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在北京跑完21.0975公里意味著什麼

京港台:2025-4-20 09:04| 來源:海報新聞 | 評論( 3 )  | 我來說幾句

人形機器人在北京跑完21.0975公里意味著什麼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據1984年施瓦辛格扮演T-800說第一次「I'll be back」已經過去了40餘年,40餘年間,人形機器人逐漸由科幻走向現實。這期間,人形機器人西學東進,日本企業首先成為行業領先,汽車巨頭本田的人形機器人,經歷四個版本的迭代,最終在2000年催生了舉世聞名的ASIMO。

  現如今,產業的春風吹到中國。

  在春晚舞台上大放異彩的杭州宇樹科技,在深圳與「甲亢哥」斗舞的眾擎科技,都成為這個時代的T-800。

  這周,舞台交到北京。4月19日,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在北京亦庄(北京經開區)鳴槍開鑼。眾多廠商同台競技,對旗下的人形機器人進行一場壓力測試。

  作為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這次賽事必將在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多年以後,當人形機器人走進工廠深度參與製造,走進千家萬戶代勞家務時,一定會想起在亦庄南海子公園廣場上奔跑的那個上午。

  

  為什麼是亦庄?

  2025年央視春晚,一群身披東北花棉襖的機器人,把手絹轉得虎虎生風,在嗩吶聲中完成高難度的秧歌舞步。3月,美國網紅「甲亢哥」在深圳與人形機器人斗舞,再次引發公眾對人形機器人的關注。

  有媒體統計,截至2025年2月,國內人形機器人整機廠商突破80家;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則顯示,人工智慧核心產業鏈相關企業超4000家。

  產業發展火熱,成色幾何?

  4月19日,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在北京亦庄鳴槍開鑼,國內的人形機器人產業迎來首場大考。此前,在這一產業大放異彩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杭州和深圳,但這次,大考的舞台為何會放在北京亦庄?

  事實上,北京亦庄在機器人產業領域深耕多年,積累了雄厚的產業基礎。在關鍵技術研發方面,成果斐然。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自主研發的「天工」人形機器人,實現了全球首例全尺寸純電驅人形機器人的擬人奔跑,展現出卓越的運動控制能力和技術創新水平。「天工」的升級版本更是在語音交互抓取等方面取得突破,能夠理解人類指令並完成複雜任務 。

  在核心零部件生產上,北京亦庄匯聚了眾多實力企業。智同科技實現了RV減速機的國產替代,打破了國外在這一領域的長期壟斷,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的自主可控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清能德創自主研發的 CoolDrive Mini ANT 網路化微型伺服驅動器,具備高功率密度、高開關頻率等特點,滿足了人形機器人等小體積、高爆發應用場景的需求 。

  整機製造方面,優必選將人形機器人總部落地北京亦庄,其Walker S、Walker S Lite 等產品在工業場景中表現出色。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S Lite已「入職」多家汽車工廠,如在極氪工廠的CTU入庫上料工位協同員工執行搬運任務,作業完成度和執行難度處於業內前列,展示了北京亦庄在機器人整機製造和應用方面的領先實力。

  

  產業的發展除了各家企業對研發的大力投入外,也離不開當地的政策協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全球一流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新城行動計劃 (2024 - 2026 年)》明確提出,到2026年年底,要推動10個以上互動服務典型應用場景全覆蓋,形成萬台級具身智能機器人量產規模能力。此外,設立了專項產業基金,為機器人企業提供充足的研發和生產資金,助力企業快速成長。對創新型機器人企業給予稅收優惠和補貼,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企業創新積極性。在人才吸引方面,制定了完善的人才政策,為機器人領域的高端人才提供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優質保障,吸引了大量國內外優秀人才匯聚北京亦庄。

  順利跑完21.0975公里意味著什麼?

  在2025年2月16日舉行的巴塞羅那半程馬拉松比賽上,烏干達選手雅各布·基普里莫以56分42秒的成績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將人類半馬首次帶入56分時代。

  在馬拉松的賽場上,人類一次次超越極限,展現了非凡的勇氣和毅力,是人類體力和精神力量的集中體現。那麼人形機器人跑馬拉松,其意義何在?

