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不香了 中國工廠紛紛「扎堆」埃及

京港台:2025-6-17 03:17| 來源:金投網 | 評論( 3 )  | 我來說幾句

東南亞不香了 中國工廠紛紛「扎堆」埃及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全球供應鏈正在建立新的秩序,也許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你都能看到中國貿易商的身影。在特朗普政府今年的「關稅行動」后,一大波中國製造商開始在埃及設廠。

  

  今年4月,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啟關稅亂打模式,對貿易夥伴徵收所謂的「對等關稅」措施,其中東南亞各國成為美國高額關稅的重點目標

  儘管美國隨後又暫停了這些「互惠」關稅,但總的來說,這些關稅並未取消,除非達成最終協議,否則這些關稅將於夏季結束前重新生效。

  這促使許多中國企業轉向多元化生產基地。埃及憑藉優越的戰略位置(亞非歐貿易的樞紐)、相對穩定的物流系統以及較低的美國關稅稅率,成為了備受歡迎的替代中心。

  事實上,在今年4月,埃及僅被徵收了10%的「基準」關稅。投資者普遍認為,由於埃及目前對美國存在貿易逆差,未來美國對埃及徵收關稅的可能性低於其他地區。

  根據官方數據,截至2023年,中國在埃及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為12.9億美元。據報道,超過2500家中國企業在埃及活躍,其中包括電信巨頭中興通訊、電子設備製造商OPPO和汽車公司廣汽傳祺。

  

  除了以上這些優勢外,埃及還兼具安全、開放和成本優勢。

  埃及具有較為低廉的勞動力成本。據悉,埃及工廠的月工資通常僅為100至150美元,不到東南亞製造商目前工資的一半。

  這種成本優勢正推動紡織業的蓬勃發展。據埃及服裝出口委員會的數據,2025年前四個月,埃及服裝出口額超過10億美元,同比增長22%。

  埃及政府也十分歡迎外資的快速湧入。截至目前,埃及已投入5億美元資金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緩解工業用地短缺的問題。

  對埃及來說,它不僅能承接從中國的產能,還可藉助中國公司的產業打開歐盟、非洲等市場,顯著拉動製造業產值,是「穩賺不虧」的生意。

  總的來說,埃及政府歡迎中國企業,而中國現在也在鼓勵企業走出去,這兩個政策的配合為中埃雙方提供了投資合作機會。

 

        更多金融財經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1 13:1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