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為何我認為特朗普和習近平應該儘快會面

京港台:2025-3-26 20:17| 來源:紐約時報 | 評論( 6 )  | 我來說幾句

紐約時報:為何我認為特朗普和習近平應該儘快會面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本周在北京,一個熱議話題是特朗普總統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何時進行面對面的會晤。一些中國專家表示,兩位領導人需要等上幾個月,直到特朗普確切決定他將對中國徵收哪些關稅——然後再看看中國會做何反應。

  我能否冒昧插句話說:「不好意思,兩位領導人,你們二位可得儘快會面,比如就明天。但會面的目的不是討論那些老生常談的問題——關稅、貿易和台灣。

  「有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即將來臨——通用人工智慧的誕生。美國和中國是兩個最接近實現通用人工智慧的超級大國,通用人工智慧系統將和最聰明的人類一樣聰明,甚至更聰明,並且能夠自主學習和行動。無論你們認為歷史將以什麼來評判你們,我向你們保證,最關鍵的一點是,你們能否合作創建一個針對這些新興的超級智能計算機的全球信任與管理架構,以便人類能夠最大限度地從中受益,並緩解它帶來的最壞影響。」

  我知道,鑒於華盛頓的新政府引發的種種動蕩,許多人會認為我這是白費口舌,但這不會阻止我儘可能大聲地闡明這一觀點。因為美蘇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核武器控制對世界穩定至關重要,同理,美中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合作,以確保我們能有效控制這些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系統,對未來世界的穩定也將至關重要。

  人工智慧系統和人形機器人能為人類帶來諸多潛在的益處,但如果不賦予它們正確的價值觀並加以控制,它們可能具有巨大的破壞性,甚至會破壞社會穩定。此外,這個新時代的主題必須是大量規劃當機器在很多事情上做得比人好時,人類將從事什麼工作,以及如何維護人類從工作中獲得的尊嚴。成百上千萬人可能同時失去工作和尊嚴,這將會引發社會混亂。

  一位資深中國經濟學家向我明確表示,中國非常清楚這些風險:「如今,很多中國人找不到工作。有了人工智慧,他們可能永遠都找不到工作了。」如果因為「70%的公務員都是機器人,導致他們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那會發生什麼?這非常危險」。

  有關如何適應的思考刻不容緩,然而,當面對種種跡象和警告時,我們卻往往如此短視。十年之後,記者們會認為,從長期影響來看,2024年秋季最重要、本應受到更多關注的新聞事件是什麼呢?

  他們會說是唐納德·特朗普在2024年11月第二次當選總統嗎?還是會說是Uber在2024年9月做出的決定,對其鳳凰城試點項目做出擴展,開始在奧斯汀和亞特蘭大的叫車應用程序上提供純電Waymo無人駕駛汽車,從而取代優步的人類司機呢?

  在這一點上,我會投優步實現無人駕駛一票。

  他們會說是特朗普在11月當選總統?還是會說是《華爾街日報》報道的2024年12月發生在烏克蘭哈爾科夫附近一片積雪森林裡的戰鬥?在那場戰鬥中,烏克蘭軍隊使用四輪機器人(有些裝備了機槍,有些裝滿了炸藥),在上方的無人機支援下,對一個俄軍掩體發動了攻擊。這是一場「協同無人」陸空聯合攻擊,「其規模前所未有,標誌著戰爭進入了一個新篇章,在這個篇章中,人類在很大程度上遠離了戰場前線,至少在戰爭初期是這樣。」

  我會認為烏克蘭完全由機器人發動的無人陸空攻擊更重要。

  要不再來一個——這是我一直在想的,因為我是來中國參加一個論壇:他們會說,最重要的新聞是特朗普2024年11月的大選勝利,還是去年在中國超過十億人觀看的春節聯歡晚會有「16個人形機器人」登上舞台的事實?《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報道稱:「這些機器人穿著艷麗的花坎肩,與人類舞者一起揮舞著紅色手帕,表演了一場標誌性的……舞蹈。」這些機器人的本職工作是組裝電動汽車,跳舞只是他們的愛好。

  我能理解機器人跳舞更重要的理由

  這三個例子反映了當前日益增長的共識,正如《紐約時報》科技記者凱文·魯斯最近所觀察到的那樣:完整的通用人工智慧正以比大多數人的預想更快的速度到來——「用不了多久——可能在2026年或2027年,但也可能就在今年。」

  通用人工智慧是人工智慧的終極目標——一種能夠掌握數學、物理學、生物學、化學、材料科學、莎士比亞、詩歌和文學等等領域的單一系統,它的智慧能夠與最聰明的人類媲美,並且能夠跨越所有領域進行推理,看到人類通才從未能夠看到的聯繫。