  據了解,此次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將有近20支賽隊參加,這些賽隊主要來自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地。大家都是第一次跑半程馬拉松,與此前一些人形機器人完成短距離行走、奔跑不同,半程馬拉松對每支賽隊來說都是一次極限挑戰,考驗的是機器人多學科技術融合。比如,長時間奔跑,動力電池能不能扛得住?關節的耐熱性如何?跑的過程中,通信保障如何?

  多位業內人士介紹,由數千個零部件構成的人形機器人,要想在穩定狀態下長時間奔跑,仍面臨不小挑戰。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CEO熊友軍介紹,真實路況和實驗場景有很大差別。為了完賽,機器人首先要有適應長距離奔跑、散熱技術過硬的高密度一體化關節和機器本體;其次,機器人要能高精度控制各關節協調運動,實現奔跑、定位、動態避障等功能,考驗其核心演演算法開發與適配能力;還有,「跑馬」充分考驗機器人穩定性、可靠性和續航能力,轉彎、上坡、下坡等複雜路況,都對機器性能提出較高要求。

  北京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梁靚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做了進一步解釋。其稱人形機器人跑步依賴於機械結構和演演算法控制,跑步時需要快速在「雙支撐」和「單支撐」之間切換,並克服短暫的騰空階段,還需要在動態過程中實時調整重心,以保持穩定,這對平衡控制要求極高。同時,續航也是一大難題,當前人形機器人續航大多在2至4小時之間,而完成比賽要3個小時左右,絕大多數需要在跑步途中更換電池。此外,戶外複雜的自然條件對於機器人運行也將產生擾動。這些問題都在考驗著各參賽團隊。

  梁靚介紹,此次「人機半馬」比賽屬全球首次,沒有現成經驗、數據可供參考,因此更像一次產業對話和機器人「大練兵」。除了參賽隊伍,賽事保障也面臨著不少挑戰。為做好機器人保障工作,主辦方專門設置了保障車、機器人補給站等。此外,賽前主辦方還與每支參賽隊深度溝通,共同推進技術研發、功能磨合,以幫助各隊實現自身成長目標。「我們希望用此次『人機半馬』驗證產業發展成果,推動技術更好地服務於人。」梁靚說。

  

  亦庄的「小算盤」

  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全球一流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新城行動計劃(2024-2026年)》中,北京經開區提出到2030年,努力發展成為「全鏈布局、全棧自主、全景賦能」的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生態集群,形成中國具身智能機器人戰略支撐地、技術策源地、應用示範地和產業主陣地,建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領航示範新城。

  海報新聞記者注意到,就如何達成目標,在上述文件中雖然有著頂層設計,但是具體執行中,如何更好的落實仍需更多考量,而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無疑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北京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梁靚表示,這場人機半馬不僅僅是一個賽事,更是一個綜合平台。

  除了上文提到的對人形機器人的測試和驗證,梁靚還稱,這次人機馬拉松還是人形機器人科技成果和產業產品展示的平台和機器人應用推廣的平台。「通過賽事,公眾可以看到人形機器人有各種型號,它們的樣式、身高、尺寸、體重等各不相同,使用的技術、實現的功能也不同。在未來的產業和應用上,機器人會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它們跑步的成績或許各有優劣,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未來的應用和發展會有局限。對於機器人來說,它的重複性、耐用性、可靠性是最基本的性能,如果能在機器人雙足的耐用性方面實現突破,未來在雙臂、多功能感知等方面,都可能會產生新的突破。」梁靚表示。

  此外,海報新聞記者還注意到,除了主活動——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外,北京經開區還準備了一系列活動,推動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

  4月11日,北京經開區機器人項目投融資路演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庄)機器人大世界成功舉辦。活動邀請玄晶科技、中科第五紀、上海卓益得、靈生科技、北京湛瀘5家企業代表進行賽前路演,吸引了嘉程資本、昊辰資本、中國國新、中移股權基金、天奇創投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的參與。

  對於這場路演,北京經開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通過今天這樣的投融資對接活動搭建起技術與資本的橋樑,推動更多創新成果轉化落地。希望在場的各位投資人、企業家和創業者深入交流,碰撞火花,以這次活動為起點、以馬拉松精神為紐帶,跑出技術突破的加速度,點燃產業升級的新引擎。」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13:5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