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中國留學生不留餘地 中美再也回不到從前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周三(5月27日)下午,美國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Marco Rubio)突然宣布,將「積極撤銷」部分中國學生的簽證,並在未來對來自中國(包括香港)的簽證申請人實施更為嚴格的審查。
就在兩天前,魯比奧下令美國駐外使領館暫停所有留學簽證的預約,目前正是秋季入學的簽證高峰期,這一系列的簽證限制措施,毫無疑問將對正在留學或者準備留學的學生帶來不可預測的負面影響,赴美留學潮或就此出現歷史性的轉折。
另一方面。對於美國高校來說,大批中國留學生的全額學費是學校維持運營的重要資金來源,失去中國留學生,很多高校可能面臨巨額的財政危機。
根據魯比奧發布的書面聲明,美國國務院將重點撤銷那些被認定為與中國有關聯,或在「關鍵領域」攻讀學位的中國學生的簽證。
雖然聲明中並未具體界定「關鍵領域」的範圍,但多位政策分析人士指出,這很可能指的是物理學、工程學、人工智慧、量子信息、航天技術等與國家安全及高科技密切相關的學科領域。
中國長期以來是美國國際學生的最大來源國之一。據國際教育協會(IIE)與美國國務院聯合發布的數據,在2023至2024學年,美國高等教育機構中約有110萬名國際學生,其中約27.5萬人來自中國,僅次於來自印度的33萬人。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學生人數較上一年度下降了4%,而印度學生則增加了23%。
回應
已向美方提出交涉
根據中國駐美大使館剛剛發布的聲明,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美方以意識形態和國家安全為借口,無理取消中國留學生簽證,嚴重損害中國留學生的合法權益,干擾兩國正常人文交流。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交涉。
毛寧海表示,美方這一政治性、歧視性做法,戳穿了美國一貫標榜的所謂自由開放謊言,只會進一步損害美國自身國際形象和國家信譽。
影響
赴美留學或成歷史轉折點
中國人赴美留學從改革開放之初恢復,到2000年以後開始進入常態化,尤其在2010年後,中國連續多年成為美國國際學生最大來源國。2019年約有37萬人在美中國留學生,他們不僅為美國高校貢獻了超過150億美元的經濟收入,也成為科研和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留學生畢業后留美工作,成為美國科研和技術發展的中堅力量。
然而,目前這一系列的政策調整,很可能成為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的轉折點,隨著秋季開學季的臨近,一些學生可能無法準時拿到留學簽證,另外的一些學生可能被吊銷簽證。再加上最近一段時間留學生被「污名化」,赴美留學已經成為一個投資收益完全不成比例的項目,很多學生可能會轉而到香港等地求學。
除此以外,在全美範圍內,包括哈佛、耶魯、斯坦福、麻省理工等頂尖學府,均有大量中國籍學生就讀。不僅如此,許多州立大學系統,如加州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和密歇根大學等,也嚴重依賴國際學生繳納的全額學費,以填補州政府資助的不斷減少。中國學生的簽證大規模被撤銷,勢必會對這些高校的財務狀況和研究項目造成直接影響。
政策推行的速度與範圍目前尚不明確,但魯比奧已表示國務院將修訂簽證標準,對未來所有中國籍申請人加強審查,特別是在申請敏感領域或有「背景可疑」的情況下,可能將面臨更嚴苛的審查或直接拒簽。
加州5.1萬中國留學生恐慌!中方最新回應來了
中國是美國第二大國際生來源國紐約時報報道稱,美國國務院和非營利組織國際教育協會去年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在2023-2024學年,在美國高等教育機構註冊的110多萬國際學生中,中國學生位居第二,僅次於印度。中國學生的數量比上一學年下降了4%,來自印度的學生數量則激增了23%。
而最新數據顯示,全美逾34萬名中國留學生中,加州佔比最高(5.1萬人),占該州近14.1萬外國留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僅南加州大學(USC)2024年秋季就有近6000名中國學生。
USC、UC Berkeley、UC San Diego和UCLA是國際學生聚集最密集的院校。
來自中國深圳、去年12月剛從南加大金融專業畢業的Kevin Lu表示,盧比奧的聲明「令人極度失望」。目前他在橙縣某投行工作,持國際畢業生常用的「選擇性實習培訓(OPT)」簽證。
Kevin說:「這個消息讓我不敢輕易出境,一旦離開就可能面臨無法返美的風險。如果大規模撤銷學生簽證,將對美國經濟造成打擊。我們不僅是高校的重要收入來源(支付更高學費),更為大學和企業創造了價值。」
這項聲明發布之際,高等教育界正因一系列留學生政策變動而動蕩不安。川普政府的舉措已在全美校園引發恐慌,導致部分留學生提前離境。
中方回應美國吊銷中國學生簽證
中國駐美大使館官網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消息,在5月29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彭博社記者提問:美國決定大幅吊銷中國學生簽證,對象包括與中國共產黨有聯繫或在所謂「關鍵領域」學習的學生。這可能是當前美中關係中最受關注的事件。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中方是否計劃採取報復措施?在雙方開展進一步經貿談判之際,此事將如何影響整體氛圍?