  正如微軟前首席研究與戰略官克雷格·蒙迪對我所說的:在特朗普總統任期結束之前,我們不僅將創造一種新的計算工具;「我們將創造一個新物種——超智能機器。」

  「人類是碳基的,而這個新物種是硅基的,」蒙迪解釋道。「因此,我們需要立即開始規劃與這個超智能新物種共存的道路,並最終與它共同進化。」

  我們人類與許多其他物種在這個星球上共存了很長時間,「但我們總是比它們聰明,」他還說。「很快會有一個新的物種,它將比我們更聰明,並且不斷變得更聰明。我們正在擴展地球上最高級別的智慧——從人類能想象並編程到計算機的東西,到計算機開始能夠自己學習的東西,而這幾乎是無限的。」

  中國過去一年裡在人工智慧方面取得的進展已經非常明確地表明,中國和美國現在是世界兩大人工智慧超級大國。

  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中國總理李強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開幕式上自豪地指出,中國最近推出的DeepSeek人工智慧系統「橫空出世」,並強調了中國人民「創新創造的巨大力量」。這個論壇正是我來到北京的原因。

  此外,他還表示:「2025年有望成為中國機器人量產的元年。」摩根士丹利最近的一份報告描述了中國在機器人行業中對西方的絕對優勢,該行業的頂級企業多數由中國控制。這些是融合了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它們的動作和語言與人類非常相似。

  在這些通用人工智慧系統普及和規模化之前,我們需要這兩個超級大國認真制定一個監管和技術框架,確保達成協議,使這些系統具備某種道德的推理能力和嵌入的使用控制,防止它們被不受控行為者用於全球性破壞活動,或者自己成為不受控行為者。我們需要一個管理體系,確保人工智慧系統始終以符合人類和機器福祉的方式運作並自我監管。

  曾經有一段時間,許多人認為這樣的項目只能由民主國家的聯盟來完成——然後再呈現給世界。抱歉,太晚了。中國大大縮小了與我們的差距,並超過了其他民主國家。沒有北京,這件事無法完成。所以,猜猜誰會來赴宴?現在只有一張兩人桌。特朗普先生,習先生,這邊請。歷史正注視著您二位。

  不過,唉,要想創造條件,讓北京和華盛頓合作建立統一的人工智慧信任和治理體系,對兩國領導人來說都並非易事。

  然而,聽了中國專家和官員在這次會議上的發言,我感覺中國人和美國人很相像:他們仍在努力思考這些新的人工智慧系統將提供什麼新功能。一方面,他們想要竭盡全力,確保自己的公司在與美國公司的人工智慧競賽中獲勝——這樣他們就可以主導市場——另一方面,他們又想確保這些技術不會破壞自己國家的穩定。

  我不是不知道當前美中兩國之間的互信是什麼狀況——上周我在兩個國家的首都都有逗留——我可以證明,這種不信任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因此,我深知,要求兩國相互信任,合作建立一個道德的推理系統,確保我們得到人工智慧最好的一面,緩和最壞的一面,這聽起來非常荒謬。

  但是,我們的領導者應該從軟體技術公司如何使用「合作競爭」(指競爭者之間的合作)中學到東西。蘋果、微軟、谷歌和Meta都想在商業上摧毀彼此,但它們最終意識到,如果它們在一些基本標準上進行合作,而不是各自為政,就可以為它們原本獨立的產品和服務大規模擴展市場。

  一旦人工智慧到來,如果我們不能確保這些系統可以嵌入共同的信任標準,美國和中國將無法共同做任何事情。任何一方都不會信任它向另一方出口或進口的任何東西,因為人工智慧將出現在所有數字化和聯網的東西當中。也就是說,你的車、你的手錶、你的多士爐、你最喜歡的椅子、你的醫學植入物、你的筆記本。因此,如果我們和中國之間沒有信任,而我們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人工智慧系統,這將是加強版的TikTok問題。許多貿易將會陷入停頓。我們只能用大豆換醬油。這將是一個高科技的封建世界。

  我被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諾亞·赫拉利的說法所吸引,在此次論壇的人工智慧研討會上,他向座無虛席的聽眾(其中大部分是中國人)發表了演講。

  「在開發出真正的超級智能人工智慧代理之前,我們應該在人與人之間建立更多的信任,」赫拉利說。「但我們現在的做法恰恰相反。在世界各地,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正在崩潰。太多的國家認為,要想強大,就必須不相信任何人,完全與他人隔絕。如果我們忘記了人類共同的遺產,失去了對我們以外的所有人的信任,我們就很容易成為失控的人工智慧的獵物。」

  人類攜手就可以控制人工智慧,他還說,「但如果我們互相爭鬥,人工智慧就會控制我們。」

  在創造可信賴的人工智慧這一具體工作方面,我毫不猶豫地說,祝習近平主席和特朗普總統早日成功。

        更多美國要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11:4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