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端午出國游現狀:防偷防盜的戰鬥 隨時打響

京港台:2025-5-31 21:56| 來源:視覺志 | 評論( 1 )  | 我來說幾句

中國人端午出國游現狀:防偷防盜的戰鬥 隨時打響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中國人均會功夫的案例再加一。

  一位山東大哥在西班牙旅遊時,徒手制服當地小偷的視頻火爆全網,視頻中他用"裸絞"動作成功控制住小偷,對方則不斷拍打他的手臂求饒。

  

  中外媒體爭相報道大哥的「反扒」事迹后,這位山東大哥本人也發了視頻還原當時的情況:

  這是一起典型的國外團伙偷盜事件,先是有人拿了大哥同事的手機並與大哥搭話,就在兩人反覆拉扯時,大哥才反應過來,自己另一邊的設備已經被偷了。

  

  無獨有偶,有網友又發布了倫敦街頭中國人擒賊的視頻。與此同時,「敢偷中國人的手機你是瘋了吧」一詞條還上了熱搜。全網都在吐槽:偷中國人幾百塊錢,我們就當是捐了,敢偷中國人的手機,我就要讓你見識一下1000米體測帶出來的兵了。

  

  「裸絞」制服小偷,雖然聽起來霸氣,可大哥本人卻並不推薦,他的理由是:我們並不知道對方有什麼武器,貿然行動是很危險的。同時他也在視頻里提醒國人,在歐洲旅遊一定要注意個人財產安全。

  實際上,小偷遍地跑已經是如今歐洲安全問題的真實寫照。

  歐洲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一直深受廣大遊客的喜愛。

  而如今在歐洲旅遊變成了一次盛大的財產安全開盲盒遊戲,這裡的人文景觀固然值得一看,但小偷的盛行就像碩鼠,足以掏空在歐洲旅行的美好體驗。

  歐洲的小偷有多猖獗呢?網友@勺子給出了精準的比喻。「你要記住,你去的不是歐洲,而是一個7到10天的小偷訓練營。」

  在歐洲旅遊的相關視頻話題下,統一的拍攝風格是這樣的:

  怎麼不算是一種寫實呢?

  

  今年4月,演員孫堅在社交平台發視頻,稱自己在巴塞羅那三天被偷了兩次,被偷的地點還是五星級酒店。被偷的過程是:他們到西班牙的第一天,把包放在咖啡店的座位上佔座,結果打電話的功夫包就沒了,裡面的護照、手機、耳機、錢包、卡包全部被偷。

  報警之後,警員也無能為力,因為巴塞羅那每天會發生幾萬起偷盜,根本無法在短期內看到監控錄像。

  

  之後孫堅曬出了被偷的視頻,視頻中確有三個可疑人員來回走動,伺機下手。但是孫堅和團隊工作人員習慣了在國內的安全狀態,放鬆了警惕,一直在玩手機,根本沒有注意到身邊有小偷。

  

  而在孫堅發文後,更多曾在巴塞羅那旅遊過的網友站出來,力證個人防盜雖然重要,但巴塞羅那的小偷實在太猖狂。

  他們還在評論區分享了自己被偷的故事。有人和小偷在大衣兜里牽手成功。

  

  有人眼看著小偷把朋友包拉開。

  

  而且這些小偷都是偷竊不避人的老手,臉熟到可以被網友截圖做成「小偷圖鑑」,以幫助大家出發前認清賊人,做好防偷工作。

  

  不少網友表示這份「圖鑑」非常權威,因為在圖上確實可以「認領」到自己遭遇過的小偷,堪稱大型「認偷現場」。

  

  不過,對於臉盲的遊客來說,想要在一個陌生的國度,在一群陌生的外國人中發現小偷,實在是太難了。

  

  於是又有網友細緻總結了巴塞羅那小偷的手法。在人員密集的場所,他們會使用各種伎倆,團伙作案,目的就是偷走遊客的財物。

  

