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市值蒸發200億,labubu還能火多久?

京港台:2025-6-19 10:27| 來源:鳳凰周刊 | 評論( 6 )  | 我來說幾句

泡泡瑪特市值蒸發200億,labubu還能火多久?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注意看,下圖這個毛孩子叫LABUBU,出場自帶buff。

  眼睛鼓鼓、牙齒參差、臉型奇特,賣相十分奇怪。

  

  但現在,LABUBU快要征服世界了——

  一線拍賣行里,這款初代藏品級薄荷色的LABUBU,最終以108萬元被拍下。

  

  現在不知道LABUBU的,已經不配當富人了。

  曾經你說家有愛馬仕展櫃,左手LV右手Prada還是頂級白富美的標配,現在只配給LABUBU做配。

  從一線到三線,從亞洲到歐美,LABUBU成了某種「精神圖騰」,成功割到資本主義的「羊毛」。

  

  泡泡瑪特的股價水漲船高,一路飆到276元,直接把85后的王寧送上「河南首富」的寶座。

  LA宗強者,恐怖如斯。

  

  喜歡的人愛不釋手,不解的人在比LABUBU和洞洞鞋到底誰丑,

  那就讓人奇怪了,一個長得像魔丸+妖怪的奇怪玩偶,怎麼就成了中產精神寄養的新頂流?

  

  「現在是他們蹭LABUBU的熱度了」

  如果你最近沒刷到過LABUBU,那隻能說明——

  你真的過得很清凈,演演算法都覺得你情緒穩定,不需要安利。

  畢竟就在這段時間,整個網際網路已經悄悄陷入了一場「LABUBU風暴」。

  

  而但凡你排過一次發售,就會發現什麼玲娜貝爾、chiikawa、loopy都不配被稱作頂流——

  我們呲牙孩,才是五女一。

  新品發售日,隊伍從店門口排到商場門口,哪怕提前在線上訂到了火,來排隊取貨都得經歷一遭喪屍圍城。

  

  從國內到國外,從東半球到西半球,資本主義國家全面淪陷:

  中午11點,米蘭泡泡瑪特店門口,來搶購LABUBU的外國人已經排起了長隊。

  

  倫敦LABUBU發售,Stratford全部售罄,Scho已接近150人,牛津街也排了兩個轉角超過200人,氣得排不上的網友破口大罵:

  「誰說英國人冷漠的,這不對呲牙孩挺熱情的!」

  

  網友銳評,「知道的是排LABUBU,不知道的還以為小韓在大選。」

  當看到迪拜人都為LABUBU快「打」起來了,國人的文化自信」噌「的一下就上來了:

  「曾經你迪士尼對我愛搭不理,如今我LABUBU讓你高攀不起。」

  「現在是他們蹭LABUBU的熱度了。」

  

  畢竟,咱LABUBU早已成為某種身份和實力的象徵,名副其實的國際頂流。

  證據之一,LABUBU的身價,已經高到「擁有愛馬仕沒有LABUBU等於沒有愛馬仕」的地步。

  

  誰讓配貨還能等,但首發只能靠超級加倍。

  二手平台上,普通LABUBU從158炒到1580,限量款LABUBU從399炒到兩萬加。

  

  LABUBU的起飛之路就像坐了火箭,看到不少於四位數的價格,網友瞳孔地震:

  「這還是國內嗎?給我干哪來了?」

  「河南老鄉,咋把我們當日本人整呢?」

  

  但不要擔心,LABUBU是平等的,平等地收割所有人,甚至割「白菜」更狠。

  你說國外店少,價高,關稅瘋漲,洋人說:

  「如何呢,又能怎?」

  在美國,校園偷竊事件已經圍繞LABUBU展開。

  

  在墨西哥,背著LABUBU將成為「顯眼包」,

  「到酒店餐廳被服務員小哥問,到港口坐船被嚮導小哥問,一路都被問賣不賣。」

  

  甚至20刀購的LABUBU,能被人當面加價到60刀。

  見此,網友的嘴像淬了毒,「墨西哥的毒販抽了一晚上的煙都沒想明白,這玩意利潤比白面還高。」

  

  畢竟,現在想要原價入一個LABUBU,可能比下輩子搖號到北歐都難。

  「真是殺瘋了,簡直是毛絨貨幣。」

  當然,在爹媽面前還是不敢聲張的,全國統一:

  「大的70,小的50,」然後統統被裝入接地氣的防塵罐保管。

  

  而貴和難搶,恰恰又滋長了LABUBU狂熱。

  沒有LABUBU的人生是不幸的,擁有LABUBU就像文身,不被人知道等於沒有。

  每一個擁有LABUBU的人,都恨不得告知全網:

  「從今天起不想和沒有ta的人說話了。「

  

  它就像某種炫耀性消費,你不能在身上貼滿人民幣,但你能在身上掛滿LABUBU。

  腰上,包上,車上,展櫃里,甚至馬路牙子,都是LABUBU的秀場。

  沒有LABUBU,財富就像沒有了歸處。

  

