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擬通過拉攏貿易夥伴, 迫使中方談判

京港台:2025-4-17 22:56| 來源:RFI 華語 | 評論( 7 )  | 我來說幾句

特朗普擬通過拉攏貿易夥伴, 迫使中方談判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報導稱,特朗普政府正準備在就美國關稅的談判中向各國施壓,要求它們限制與中國的貿易。數十個國家正尋求減免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推行的歷史性的關稅。作為交換條件,美方將要求這些國家採取措施限制中國的製造業實力,以確保中方不會找到規避美國關稅的途徑。

  據一位熟悉過程的人士透露,特朗普的高級經濟顧問們正討論要求其他國家的代表對來自某些與中國關係密切的國家的進口商品徵收所謂二級關稅,實質上是一種貨幣制裁。還有人說,美國還希望貿易夥伴不要吸收來自中國的過剩商品。其他就中國問題的讓步也可能被擺上桌面。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墨西哥官員預計美國將要求墨西哥提高對中國輸墨電動汽車的關稅。墨西哥經濟部拒絕置評。白宮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特朗普團隊試圖利用長期合作夥伴圍堵中國,向中國政府施壓,迫使其改變經濟行為。目前還不清楚這一戰略能否取得成果;一些外國官員在參加美國的早期討論時對達成關稅協議的可能性表示懷疑。

  本周,特朗普本人在接受福克斯新聞西語頻道採訪時,被問及是否會迫使拉美國家在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和美國投資之間作出選擇時,拋出了這一想法。特朗普說:「也許它們應該這麼做」。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是這一想法最積極的支持者之一,在特朗普上周三宣布對除中國以外的約60個貿易夥伴暫停徵收關稅90天後,貝森特在談判中發揮了主導作用。

  貝森特上周在談到美國的一些傳統合作夥伴時說:「它們一直是很好的軍事盟友,但不是完美的經濟盟友」。貝森特對達成協議表示樂觀,並指「然後我們可以作為一個集團與中國接觸」。

  特朗普的圍堵計劃要想成功,需要歐洲和亞洲國家的支持,這些國家一直不願大幅削減與中國的貿易往來。特朗普決定對敵友都加征關稅,這也導致一些盟國不再把美國視為可靠的盟友。

  任何限制中國的努力都可能波及有關東南亞國家的談判,特朗普政府官員曾指責這些國家充當了中國製造力量的延伸。特朗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指出,中國公司通過越南轉運貨物來逃避美國關稅,並稱越南是「共產主義中國的一個殖民地」。

  貝森特本周在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強調:「就我們而言,我們希望避免轉運,這一直是個大問題。而在它們(東南亞國家)方面,我認為它們希望避免傾銷。因為這些中國商品最終會到達某個地方。我認為,如果它們最大的出口市場(美國)被切斷,就不需要太多督促」。

  同時,美國與其貿易夥伴能否就關稅水平達成雙邊協議也是個問題。據熟悉會談的人士稱,歐盟和美國在本周的討論中在解決貿易分歧方面進展甚微,因為特朗普的顧問給人的印象是,計劃對歐盟徵收的20%「對等」關稅的大部分將不會取消。

  貝森特上周警告歐盟不要在特朗普關稅引發的全球經濟混亂中轉向中國,並特別指出西班牙政府贊同這種做法,稱這 「將是自斷咽喉」。西班牙經濟、貿易和企業大臣奎爾波(Carlos Cuerpo)駁斥了這種說法,稱歐洲必須與世界上所有大國保持關係。奎爾波在周二與貝森特會面后對記者說,中國必須是歐盟的一個「戰略夥伴」。

  另據政客新聞網報導,特朗普希望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給他打電話。與中國的鄰國達成貿易協議是白宮讓後者坐到談判桌前的更廣泛戰略的一部分。報導稱,隨著美中在激烈的貿易戰中對峙,特朗政府目前的理論是,與亞洲國家以及全球其他數十個尋求與美國談判的國家達成關稅協議將孤立中國,擾亂中國的供應鏈,並有可能切斷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聯繫,這一理論在特朗普的盟友中流傳,並得到一名白宮官員的證實。

  該官員說,白宮認為,企業紛紛宣布將製造業務轉移到美國,以及美國更廣泛的基於行業的關稅戰略,是促使習近平與美方合作的關鍵因素。該官員表示:「一旦你看到很多國家——不僅僅是東南亞或亞洲,而是世界各地的國家——你就會發現它們願意與美國達成協議,這對中國施加壓力,希望是中國能夠參與談判,因為中國的經濟依賴於世界上這些許多其他國家,我認為,一旦人們看到希望的話,與這些國家達成協議,就會對中國施加壓力」。

  報導指,但即使是與白宮關係密切的人士,那些希望看到特朗普取得成功、中國受到削弱、美國製造業蓬勃發展的人士也不確定這一戰略能否奏效。一些人認為,與其他國家達成交易與特朗普更廣泛的「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貿易政策相悖,該政策旨在恢復美國製造業,同時利用關稅作為籌碼。另一些人則認為,在美國努力重新回遷製造業的過程中,這些交易是必要的權宜之計。

  白宮的第二位官員說:「艱難的平衡在於,我們可以通過關稅獲得資金,但我們又想挑選與哪些國家進行自由貿易。我們希望表面上看起來是在走向自由貿易,但我們也喜歡關稅帶來的收入」。

  特朗普的盟友們還指出,中國多年來一直在為與美國的另一場貿易戰做準備,並指出了中方為向美國施壓而採取的措施,如報復性關稅和其他官僚障礙。他們也承認,作為一個威權政府,中國官方在促使其國民忍受暫時的痛苦方面可能比美國更成功。

  與亞洲盟友達成協議可能需要時間,而這對惶恐不安的債券市場來說可能是特朗普無法承受的。而且,即使達成協議,也不能保證會對中國產生影響,因為中企過去已證明善於躲避美國的關稅。

  一位接近白宮的人士說,「理論是,讓除中國之外的所有亞洲國家坐到談判桌前,用降低關稅來激勵他們,美國公司就會離開中國。是的,這是有道理的。這已經在發生了。但這足以打動中國嗎?這是個大問題」。

  兩位不同的接近白宮的人士說,領導美國政府對華戰略的是特朗普,而不是一位副手,這在某些情況下使得白宮以外的人無人可尋。另一位與白宮關係密切的人士說:「這是特朗普獨當一面的領域之一。與第一任期不同的是,我認為在整體上沒有很多或任何不同的聲音」。當被問及誰在領導白宮的對華談判時,第三位接近白宮的人士打趣道:「一個叫唐納德·特朗普的初級職員"。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5 01:5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