  仔細觀察這張「慣偷手法指南」不難發現,除了小偷小摸,「飛車黨」在巴塞羅那也並不少見。

  遇到當街搶包的,體力好的朋友可以追出好幾條街拿回自己的財物;體力不好的就只能自認倒霉。就算是報警,拿回財物的可能也是微乎其微。

  除了巴塞羅那,義大利也是遊客被偷的重災區。

  關於羅馬小偷有個很有「意思」的採訪(是的,在歐洲小偷甚至不隱藏自己的身份),羅馬小偷表示並不會偷本地人,因為他們沒什麼錢,所以偷竊的主要目標就是遊客。

  

  羅馬小偷也有自己的「嘉年華」。今年4月26日是教皇葬禮,由於羅馬很多道路都被封了,大部分遊客只能選擇地鐵出行。這些小偷就如同老鼠掉進米缸里,每一站地鐵都能看到一堆小偷的身影。

  

  

  更值得一提的是,別以為小偷都是壯漢。在歐洲遇到當地小孩子都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在巴黎,如果你看到有小孩成群結隊地出現,一定要提高警惕,看好自己的東西——因為他們很可能就是小偷。

  

  歐洲小偷盛行的原因很多。一方面原因是,懲罰力度不夠大、難民潮後人口構成複雜;另一方面,歐洲法律對婦女和未成年人的非常保護,讓許多婦女兒童成為小偷團伙吸納的對象。

  2023年就有媒體報道,有團伙專門偷運婦女兒童到英國行竊。

  

  1990年,馮鞏和牛群在央視表演相聲《小偷公司》的時候一定沒想到,有一天,這個段子會在歐洲大陸成為現實。

  既然歐洲小偷猖獗,治安很成問題,那麼把旅遊目標轉向別的發達國家會不會好一些呢?

  有網友在社媒討論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美國沒有小偷?排名第一的答案是,因為偷比搶更需要技術。

  電影《天下無賊》里葛優飾演的賊首黎叔就曾說過,他就看不上搶劫的,一點兒技術含量沒有。

  

  在美國,你可以直接把手機放在外面,絲毫不用擔心被偷走。因為在美國,人家是直接來搶的。

  

  在歐洲,留學生分享的是防偷指南;在美國,留學生分享的是保命指南。

  在美國,有另一種搶劫叫作「零元購」。這個「零元購」可以猖狂到什麼程度?奢侈品店門口直接寫明了,如果要搶劫,請控制在950美元之內。因為當時舊金山通過了一項新法規,只要被搶的物品價值不超過 950 美元,搶劫者就不會被刑事起訴。

  

  在商店被搶劫時,店員也幾乎不會上前阻止——畢竟貨品是店家的,生命安全是自己的。

  

  而美國的「零元購」可能平等地降臨在每一個店家、居民或遊客身上。

  不僅是美國,在加拿大也有不少華人分享,如何保衛自己的家。比如,他們在回國或者度假前,必須做好「防盜」準備。雖然人出門了,但要讓家裡看上去始終有人住,不然等到回家時,貴重財物甚至傢具都會被搬空。

  當地人尚且過得如此謹慎,遊客的人身安全更是沒有什麼保障。

  在美國,遊客要面臨的是毫無技術含量的打砸搶:有的人車窗玻璃直接被砸了,裡面的東西被洗劫一空。

  

  還有人分享自己明明還坐在車裡,搶劫從天而降,劫匪拉開車門直接拿起東西就跑。

  

  而在美國唯一一個擔心被偷的地方,竟然是安檢點。

  

  難怪有人說,在美國這片土地上,"喪屍街區"和"文明都市"往往僅一路之隔。

  以舊金山為例,有網友就根據自己的經驗劃分出了「可以旅遊」和「小心謹慎」的區域。

  這兩個區域差別有多大呢?一邊是頂級學府,另一邊就可以是尿臊味刺鼻。

  

  

