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的資金危機到底有多嚴重?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聯合國助理秘書長兼主計長錢德魯·拉馬納坦(Chandru Ramanathan)被稱為是聯合國的「大管家」,全面領導、監督和管理聯合國方案規劃、預算和賬務廳的工作。他近日向負責行政和預算工作的聯合國大會第五委員會進行半年度財務通報時指出,會員國遲交、少交和不交會費攤款現象日漸加劇,欠款數額不斷「滾雪球」,導致聯合國面臨的嚴峻現金危機不斷惡化,迫使聯合國削減開支,進而威脅到會員國授權行動的有效執行。
截至4月30日,聯合國經常預算繳款進度滯後於預期,並大幅低於去年同期水平。他敦促會員國儘快繳納會費,並及時通報繳款計劃。拉馬納坦強調:「正如我們近年來多次強調的,繳款時間和金額的可預測性對於管理聯合國的現金流出、合理安全地規劃支出以避免違約風險來說至關重要。聯合國的財務健康狀況取決於會員國是否全額、按時履行其財政義務。」
聯合國的經費主要涵蓋三大類別——經常預算、維和行動預算和國際法庭經費。下面讓我們來分別進行說明。
經常預算:
* 關鍵數據速覽
2025年經常預算總額:35億美元
已收繳金額:18億美元
未繳總額(含以前年度欠款):24億美元
全額繳費國家:104個
第一季度收入佔比:40%,為過去七年最低水平
聯合國經常預算由聯合國大會負責行政和預算的第五委員會批准通過,由所有193個會員國按不同比例分攤繳納,分攤比例每三年調整一次。月度經常預算繳款每年波動顯著,導致難以及時安全地分配資金以高效執行預算。2023年第一季度繳款比例為42%,2024年增至52%,而2025年則降至40%,創下七年來最低。
2025年經常預算攤款額為35億美元,比2024年增加2.76億美元,但截至4月30日僅收到18億美元,約為50.5%。加上7.6億美元的前期欠款,未繳攤款總額達24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7億美元。
拉馬納坦警告稱,2025年迄今的繳款進度落後於預期,193個會員國中僅有104個全額繳款,並強調正計劃削減約6億美元支出,直至確保有足夠現金履行截至12月的義務。
未繳攤款:
據報告,美國未繳攤款約15億美元,中國5.97億美元,俄羅斯聯邦7200萬美元,沙烏地阿拉伯4200萬美元,墨西哥和委內瑞拉各3800萬美元,其他會員國合計欠款1.37億美元。
拉馬納坦強調,只有在會員國全額、及時並可預期地履行財政義務的前提下,聯合國才能解決當前的流動性危機。此前的決定已改善經常預算和維和行動的流動性,但仍需更多措施以避免周期性資金短缺。
資金調配:
借用其他賬戶資金以應對現金短缺
聯合國秘書處此前通過借用周轉基金、特別賬戶、已結束的維和特派團和法庭結餘賬戶來應對現金短缺問題。此類借用通常始於下半年——2019年7月、2020年9月、2021年11月、2023年8月和2024年9月。
2024年,秘書處賦予各實體最大自主權管理其崗位和非崗位預算,但其財政上限低於核定預算。各部門和實體儘力在這種限制下最小化對任務執行的不利影響。然而,儘管已限制支出,聯合國仍不得不在9月借用周轉基金、10月借用特別賬戶、11月至12月再借用已結束法庭的結餘資金。
2024年借款總額達創紀錄的6.07億美元,若非大會批准增加周轉基金並使用已結束法庭的結餘資金,流動性狀況將更為嚴峻,甚至需要更大幅度削減支出。
拉馬納坦提到,「12月底收到的大額繳款最終使我們得以補充部分流動性儲備,避免了2025年出現更嚴重的危機。」
* 什麼是聯合國「周轉基金」(Working Capital Fund)?這是聯合國為應對突發現金流短缺而設立的「備用金」,就像家庭為應急準備的一筆積蓄。若會員國繳費延遲,聯合國可以從該基金臨時借款以維持正常運作。但這筆資金有限,不是長期解決方案。* 什麼是「特別賬戶」(Special Account)?
