成。10人在3個房間里苦幹。
「這些貨已經趕了幾天了,趕得差不多了,想著第二天就『清白了』」,易芳說,事發前一日,車間管理員說要給大家買米粉吃,工友們笑著說要吃西瓜,管理員說明天就買。
易芳還記得,15日,徐合平還到了車間,「看通道通不通暢,貨多不多。作為老闆,他也是擔心的。」
次日,氣溫達到36度。8點23分,山上的裝葯生產線爆炸。
工廠是不是存在超限量存放藥品?「這個有可能,但是必須通過事故調查組的現場評估,這個可以測算得出來,事故調查組會給一個科學的結論。」戴曉明向澎湃新聞說。
6月16日下午,在事故現場,戴曉明接受湖南衛視記者採訪表示,「裡面的貨物,涉葯的藥品,成品葯我們上午已經轉移了,通過專門的危爆車輛轉移出來了,但是倉庫裡面的成品體量太大,我們用消防車輛通過澆水的方式進行降溫。」
但6月18日,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戴曉明否認上述說法,「我們不可能在爆炸現場轉移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