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吸老公「二手煙」致基因突變患肺癌? (圖)

京港台:2025-5-18 00:49|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 評論( 2 )  | 我來說幾句

妻子吸老公「二手煙」致基因突變患肺癌? (圖)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二手煙」就像「毒氣炸彈」

  「平時我根本不抽煙、不喝酒,生活也規律,萬萬沒想到,我這個不吸煙的人怎麼得了肺癌?」日前,河南肺癌患者張女士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近日,「丈夫吸煙43年妻子基因突變確診肺癌」的新聞衝上熱搜。據媒體報道,張女士因長期接觸「二手煙」,從而基因突變,確診肺癌晚期。但張女士的主治醫生、河南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劉傑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張女士確實存在基因突變,但不能確定與「二手煙」直接相關,「二手煙」可能是導致張女士患癌的一個重要誘因。

  

  據媒體報道,河南張女士因長期接觸「二手煙」基因突變,確診肺癌。 圖/河南廣播電視台民生頻道《小莉幫忙》

  多因素共同作用導致肺癌

  據媒體報道,張女士愛人是老煙民,過去幾十年來,張女士暴露在「二手煙」環境中,因為對這種化學刺激比較敏感,從而基因突變導致了肺癌發生。

  劉傑分析說,「二手煙」是吸煙者呼出的煙霧與煙草燃燒產生的煙霧的混合物,含有7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有毒有害成分超250種,致癌物至少69種。這些致癌物進入體內后,部分可直接與DNA發生不可逆的結合,像「強力膠」一樣緊緊粘在DNA上,干擾正常的DNA複製和修復過程。

  「這一過程的持續作用可能導致基因損傷,當DNA損傷嚴重或DNA修復系統無法發揮有效作用時,突變的基因便會增多,進而增加癌變風險。」中日友好醫院控制吸煙與呼吸疾病防控部主任、世界衛生組織戒煙與呼吸疾病預防合作中心執行主任肖丹表示。

  「張女士長期暴露於丈夫的『二手煙』環境中,『二手煙』里的多種化學致癌物,極有可能是其肺癌的一個重要誘因,但肺癌的發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劉傑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劉傑分析,不同個體對煙草致癌物的代謝和DNA的修復能力存在差異,有些人更容易受到致癌物影響出現基因變異,張女士確診肺癌,可能與這一因素有關。「此外,廚房油煙、室內外空氣污染等致癌因素也可能產生影響。」

  為什麼一些吸煙者沒患病,而吸「二手煙」的非吸煙者卻患了肺癌?

  多位受訪專家指出,吸煙是導致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但同時,職業暴露、空氣污染、慢性肺部疾病、家族遺傳因素,甚至長時間愛生「悶氣」等,都可能導致罹患肺癌。中國控煙與健康協會副會長、北京市控制吸煙協會常務副會長支修益指出,部分肺癌高危人群由於性格偏執、內向,喜怒哀樂無人分享、分擔,可能導致「內心的陰霾」,進而影響人體的免疫機制。「同時,長時間遭受『二手煙』暴露的人群,其肺癌發病率也會更高。」

  肖丹指出,個別人由於機體的修復功能強大,一定程度上能夠抵擋部分煙草、煙霧對肺部的損傷。值得注意的是,吸煙者不一定得肺癌,但其患癌的風險大大增加。有研究發現,吸煙者患肺癌的風險為不吸煙者的9倍。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徐興祥認為,「二手煙」對人體的損害是多維度的,不僅會損傷氣道黏膜上皮和纖毛,還會削弱氣道黏膜屏障及免疫功能,導致有害物質沉積,進一步損傷上皮細胞的DNA,若機體不能及時修復,則有發展為腫瘤的風險。

  「二手煙」就像「毒氣炸彈」

  「『二手煙』對人體的危害,就像直接吸入『毒氣炸彈』。」劉傑說。

  肖丹分析,孕婦在妊娠期如果遭受「二手煙」,會導致嬰兒出生體重降低,並可能導致早產、新生兒唇齶裂等;嬰兒暴露於「二手煙」會導致猝死綜合征,且暴露量越大,發病風險越高。此外,兒童暴露於「二手煙」會導致肺功能下降、支氣管哮喘、中耳炎,並可能患白血病、淋巴瘤。

  國家衛生健康委2021年發布的《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2020》指出,「二手煙」暴露會導致冠心病,並可能導致乳腺癌、結直腸癌、慢阻肺、腦卒中等多種疾病。「大部分肺部呼吸疾病,包括慢性氣管炎、哮喘等,都會受到『二手煙』的影響。」支修益表示,同時電子煙等新型煙草製品產生的「二手煙」,也有一定健康危害。

  「電子煙產生的『二手煙』,並非像營銷宣傳所說,僅是『水蒸氣』。」肖丹指出,電子煙加熱溶液產生的二手氣溶膠,雖然不含焦油,但仍可能含有尼古丁、甲醛、乙醛等有害物質。她分析稱,雖然電子煙產生的已知有毒物質的數量和含量,低於捲煙煙霧,但仍會產生乙二醛等特有的新的有毒物質,並且,相較於傳統捲煙產生的「二手煙」,電子煙產生的「二手煙」中,鎳、鉻等金屬含量也會更高。因此,不能認為電子煙是更「安全」「減害」的替代品。

  劉傑分析說,除了產生「二手煙」,吸煙者吸煙后還會殘留「三手煙」,這些煙草、煙霧的殘留物通常會附著在衣物、牆壁、傢具,甚至頭髮和皮膚等表面,通過觸摸或重新散發到空氣中進入人體。

  「嬰幼兒在爬行時,如果手口接觸到這些殘留物,可能影響其腦發育。同時,『三手煙』中殘留的甲醛也會刺激呼吸道,加重過敏和哮喘。」劉傑表示,「三手煙」的危害就像隱形的「化學地雷」。多位受訪專家認為,即便是極低濃度的暴露,比如家庭中偶爾吸煙后的「三手煙」殘留,也可能通過長期累積對健康造成危害。

  「通風、清潔等日常清潔方法對消除『二手煙』『三手煙』危害的效果較差,最重要的是創建無煙環境,在家中、車中、工作室等室內環境嚴格禁止吸煙。」在肖丹看來,長期接觸「二手煙」的人,每年至少要進行一次健康體檢,肺部可以進行肺功能以及低劑量CT檢查,心腦血管可以進行頸部動脈超聲檢查。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到2030年,全面無煙法規保護的人口比例達到80%及以上,並逐步在全國範圍內實現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煙。截至2024年5月,我國已有24個省份出台省級控煙相關法規。

  「雖然部分公共場所設有戒煙區,但這一設置還存在缺陷。開放性戒煙區的煙霧仍會擴散至空氣中;密閉戒煙區中,有害物質的含量濃度容易過高。」徐興祥指出,有必要在戒煙區設置有害物質的檢測和預警系統,有害物質達到一定濃度后,及時關停密閉戒煙區,開啟通風系統。

  肖丹認為,預防「二手煙」暴露的危害,從宏觀層面要推動無煙立法、加強公眾教育、提高戒煙干預覆蓋面等;對於個人,要積極創建無煙環境、勸阻吸煙、鼓勵戒煙。              

 

        更多大千雜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5 01:5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