毛寧:美方以意識形態和國家安全為借口,無理取消中國留學生簽證,嚴重損害中國留學生的合法權益,干擾兩國正常人文交流。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交涉。
美方這一政治性、歧視性做法,戳穿了美國一貫標榜的所謂自由開放謊言,只會進一步損害美國自身國際形象和國家信譽。
中國留學生一直是雙邊關係的一個緊張點。在2019年川普第一任期時,中國教育部已警告學生注意美國簽證問題,指拒簽率上升及簽證期限縮短。
相關報道:特朗普無所不用其極,對中國留學生不留餘地,中美再也回不到從前
特朗普政府放狠話,將吊銷中國學生簽證,這屆美國政府無所不用其極,對中美的影響將遠超想象。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周三宣布,美國將開始吊銷中國留學生的簽證,其中包括與「中國政府有聯繫或在關鍵領域學習的學生」。
此外,特朗普政府還將修改簽證標準,加強未來對所有中國留學生的簽證審查。
一位白宮高級官員向美媒Axios證實,該命令適用於「所有來自中國的留學生」,並特彆強調魯比奧的聲明恰逢兩國之間的關稅談判。
「一切都是相互關聯的,」這位官員表示。
特朗普政府為何選擇此時突然對中國留學生動手?
【一位白宮高級官員證實,該命令適用於「所有來自中國的留學生」】
短期來看,正如這位白宮官員所言,此舉是服務於關稅談判的。在中美本輪關稅戰中,特朗普手中的籌碼並不多,在緊張的貿易談判中,美國需要創造這麼一個籌碼來向中國施壓。
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也是通過此舉來進一步威脅美國各大高校,國際生是很多高校的重要財政來源,而中國留學生在其中的佔比相當大。
哈佛大學這種名校有底氣、有資源跟白宮對著干、打官司,但其他學校就不一定了。
另外,特朗普政府此舉也是打算借限制留學生來轉移國內矛盾,呼應「美國優先」的民粹主義,製造排外輿論,迎合國內的保守思潮。魯比奧在談到新的簽證政策時就表示:
「特朗普總統的目標很明確:我們把美國放在第一位,這意味著我們從貿易到移民等所有事情的優先事項,都應該令美國人受益,而不是以犧牲我們人民的利益為代價,來讓其他國家受益。」
從長期來看,美國以「國家安全」和「知識產權保護」為名,將中國留學生視為技術轉移的潛在渠道,意圖通過收緊簽證政策的方式,遏制中國在關鍵科技領域的崛起。
實際上,自2018年以來,美國就已開始縮短相關領域的學生簽證有效期至1年,許多美國理工科院系也收緊了對中國的留學生政策。如今升級為吊銷簽證,其實並不令人意外。
需要指出的是,魯比奧作為國務卿,在其中無疑發揮了關鍵作用。當初他還是參議員的時候,就不遺餘力地推動收緊對中國的留學生政策。
現在他當上國務卿了,自然能夠更加放手去做。
這次魯比奧提到的「關鍵領域」,其實就是美國《關鍵與新興技術清單》(CET)中提到的18個領域。
比如半導體工程、航空航天、人工智慧、量子計算、機器人技術等。這份文件美國政府每年都會定期更新,其中的領域被認為對美國國家安全和大國科技競爭至關重要。
顯然,美國針對中國留學生的重點還是在於理工科,即使吊銷簽證的政策以後被取消,預計未來中國留學生就讀美國理工科院系的難度也會劇增。
事實上,早在去年年初,美國佛州的一些大學就已禁止中國學生進入實驗室。
當然,就讀文科類院系的留學生也會連帶受損,這種趨勢近年來已經非常明顯——2023年,中國在美留學生的數量下降超過4%,印度則反超中國成為在美留學生最多的國家。
從目前來看,美國吊銷中國留學生簽證的行動,可能只是一個暫時性的措施,以後還會有其他變化,需要繼續觀察。
一方面就是開頭提到的,特朗普政府此舉主要為了給關稅戰增加籌碼;
另一方面,美國許多大學,尤其是二三線的院校,非常需要招收國際學生來支撐本校的財政,而中國留學生往往都是最重要的生源。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特朗普的「對等關稅」都能被美國企業聯合起來告上聯邦法院;針對中國留學生的簽證政策,自然也有可能被美國院校所起訴。
總而言之,美國政府宣布的簽證限制,並不意味著中國留學生赴美留學的深造之路被徹底堵死,還有操作的空間。
但對這些赴美留學生而言,特朗普政府此舉帶來的「寒蟬效應」是毋庸置疑的。
就算以後中美之間的簽證政策恢復正常,兩國之間的人文學術交流恐怕也難以恢復到以前的狀態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留學生簽證的問題上,特朗普政府現在不只是針對中國,魯比奧最近還在試圖啟動一項行動,以取消那些所謂「反猶太」「支持哈馬斯」的外國學生的簽證。
透過現象看本質。美國以「國家安全」為名實施的簽證限制,實則是其維繫科技霸權的一環。
短時間內將重創中美之間的學術互信,但從長遠來看,美國自損創新包容性,而中國則將迎來高端人才的回歸潮——特朗普政府正在犯下一個不可逆轉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