這是為特定目的(如維和任務、重大項目)設立的專用賬戶。部分賬戶中可能有暫時未動用的餘額。遇到資金緊張時,聯合國有時會「調劑」這些賬戶中的結餘用作臨時周轉。
* 什麼是「已結束的維和特派團或法庭結餘賬戶」?
指的是如盧安達和前南斯拉夫國際法庭在完成使命后留下的未使用資金。根據聯合國大會授權,這些資金可以在「特殊情況下」用於經常預算支出,起到「最後防線」作用。
* 關鍵數據速覽:資金缺口仍然嚴重
2025財政年度維和預算:52億美元
已收金額:46億美元
未繳總額(含以往年度):27億美元
關於維和行動(預算周期為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截至2025年4月底,聯合國已簽發52億美元攤款,收到46億美元。加上前期欠款,未繳總額達27億美元,其中22億美元為在役特派團欠款,4.854億美元為已結束特派團欠款。在役特派團欠款中,18億美元為本財政年度攤款,3.749億美元為以往財年攤款。
拉馬納坦表示:「儘管維和攤款減少,未繳金額並未下降。當前財年僅剩不到兩個月,未繳攤款比例達42.1%。為避免年終財務狀況比去年更差,至少還需8.5億美元。」
若會員國不採取迅速果斷行動,解決攤款收繳的歷史性不可預測和延遲問題,維和特派團將無法有效執行任務。
據報告,美國拖欠維和攤款15.3億美元,中國5.87億美元,俄羅斯聯邦1.23億美元,委內瑞拉9300萬美元,烏克蘭8000萬美元,其他會員國合計欠款2.65億美元。
拉馬納坦提到,俄羅斯聯邦於2024年底像以往一樣,向當地聯合國賬戶存入維和攤款,但銀行尚未將該筆資金轉入聯合國紐約賬戶。
國際法庭:
截至四月底欠款7900萬美元
國際法庭方面,目前未繳攤款總額為7900萬美元,包括已結束的盧安達問題國際法庭(最後一次攤款在2016年)、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法庭(最後一次攤款在2018年)及2025年對刑事法庭余留事項國際處理機制的最近一次攤款。
據報告,美國欠3200萬美元,俄羅斯聯邦2800萬美元,中國900萬美元,委內瑞拉和法國各200萬美元,其他會員國合計欠款600萬美元。
2025年最終結果取決於會員國是否繼續履行對法庭的財政義務。根據聯大第76/272號決議,自2023年1月起,必要時可將已結束法庭的結餘資金作為經常預算流動性的最後手段。
拉馬納坦指出:「此舉有助於緩解流動性壓力,並在去年尤其是第四季度急需額外資金時降低了對經常預算運作的影響。若無法使用這些結餘資金,今年支出削減目標本需達20.6%(即7.3億美元),而非目前的17%(即6億美元)。」
《聯合國憲章》第十九條是針對欠款問題唯一可用的「懲罰性」措施,其中明確規定:凡是拖欠款項數額超過前兩年應繳數額總和的會員國,將喪失在聯合國大會的投票權。這是目前唯一可用的手段。
聯合國秘書長會致信相關國家,其名單也會在聯合國大會第五委員會的網站上公開。2016年,包括委內瑞拉、巴林、利比亞和馬里在內的15個國家就曾因欠費而喪失投票權,伊朗則是在最後期限前一晚「驚險上岸」。
2017和2018年,委內瑞拉和利比亞又兩度「上榜」,直到2019年才終於恢復了投票權。在2017-2018年間因為欠費而喪失投票權的國家還包括蘇丹、中非共和國和赤道幾內亞等。
雖然美國目前還不曾登上過這張不光彩的「榜單」,但「再不交錢就可能喪失投票權」的警告也曾出現在美國審計署向國會提交的報告之中,已故前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也曾經就美國在繳納會費方面的「不合作」態度提出過嚴正警告。
主管管理戰略、政策和合規事務的聯合國副秘書長波拉德(Catherine Pollard)表示,任何新的「懲罰措施」都須經會員國投票通過才能開始執行。繳費的和監督的都是會員國自己,進展自然緩慢。聯合國也提出了其他一些針對欠費的處罰措施,但這需要得到成員國的同意,目前各國在這方面尚未達成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