  如此對比不難發現,雖然歐洲小偷猖獗,威脅的還只是財產安全;而在美國,遊客要面對的是更直接的人身安全挑戰。"歐洲你要捂緊錢包,美國你得學會看地圖:不是找景點,而是找生路。"

  的確,外出旅遊,安全成了個技術活。

  在小紅書上,關於「歐洲偷東西不犯法」的相關討論帖超過73萬。還有人羅列出了各地的治安排名,方便大家在做旅遊攻略時參考。

  一生愛裝備的中國人在出遊前,就開始在防偷防盜上下功夫了。

  按照手法不同,國人的防盜風格大體可以分裝備黨和偽裝黨兩種。

  裝備黨力求把一切都穿在身上。強推的「神器」是——防盜馬甲,可以將證件、現金、銀行卡、手機等等全部帶在身上——很安全。

  

  除此之外,綁帶、密碼鎖、防偷掛鏈、登山器等等,也是裝備黨必備。

  

  偽裝黨根據風格的不同,也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是裝窮,比如將挎包換成土氣的袋子,讓小偷一看就覺得裡面沒什麼貴重東西。

  

  第二是偽裝自己已經被偷過了,比如背包就這樣明晃晃地敞開給小偷看——屬於「空城計」。

  

  第三,是嘗試將自己偽裝成當地人,從而避免成為小偷下手的目標。還有的遊客一步到位,打不過就加入,直接偽裝成小偷群體的一員,不但能防小偷,方圓半米都有一股生人勿近的氣息。

  

  第四種偽裝則更加魔幻,通常適用於攜帶大型行李的遊客。操作方法是在行李上貼符,這非常符合外國人對東方人的神秘想象,主打從精神上震懾對手。畢竟咱們已經被東方玄學庇佑了。

  

  從這些五花八門,甚至帶著幾分黑色幽默的防盜手段中,我們不難看出一個無奈的現實:面對國外日益猖獗的盜竊現象,遊客們能做的只有加強物理防禦:貼滿符咒的行李箱、穿在衣服裡面的防盜馬甲、故意弄髒的背包,這都是中國遊客用親身經歷總結出來的"生存智慧"。

  其實中國人對防盜這件事,特別是公共區域中的防盜,已經相當生疏了。

  候機廳里無人看管的箱子、咖啡店裡用來佔座的電腦包,直接放在派出所門口的行李……在國內,我們早已習慣了「大大咧咧」的行為模式。我們受益於安全的社會環境,也儘可能地為維護這個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位生活在中國的外國博主做測試,將自己的蘋果電腦放在露天咖啡桌上1小時,觀察會不會被偷走,結果是電腦和現金都很安全。有網友評論——「如果看到旁邊的人離開,我會下意識地幫他看下東西。」

  

  這足可以看出我國國民的道德意識非常之高。除此之外,中國完善的天網系統和人臉識別技術也增加了小偷的犯罪成本。更值得一提的是,電子支付的普及讓現金交易大幅減少,傳統小偷失去了作案目標。就有人在討論中國社會環境更安全的時候提到這樣一個現實:在國內,現實中的街頭小偷少了,而網路中的詐騙小偷多了。

  

  

  相比之下,國外盜竊猖獗的背後是警力的不足和社會管理系統的鬆散,美國"持槍自由」帶來的更是難解的治安問題。

  這些差異都讓我們意識到,安全從來不是誰與生俱來的特權,它需要的是社會的長期努力。

  沒有真正的「天下無賊」,我們也不應完全放鬆警惕。畢竟,因偷竊引發的不安可能會徹底破壞旅行的心情,讓我們對一個地方,甚至一個國家永遠地失去好感。

  

  世界那麼大,我們當然可以去看看。但中國的那句老話在此時就顯得彌足珍貴:小心駛得萬年船。

  行走天下,依靠的不是不管不顧,畢竟多一分謹慎就多一分安心。

  練就「防盜眼」、守住「安全線」,縱使江湖險惡,亦可瀟灑走一回!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11:4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