  有人把LAUBUBU當子彈串,宣布真正的王者就在腰間盤滿一圈歐若拉的應援色:

  「不需要展櫃,我就是展櫃。」

  

  而人一旦有了LABUBU,就發狠了,忘情了,這輩子就定型了。

  買不到的人,即使買lazhuzhu也是願意的;

  

  雖然lagogo有點抽象;

  

  bulala倒反天罡;

  

  ladudu長得像郭德綱;

  

  也攔不住人們「即使知道是祖國版、也要收藏一套」的心……

  誰發明的這小玩意呢?很難找到一樣東西,它既像哪吒,又像張飛,還像史迪仔,

  

  「你別管喻體是什麼風格,反正本體就是很可愛啦!」

  別指望高知分子會對LABUBU去魅,呲牙孩搪膠魅魔實錘。

  而當工作狂、壓迫感強,一貫嚴肅的大老闆開會時突然曬她的LABUBU,並開始科普這東西多難買時——

  大家終於可以閉上眼睛,得出結論:

  「這個世界終於癲成我不認識的樣子了。」

  

  LABUBU的相關生意,火爆到不行。

  商家推出穿搭服務,被網友買爆了;

  

  塑料第三,搪膠款第二,大概只有金身才能排第一。

  

  現在,沒有LABUBU當包飾的愛馬仕,已經不像真包了;

  

  而最「喪心病狂」的布布媽,甚至讓自己的三隻狗都背上LABUBU,並在路人一聲又一聲的so cute中逛了三小時商場:

  主打一個「我有你沒有,我的狗都比你有」……

  

  以至於現在,眼紅的網友恨不得交換人生:

  「如果人生能像LABUBU一樣,那麼丑還那麼多人喜歡就好了。」

  

  

  「又被資本做局了?」

  就在我以為自己掌握了足夠多LABUBU信息的時候,編輯部李周告訴我:

  我最喜歡的那一款,毛茸茸圓乎乎,憨態可掬的經典款,根本不是LABUBU。

  

  這個粉色小蛋糕,有桃心鼻子的甜妹,也不是LABUBU;

  

  而這個鼻子像腫了、嘴咧到耳根、牙齒參差不齊、額頭頗大、樣子更像地精+老鼠+妖怪的綜合體——

  

  才是真正的LABUBU!

  最初,它來自香港藝術家之手,是「Monster Little」系列中的一個角色,原本是一個調皮搗蛋,甚至有點陰鬱的小妖怪。

  

  早期作為硬塑料盲盒售賣,樣子更像地精+老鼠+妖怪的綜合體。

  除了它之外,the monster還有別的成員,LABUBU的領導、男朋友、好朋友,都是這個集團之下。

  

  當時的LABUBU還沒有毛茸茸的手感,就算幾經輾轉,依然是一個硬邦邦的長耳朵盲盒:

  「因為太丑,它根本不配進入我的盲盒展示櫃,唯一的作用是在玄關處放戒指。」

  緊接著!天!就變了!

  先是BLACKPINK的Lisa,在ins曬了一隻軟乎乎的LABUBU,說它「好可愛,是我新朋友」——

  全球粉絲立馬嗷嗷叫:哦吼!這丑東西,是可愛的!Lisa說的!

  

  其實,這是泡泡瑪特從2020年開始,把搪膠系列開始細化為「收藏等級」的一個縮影。

  還沒有瘋馬秀的全球頂流,撞上正好要升級的潮玩新貴,一拍即合。

  從此開始,泡泡瑪特也開始對LABUBU進行形象升級。

  塑料材質換成塘膠,軟糯糯,手感像Q彈年糕,

  毛髮換成絨毛,抱起來像加厚保暖包子,

  

  眼睛變圓、顏色變粉嫩,整個怪異值下降,可愛值飆升。

  泡泡瑪特一番操作,精準踩中「可愛+獵奇」的夾縫審美,

  而重新包裝的品牌故事,讓LABUBU實現了從「丑怪」到「獵奇可愛」的轉型。

  此時,資本開始發力了。

  

  明星開始帶貨,LABUBU已加入社交平台鬥法全家桶。

  楊冪的背包,劉亦菲的掛件,陳赫的新皮膚,從比誰的更稀有到比誰的庫存多:

  「簡直讓人幻視當年微博之夜的C位爭奪戰。」

  

  接著,LABUBU開始走出國門,成為新一代潮玩IP。

  作為國際巨星的時尚單品,貝克漢姆、Rose、Dua lipa、傻臉娜,日婆都化成了LABUBU自來水。

  「人在國外,已懵,原來沒有LABUBU,IG都不好意思發。」

  

  甚至就連人均兩米,殺氣騰騰的NBA,也讓LABUBU闖了進去。

  火箭vs勇士賽場出場鏡頭拍到了聯盟知名惡人球員狄龍布魯克斯腰間掛著一隻LABUBU。

  

  而當海外玩家加入戰局,「全球斷貨」、「搶不到了」,中外玩家操著各種語言痛罵黃牛時——

  中產消費者反而更愛了。

  

