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勛罕見高分貝求救 英偉達被打中要害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后,沒有聽從科技界的建議,放寬對中國晶元業的限制,牽制力道反而更為強硬。 4月,英偉達H20降規版晶元被列入管制清單,出售至大陸之前必須取得許可證,英偉達被打中要害,不僅大陸市場收入損失慘重,執行長黃仁勛也被逼得多次公開喊話,希望能讓川普回心轉意。
黃仁勛罕見高分貝表態
從4月底的華府科技會議、5月中台北國際電腦展,到28日的財報會議,黃仁勛三度警告,美國政府強硬的半導體管制措施,將使大陸加強自給自足的能力,包括英偉達在內的美國企業反而會輸掉市佔率,英偉達最大的競爭對手華為將因此壯大。
黃仁勛的用詞與態度一次比一次直白,顯示英偉達面對的監管壓力來到全新高度,訪台期間黃仁勛表示,出口管制是一項錯誤的政策,大陸是全球第二大電腦市場,2026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00億美元,此舉不僅讓英偉達痛失龐大市場,更激發大陸研究AI、機器人等先進技術的決心。
28日財報會議上,黃仁勛再度提到,晶元出口管制已有效關閉美國企業進入大陸市場的管道,規模500億美元的AI晶元市場,基本上已對美國企業關上大門,美國政府假設大陸無法生產AI晶元,但這個假設是錯誤的,事實已經證明這一點。
黃仁勛強調,無論有沒有英偉達晶元,大陸都會繼續前進,當地AI研究人員已轉向使用包括華為在內本土企業的晶元與技術。 黃仁勛先前也曾提到,全球一半的AI研究人員來自大陸,且水平世界級的,限制人才流動的出口管制措施,反而會讓美國的霸主地位更危險。
華為領大陸AI虎視眈眈
英偉達損失的大陸收入究竟有多少? 英偉達表示,光是第一季就因此損失25億美元的營收,預料本季(本財年第二季)將再流失80億美元營收,短短時間內少賺至少105億美元(約新台幣3143億)的收入。
分析師陸行之則估算,英偉達第二季營收指引雖然少於預期1%,但主要是少了H20近80億美元營收,如果把80億加回,營收季增將是驚人的18-23%,高達530億美元。
一來一往讓黃仁勛不得不用高分貝表達對出口管制的失望,更何況後頭還有猛獸進逼,華為的威脅就在目光所及之處。 黃仁勛多次認證,華為是英偉達最大競爭對手,財報會議上更表示,華為最新AI晶元的性能已經與英偉達H200晶元相似,而H200在幾個月之前還是市場上最先進的晶元。
黃仁勛4月底才稱華為是「最難對付科技公司之一」,不到一個月,黃仁勛再次拉高對華為的評價,黃仁勛表示,大陸競爭對手已經進化了,華為變得相當強大,包括騰訊在內的主要買家轉向,無可厚非。
英偉達是否再推出降規版晶元銷售至大陸,黃仁勛沒把話說死,僅透露Hopper架構不會再進行調整。 外傳,英偉達考慮各種替代方案,可能推出Blackwell架構的降規晶元,但一切仍必須通過美國政府的審查。
英偉達身處風暴的中心,但黃仁勛仍十分尊重川普,直說相信川普決策,甚至多次提到中東行的成功,創造就業機會推動基礎建設,替美國帶來稅收並減少貿易逆差。
川普雷厲風行的執政風格讓企業繃緊神經,英偉達身為AI科技界的領頭羊動見觀瞻,如同走鋼索的現在,英偉達黃仁勛的態度與立場具指標意義,同時也讓人思考,美中走上絕路,並非全球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