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舉恐助長美國社會對華人的偏見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28日晚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美國將撤銷部分中國留學生的簽證,包括與中國共產黨有關聯、以及在關鍵領域學習的學生,同時還將加強對中國學生的簽證審查。 據世界日報報道,多位美中關係學者專家警告,此舉恐對美國高等教育、科研發展與經濟競爭力造成嚴重衝擊,甚至助長美國社會對華人的偏見。
前美國駐華大使,現任百人會(Committee of 100)主席駱家輝(Gary Locke)批評,將所有中國學生視為安全威脅是一種歧視性做法,或將助長對華人的偏見。 「這不只是簽證數量的問題,更關乎美國如何看待人才與創新資源的分配。 若持續限制優秀外國學生進入,將改變美國在全球人才競爭中的格局。」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政治學者藍普頓(David Lampton)也指出,美國高校與社會長期受益於全球人才的匯聚,此政策若全面實施,將削弱美國作為世界頂尖留學與研究目的地的地位。
全球化智庫研究員(CCG)、國際傳播總監王子辰接受世報專訪指出,如今美國執政黨用競爭遠遠大於合作的角度來看待美中關係,並以此態度來審視任何領域。 因而在科學技術方面,川普政府會認為在美中國學生會通過間諜活動、盜取技術等行為,挑戰美國的國家利益、削弱其國際勢力。
王子辰表示,他高度懷疑制定該政策的人不知道共產黨在國內有1億名黨員。 「對於美國人來說,很難想像中國這樣一個國家的執政黨所輻射到的範圍:平均14個人里就有一個黨員,也意味著任何人的親戚里通常就會有一個。」
儘管目前該政策的執行細則和影響範圍還未明確,但王子辰仍對美國的體制有一定信心,「我不覺得事情會發展得特別糟糕,」他認為若美國公民社會的各個權益組織願意為維護華人利益發聲,或將形成一股「有力聲勢」。
紐約市作為全美國際學生比例最高的地區之一,若該政策落地,所受影響將尤其深遠。 據各校數據,紐約大學2023至2024學年共有2萬7247名國際學生,占學生總數的22.2%; 哥倫比亞大學的中國留學生人數更是達6463人,幾乎占國際學生的半壁江山。 位於長島的石溪大學(Stony Brook University)擁有全州最大規模的國際學生群體之一,目前約有1500名中國學生,占該校整體國際學生人數三分之一。
紐約州立大學(SUNY)發言人也對此表達了擔憂:「國際學生佔SUNY總人數約6%,這些聯邦措施將對我們的招生與科研實力構成風險。 我們正與州政府合作,評估對中國學生與研究人員的具體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