  什麼「全球限量」「只升不跌」,給人一種「錯過就再也沒有」的消費焦慮,

  哪怕根本不喜歡,買下來投資也能大賺一筆。

  

  從此LABUBU徹底轉型,從「嚇人丑玩具」華麗轉身為「全球搶瘋的毛娃」。

  然而網友所說,「一個東西在製造大國缺貨,背後必有妖氣。」

  因為,一個丑娃被炒到全球斷貨,真的很難不讓人去想是誰在煽風點火。

  

  眾所周知,丑是一門生意。

  審美是可以潛移默化地被改造的,勞力士很多款式也很土。

  但是當你不小心浸潤在這個圈子裡,看多了,研究多了,又越看越順眼,土就變成了經典。

  奢侈和時尚一樣,由一小部分人定義,又被大眾所熟知。

  誰在定義什麼是可愛?

  誰在放大你的情緒投射慾望?

  誰在安排你覺得「有這個才算潮、有這個才算溫柔、有這個才算生活精緻」?

  

  是娛樂媒體,是社交平台,是明星營銷,是潮玩品牌,是黃牛;

  是你在盲盒裡被勾起的那點不甘心,是你朋友圈裡看到別人「有我也得有」的那份衝動。

  

  審美是一種主觀感受,而主觀意識是可以被洗腦改造的。

  LABUBU不是火了,而是被點燃了。

  是的,它不再是一個玩具,它成了「你也可以擁有的稀缺消費」——

  前提是你搶得到。

  

  有網友說:「我現在已經搞不清楚自己是真的喜歡LABUBU,還是在被這場全民洗腦的文化風暴里被裹挾。」

  畢竟,就像《穿Prada的女王》中所說的,在這場精密的「審美操控」中,

  「你喜歡的東西,其實是他們想讓你喜歡的」。

  

  然而在爆火一周后、全球翻騰、義烏開動之時。

  泡泡瑪特的大股東都正在爭相減持,王寧套現15億。

  

  6月17日,泡泡瑪特市值蒸發200億,股價大跌超過6%。

  LABUBU能火到何時,都是個未知數。

  畢竟它火起來,也那麼悄無聲息。

  

  LABUBU,成年人的精神撫慰劑

  當然,資本市場的波譎雲詭太遠,在乎LABUBU的,更多還是普通人。

  當我們放下「調侃」和「批判」,真正走進那些抱著LABUBU生活的人們,你會發現:

  它的火,也許並不只是「營銷得好」,更是因為它真的填補了某些情緒空白。

  

  在一個「越獨立越孤獨」的時代,我們一邊學會做飯、搬磚、搬家,一邊卻越來越少去依賴別人。

  寵物太麻煩,孩子太沉重,愛情不穩定,朋友常失聯。

  但人們還是渴望某種陪伴、某種柔軟的依靠。

  LABUBU正好填上了這個空位。

  如果讓玩家寫下喜歡拉布布的理由,那可能一張A4紙都不夠:

  

  它不嫌棄你丑,不催你睡覺,不指責你熬夜,

  它永遠等你,不哭,不吵,不要寵糧,只需要你抱一下,

  它安靜地坐在沙發上,看著你回家、洗澡、躺下,然後一起入睡。

  

  說白了,這不就是被簡化過的家庭成員嗎?

  LABUBU很怪,但那種怪不具攻擊性,反而像一種「異類的自我認同」。

  很多用戶說:「它不完美,就像我自己一樣。」

  

  因為,它就像一個毛茸茸的「情緒儲物罐」:

  你把一天的委屈、疲憊、孤獨、低落都丟給它,它默默收下,不回嘴,也不跑。第二天你醒來,它還在原地等你。

  而你以為大家在搶LABUBU的時候,其實他們在搶「一個能被理解的小世界」。

  

  它不迎合大眾,卻被小圈子無限寵愛。

  它不完美,但更真實、更有投射空間。

  它包容你的所有情緒,好的壞的,是一個安全的樹洞。

  

  就像網友寫的那句:「我不是喜歡LABUBU,是我終於找到一個可以讓我付出愛、又不用擔心失去的存在。

  畢竟,到現在,LABUBU已經成為了某種撫慰劑,

  「我一般看泡泡醫生和周某福醫生,具體看哪個得看當時病情。」

  

  所以,Don't judge, just accept,

  接受它的爆火是玩具行業的奇迹,是資本炒作的案例,

  也接受它反映了當代都市人越來越明確的心理需求:

  不想被打擾,又想被陪伴,不想被捆綁,但需要情感連接,

  不想再經歷複雜的關係和痛苦的拉扯,但渴望一份穩定、溫柔和不被否定的愛。

  

  所以,不管有多「丑」,不管它背後有多少商業套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

  它滿足了我們的一個現代式溫柔幻想。

  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父母,也不是每個人都能養寵物,但我們可以擁有一個毛茸茸LABUBU。

  那是一個小宇宙,可以讓人安心地說:

  「今天,我又活過來了。」

        更多金融財經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1 12:4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