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宣布核武計劃,震動歐洲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美國和烏克蘭未能簽訂礦產協議、兩國總統爭吵鬧劇的影響還在加劇,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歐洲各國近日來正越來越頻繁地討論向烏克蘭派遣軍隊、加大援助以及提升本國防禦的議題。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稱俄羅斯是「對法國和歐洲的直接威脅」,並提出將歐洲國家納入法國「核保護傘」的想法。而波蘭則提出了尋求核武的計劃——波蘭總理唐納德·圖斯克(Donald Tusk)表示,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對美國的盟友關係表示懷疑,「美國地緣政治的深刻變化」已將波蘭和烏克蘭置於「客觀上更加困難的境地」,他說波蘭必須大幅增加軍隊規模,甚至「尋求與核武器有關的機會」。
波蘭:核武、擴軍兩手抓
當地時間3月7日,波蘭總理圖斯克在向波蘭議會發表的關於安全問題的詳細講話中沒有明確提出發展核武庫,「現在是我們大膽審視我們擁有最現代化武器的可能性的時候了」,並探討了核武器和 「現代非常規武器」的選項。
圖斯克補充說,波蘭政府正在與除英國和俄羅斯之外歐洲唯一的核大國法國「認真討論」將法國的核保護傘擴展到其他歐洲國家的可能性。此前的5日,馬克龍在電視講話中表示,如果美國不再支持法國,法國必須做好準備。他補充道,俄烏衝突已經變成了一場「全球衝突」,他計劃展開一場辯論,討論將法國的「核保護傘」擴大到歐洲盟友的想法。
波蘭是《核不擴散條約》(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的簽署國,該條約禁止在 1970年生效時不屬於五個已宣布的核大國的國家獲取原子武器。但從未簽署過禁令的以色列、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及退出條約的朝鮮都已發展了核武器,波蘭國內也不時有試圖加入核俱樂部的討論。波蘭前執政黨領導人雅羅斯瓦夫·卡欽斯基曾在2022年表示,「作為一名公民」,他希望看到波蘭獲得核武器,但他又補充道:「作為一名負責任的政治家,我必須認為這一想法是不現實的。」
俄羅斯官員曾多次暗示,他們可能會在與烏克蘭(非北約成員國)的戰鬥中使用核武器,尤其是如果西方增加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的話。但迄今為止,援助的一再升級並沒有引起這種反應。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在去年的一份報告中警告說:「俄烏衝突有可能增加核擴散風險,因為它表明核大國可以用常規能力攻擊對手,同時用核威脅來支持自己的行動,以阻止第三方干預。」報告指出,「這場衝突還發出了這樣的信息:核武器是國家安全的必要保障。」
波蘭是前蘇聯領導的華沙條約軍事同盟成員中最大的軍事強國,現在是北約的成員。波蘭擁有悠久的核專業知識傳統,可以追溯到瑪麗·居里,這位出生於波蘭的法國科學家因其在20世紀初發現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的開創性工作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還有斯坦尼斯瓦夫·烏蘭,他是波蘭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秘密原子彈計劃—曼哈頓計劃以及隨後的氫彈發明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共產主義時期,波蘭培訓了一大批核工程師,為在蘇聯援助下開始建造但從未完工的核電站做準備。波蘭去年批准了根據與美國西屋電氣公司簽訂的合同建造其第一座核電站的計劃。
圖斯克在講話中談及特朗普突然顛覆二戰結束以來美國外交政策的支柱所造成的新的安全形勢。「我們不能否認這些事實。」他說,「客觀地說,今天波蘭的局勢,特別是烏克蘭的局勢,比幾個月前更加困難,我們必須面對這一事實。」但圖斯克並沒有直接批評特朗普,並表示與美國保持「儘可能密切的關係」仍然至關重要。
除了談及核武問題,圖斯克還表示,波蘭需要確保所有成年男子都接受過「戰爭情況下的訓練」。他表示波蘭將把包括預備役軍人在內的軍事力量擴大到約50萬人,是目前規模的兩倍多,並把國防開支提高到經濟產出的5%。但圖斯克排除了向烏克蘭派遣波蘭士兵「作為某些特遣隊的一部分」的可能性,這顯然是拒絕了法國的提議,即如果美國促成和平協議的努力取得成果,歐洲國家將為未來的安全部隊提供部隊。
波蘭已經是歐洲國防開支最大的國家之一,去年的國防開支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比北約為其成員國設定的2%的最低標準高出一倍。圖斯克表示:「我要再次重複一個看似不可思議但卻是事實的事實:5億歐洲人正在乞求3億美國人保護我們免受1.8億俄羅斯人的攻擊,而俄羅斯人三年來一直未能應對4000萬烏克蘭人。」他補充說,歐洲擁有自衛的手段,但需要 「消除一個重要的缺陷」--「缺乏行動的意願、不確定性,有時甚至是懦弱」。
歐洲:加強支援
波蘭之外,歐洲各國都在加強對烏克蘭的支援以及提升本國國防。歐洲理事會負責人科斯塔宣布,多數歐盟成員國都承諾,將向烏克蘭提供額外的150億歐元的援助。
英國則持續動用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以支持烏克蘭。倫敦方面已向基輔交付了約9.71億美元,接下來這個數字還會不斷增加。烏克蘭總理什米加爾表示,英國的資金將全部用於加強軍隊。他們將繼續用俄羅斯的資金購買武器,再反擊戰場的俄軍。
德國候任總理默茨喊出的「不惜一切」來重振經濟、加強國防,具體來說,超過1%的國防支出將被豁免在債務剎車之外。默茨還表示,主要的中心政黨也已同意啟動一個5000億歐元的基礎設施基金,用於投資交通、能源電網和住房等優先領域。德國這一空前財政擴張計劃被德銀視為「德國戰後歷史上最重要的範式轉變之一」。
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他願意與歐洲國家展開「戰略性討論」,探討法國的核威懾能力是否以及如何能夠為整個歐洲提供安全保障,馬克龍說道:「歐洲的未來,不應該由美國或俄羅斯決定。」法國的核武庫規模小於美國,其核戰略原則規定,總統在決定是否使用核武器時,將以國家的「核心利益」為指導,有承諾為盟國提供保護,只會在極端的自衛情況下才會使用,不適合用來與另一個擁核國家正面交戰。
不過,對於馬克龍的計劃,法國國內存在一些反對聲音。法國最大反對黨、極右翼國民聯盟領導人勒龐表示,馬克龍正在「破壞法國的威懾模式」。保守派的共和黨高級議員沃基茲(Laurent Wauquiez)認為,「(馬克龍)不應(與歐洲)分享核按鈕。」 法國防長勒科爾尼在其社交媒體上發文稱,「核威懾是法國的,且將繼續如此。」法國的民調也顯示,約30%的受訪者表示,對於政府不徵求意見就使用核武器保護國家,持中立態度。
針對法國的計劃,俄羅斯也做出回應。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回應稱:「有些人渴望回到拿破崙時代,但是卻忘記了那個時代是如何結束的。」克里姆林宮表示,馬克龍的講話「極具對抗性」。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也稱,馬克龍的講話「是對俄羅斯的威脅」。普京則強調,因為俄羅斯士兵的韌性,法國過去未能征服俄羅斯,今後也依舊會失敗,「征服俄羅斯是不可能的」。拉夫羅夫還表示,關於在烏克蘭部署外國「維和力量」的問題,俄方將把此舉視為北約在烏克蘭的存在,莫斯科不會允許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