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帖:日本女性為啥不願意嫁給外國人...

京港台:2025-3-26 10:14| 來源:靜說日本 | 評論( 21 )  | 我來說幾句

熱帖:日本女性為啥不願意嫁給外國人...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著名文學大師林語堂說過這麼一句話:「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國的鄉村,屋子裡裝著美國的水電煤氣管子,請個中國廚子,娶個日本太太。」

  林語堂先生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充滿幽默感。這句話流傳開來,就變成了「人生四大享受」——「娶日本老婆,住美國房子,雇中國廚子,住英國鄉村別墅」。

  林語堂曾留學歐美,沒在日本生活過。但是,他對於日本女性有如此讚美,看來日本女性還是很適合娶回家相夫教子。

  在人們的印象中,日本女性具備賢惠、勤勞、順意三大美德。當然這是大眾的概念,落實到具體的女性身上,未必人人如此。不管怎樣,外國人想娶一位理想的日本太太,也並不是很容易。

  

  那麼,到底有多少日本女性嫁給了外國人了呢?

  我查了日本厚生勞動省的人口動態統計,最新的數據是2022年的,那一年,嫁給外國人的日本女性總數是6778人。而在2009年,這一數字是7646人。

  其中嫁得最多的是朝鮮和韓國國籍的人,共有1551人。為什麼朝鮮和韓國國籍是第一位呢?因為這些男士大多是在日本的第四代或第五代,除了國籍,他們在日本的融入度,基本上與日本人沒啥區別。

  排名第二位的是美國。2022年,日本女性嫁給美國男人的人數是1139人,而在2009年是1453人,出現了減少。

  那麼,2022年,有多少日本女性成了中國人的媳婦呢?這個數據是934人。中國國力日益強盛,中國人越來越有錢,嫁給中國男人的日本女性為啥這麼少呢?

  其實,這麼多年來,這個數據基本上沒變。2009年時,嫁給中國男人的日本女性是986人。

  2012年時,是850人。這麼多年,中國國力翻了N倍,但是,願意嫁給中國男人的日本女性,一直徘徊在1000人左右。

  

  在日本生活久了,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日本女性的國際化程度似乎總是比男性高那麼一點兒。她們愛學外語,喜歡看外國電影,追海外明星,甚至在社交媒體上和外國網友聊得熱火朝天。可一說到結婚,許多日本女性卻會露出一種「謝謝,但還是算了吧」的表情。

  日本女性為啥不願意嫁給外國人?

  最大的問題,還是文化差異:不是不想,是怕麻煩。

  日本人最講究的是「和」,也就是凡事和諧、不起衝突。這一點在婚姻里尤為重要。日本女性從小被教育要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結婚後更是要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可外國人呢?

  在很多日本女性眼裡,外國男人浪漫是浪漫,但也「太自我」了。比如說,日本丈夫下班回家,妻子端上飯菜,丈夫低頭說一句「いただきます」(我開吃了),然後默默吃飯,吃完再道一聲「ごちそうさま」(謝謝款待),一切安靜又自然。可要是換成一個美國丈夫,可能一進門就大喊「Honey, I』m home!」,然後開始聊今天在公司多牛,飯桌上還得配上紅酒和笑聲。這場景對日本女性來說,簡直像在演美劇,適應起來可沒那麼容易。

  

  再比如,日本有種「察言觀色」的文化,叫「空気を読む」(讀懂空氣)。丈夫累了,妻子不用問就知道該泡杯茶;孩子哭了,媽媽立刻明白是餓了還是困了。可外國男人呢?不少日本女性覺得他們「太直接」,啥都得明說。比如一個外國人老公可能一臉認真地問:「你今天怎麼不高興?」日本妻子心裡想:「這還用問嗎?你昨天忘了扔垃圾啊!」這種溝通方式的差異,時間長了,真能讓人覺得心累。

  其次是生活習慣的不同:細節決定成敗。

  日本人對生活細節的執著,全球出了名。尤其是女性,從疊衣服到擺盤吃飯,每件事都有自己的「規矩」。可外國人呢?很多日本女性覺得,他們的生活習慣實在太「豪放」了。比如,日本妻子早上起來會把被子疊得整整齊齊,房間收拾得一塵不染。可一個外國丈夫可能直接把被子一掀,說:「不睡的時候疊它幹嘛?」再比如吃飯,日本女性習慣小份精緻,飯後還得把碗筷洗得乾乾淨淨。可外國丈夫可能一頓飯吃得盤子滿桌,洗碗還得拖到第二天。這對日本女性來說,簡直是「家庭秩序的大敵」。

  第三是社會觀念的干擾:嫁出去像「叛逃」

  日本社會雖然表面上挺開放,但骨子裡還是個「村落社會」。大家習慣看別人臉色,怕自己太出格。嫁給外國人,在有些日本人眼裡,多少有點「叛逃」的意思。鄰居可能會竊竊私語:「她怎麼嫁了個外國人啊?是不是日本男人看不上她?」同事也可能投來異樣的眼光。這種無形的壓力,對日本女性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

  

  所以,日本女性不願意嫁給外國人,不是因為她們排外或者瞧不起誰,而是因為她們想得太多、太細。錢多錢少是小問題,文化差異、生活習慣、家庭壓力、社會觀念,每一條都像一道坎兒。不是她們不想跨過去,是怕跨過去以後,發現自己回不來。

  雖然如此,日本女性的心,並不是完全關上了門,而是開了一扇小窗——你要打開它,得自己找鑰匙。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5 00: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