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 騙子太懂中國人 專騙中國人 為什麼?

京港台:2025-5-19 01:48| 來源:南七道 | 評論( 9 )  | 我來說幾句

在海外 騙子太懂中國人 專騙中國人 為什麼?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南七道,作者:南七道(環球旅行的商業博主),題圖來自:AI生成

  我一直有個疑問:「說好的,中國人不騙中國人,但是一到國外,咋就成了中國人專騙中國人?!」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為什麼這些中國人,在海外容易被騙?」我一直想把這件事弄明白。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我主要是在亞洲國家旅行探訪,今年下半年,我會開始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商業旅行。我在日本、越南、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都問過當地創業者這個問題。

  慢慢地,答案浮出水面。其實,所謂中國人專騙中國人背後,是有規律的。最容易騙中國人的,是「自己人」。因為「自己人」才更了解你的心理。大部分被騙的人,共同特徵是:愛走捷徑,迷信權威,只信關係,不信法律。

  

  新加坡街頭餐廳,曾是郁達夫故居(南七道攝)

  有些人到了海外,自作聰明,喜歡把以前靠著坑蒙拐騙賺錢的那一套,用到別的國家。喜歡走捷徑,最後走到了絕路。

  比如招聘員工。在新加坡,創業當老闆,最受困擾的就是人員成本的問題。

  以數量眾多的中國人開的中餐廳為例,如果招新加坡本地人做服務人員,起薪在2000新幣左右,CPF(類似國內社保公積金)企業繳納17%。

  但如果請一名中國人做服務員,起薪是1200新幣,繳納關於新加坡的FWL(類似外籍勞工稅),每人每月600新幣左右。外籍人員名額有限制,一家餐廳,每聘請1名外籍服務員,需要先招聘1.63名本地服務員。如果是招1名中國廚師類高級技工,先得招聘9名本地員工。

  所以就有人開始投機取巧,比如使用黑工,或不合法的員工。

  新加坡有一家中國蘭州拉麵餐廳,老闆是甘肅的,生意還不錯,但僅僅經營了半年,就停業了,在中國餐飲老闆群里轉讓。他花了60多萬裝修的餐廳,開價10萬轉讓。原因是他用了黑工,這在新加坡是絕對禁止的。

  他找了一個有中國人蔘股的勞務中介公司,招聘外籍員工,最後被管理部門查出,有外籍員工是黑工,通過不合法途徑進來的,沒有合法手續,直接被關店。老闆雖然倒霉,但他自己會不知道招聘的是黑工嗎?

  我在印度尼西亞,就遇到了中國人把中國人搞破產的事。一個中國老闆開餐廳,找另外一個中國人的印尼籍老婆當法人,代持股份,結果被人捲款潛逃。但中國老闆不敢報警,因為他自己違法在先,只能寫小作文,做成PDF,在各個群里發布,大標題「無良中國同胞~~~」。

  為什麼一個中國老闆,要找印尼人挂名當法人?他為啥被騙?其實就是抖機靈,想繞過印尼法律的限制。

  印尼法律為了保護本地就業和底層生活,規定外國人可以開設外資一定規模的餐廳,但不能從事小吃等小型餐廳。所以一個中國人,要開餐廳,擔任法人,按法律規定,必須要設立外資公司(PT PMA),承諾投資100萬美元,實際注資至少25萬美元。註冊周期長,稅務和外國員工簽證管理嚴格。印尼移民局和地方警察有時突擊檢查外籍人士的簽證和工作許可。一旦查到沒有工作簽證的中國員工(工簽時間久成本高),可能被遣返、罰款、關停。

  相比之下,印尼人開設本地公司(PT Lokal)成本低、流程簡單,幾天內就可以完成。

  所以很多中國人,會通過中國人的中介,找個印尼人挂名成立公司,自己掌控運營。無論是在稅收,員工聘請等多方面都有便利。即使被查出餐廳里的中國員工沒有工作簽證,也可以解釋:「我只是朋友幫忙,不是正式員工。」但這樣隱形風險巨大,餐廳一旦盈利,可能就會出現捲款逃走或者股權糾紛,一般中國人也不敢報警,是因為有錯在先。大部分人會發朋友圈,最多寫篇小作文,痛斥被騙了,自己違法的事,是一字不提。但也正是因為如此,騙子們更肆無忌憚。

  很多國人,迷信一些頭上頂著各種耀眼光環的人,比如馬來西亞拿督、沙特王子。這其實在本地都是些名譽稱號,很容易得到,但這成為了收割海外中國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央企中國電建集團旗下的工程公司董事長陳觀福,就在央視特別提醒,「中國人去中東要特別小心,中東地區的王子王爺一大堆,靠譜的不多。」

  甚至有人專門包裝這類身份收割中國人。在短視頻平台,一名有10萬名粉絲的女博主,摟著一名阿拉伯男性說:「我丈夫是富有、有影響力的沙特家族的年輕王子」。直播賣「法國產香水」、「英國王室洗滌劑」等多種粗糙又廉價產品,每件50元人民幣左右,銷售異常火爆。最後發現都是請的群眾演員。賬號被封禁。

  新加坡PR和公民入籍,大多數人都是按新加坡規定,老老實實就業,投資,交稅,熬時間,申報,等待批准。但是有些中國的大聰明,非得覺得自己能超越所有的規則,有錢能搞定一切的關係和法律。有些騙子就是拿捏了這種心態,找機會和當地議員合照,當地議員需要定期拜訪居民,這種合照很容易得到。

  看到這樣的照片,受害者會更加相信騙子中介能量不一般。於是把辛辛苦苦和偷偷摸摸轉出來的錢,交給了一些騙子,最後時間和錢、入籍都是一場空。我在新加坡聽說的最誇張的案例,想快速拿身份,每人被騙了300萬新幣,受騙者多達20人,一共6000萬新幣。

  有些海外騙子知道中國人相信權威部門,於是就去聯合國、日本議會等地,專門拍照。這些地方日常都是對大眾開放,免費預約就可以去看,不用任何關係,但很多國人不知道,覺得能去這些地方的人,都是手眼通天的。

  這些人被騙后,他們不會怪自己蠢,而是把鍋甩在整個中國人身上。我一直覺得,「中國人專騙中國人」,是對所有同胞的一種污名化,籬笆扎得緊,野狗鑽不進。自己不貪便宜,不走捷徑,騙子自然無從下手。

        更多華人社區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12:3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