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的是,川普在烏克蘭問題上是正確的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我很少同意川普總統的觀點,但他最近關於烏克蘭的爭議言論大多屬實。這些言論之所以顯得荒謬,只是因為西方觀眾十多年來一直被灌輸有關烏克蘭的虛假信息。現在是時候澄清三個關鍵點了,這三個關鍵點解釋了為什麼烏克蘭人和前總統喬·拜登——而不僅僅是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對烏克蘭戰爭的爆發和持續負有重大責任。
首先,正如最近大量法醫證據所證實 ,甚至 基輔法院也確認,正是烏克蘭右翼武裝分子在 2014 年發動了暴力事件,並激怒了俄羅斯首次入侵包括克里米亞在內的烏克蘭東南部地區。當時,烏克蘭有一位親俄總統維克托·亞努科維奇,他在 2010 年贏得了 自由公正的選舉,並得到了該國東南部俄羅斯族人的大力支持。
2013 年,他決定與俄羅斯 而非 之前計劃的歐洲進行經濟合作。親西方活動人士對此作出回應,主要以和平方式佔領了首都的 Maidan 廣場和政府辦公室,直到 2014 年 2 月中旬總統最終做出重大讓步,此後他們基本 撤離。
然而就在此時,俯瞰廣場的右翼武裝分子開始向烏克蘭警察和剩餘的抗議者開槍。警察向武裝分子開槍還擊,武裝分子隨後謊稱警察殺死了手無寸鐵的抗議者。烏克蘭人對這場所謂的政府屠殺感到憤怒,他們湧入首都, 趕走了總統,後者逃往俄羅斯尋求庇護。
普京的回應是向克里米亞部署軍隊,向東南頓巴斯地區部署武器,以支持那些認為總統被非民主推翻的俄羅斯族人。雖然這個背景故事並不能為俄羅斯的入侵提供正當理由,但它解釋了俄羅斯的入侵併非「無緣無故」。
其次,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違反與俄羅斯的和平協議,尋求北約軍事援助和加入北約,這助長了戰爭的蔓延。這兩份協議被稱為 明斯克 1 和 2,是澤連斯基前任總統彼得·波羅申科在 2014 年和 2015 年談判達成的,目的是結束東南部的戰鬥並保護處於危險中的軍隊。
烏克蘭本應在 2015 年底前保證頓巴斯地區享有有限的政治自治,普京認為這足以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或成為北約的軍事基地。遺憾的是,烏克蘭 七年來一直拒絕履行這一承諾。
澤連斯基甚至 在 2019 年的競選中承諾最終實施該協議以防止進一步的戰爭。但在贏得選舉后,他 食言了,顯然他更擔心的不是戰爭風險,而是 在俄羅斯面前顯得軟弱。
澤連斯基反而增加了從北約國家的武器進口,這讓普京忍無可忍。於是,2022年2月21日,俄羅斯承認頓巴斯獨立,在那裡部署軍隊「維和」,並 要求 澤連斯基放棄對北約軍事援助和成員國身份的追求。
當澤連斯基再次拒絕時,普京於2月24日大規模擴大了 軍事攻勢。 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澤連斯基都挑起了俄羅斯的侵略,儘管這顯然不能成為莫斯科隨後犯下的戰爭罪行的借口。
第三,喬·拜登也對戰爭的升級和持續做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2021 年底,當普京在烏克蘭邊境調動軍隊並要求執行明斯克協議時,似乎很明顯,除非澤連斯基讓步,否則俄羅斯將入侵,至少在頓巴斯和克里米亞之間形成一座陸橋。
考慮到烏克蘭已經完全依賴美國的軍事援助,如果拜登總統堅持要求澤連斯基遵從普京的要求,那麼這就會實現。然而,拜登卻遺憾地把決定權交給了澤連斯基,並承諾如果俄羅斯入侵,美國將「迅速果斷地」作出回應,澤連斯基認為這是違抗普京的綠燈。
如果川普當選總統,他可能不會開出這樣一張空頭支票,因此澤連斯基別無選擇,只能執行明斯克協議以避免戰爭。即使澤連斯基仍然拒絕並挑起俄羅斯入侵,川普也會剝奪他對和平談判的否決權,而拜登卻魯莽地 宣稱 : 「沒有烏克蘭,烏克蘭就什麼都不是。」
悲劇的是,這一承諾讓烏克蘭更加大膽地延長戰爭,期待美國最終給予決定性的軍事援助,但拜登因擔心核升級而拒絕提供援助。就這樣,拜登在烏克蘭人心中燃起了 虛假的希望 ,毫無必要地延續了這場戰爭,僅在過去兩年間,這場戰爭就造成數十萬人死亡或受傷,而戰爭前線移動的面積還不到烏克蘭領土的 1%。
即使細節仍有待談判,但停戰協議的基本輪廓已經很明顯,正如川普和普京今天在 電話中開始談判的那樣。俄羅斯將繼續佔領克里米亞和東南部其他地區,而烏克蘭其他地區將不會加入北約,但將得到一些西方國家的安全保障。可悲的是,如果拜登總統以澤連斯基談判停火為條件,這樣的計劃至少在兩年前就可以實現。
更為悲慘的是,無論戰後達成何種和平協議,對烏克蘭來說,都將比澤連斯基因其政治野心和對美國無底線支持的天真期望而愚蠢地放棄的明斯克協議更糟糕。
艾倫·J·庫珀曼是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教授,教授軍事戰略和衝突管理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