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將推出經濟刺激計劃 如何提振消費成關鍵

京港台:2025-3-4 05:21| 來源:自由亞洲 | 評論( 7 )  | 我來說幾句

兩會將推出經濟刺激計劃 如何提振消費成關鍵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中國一年一度的兩會即將登場,國務院總理李強將於3月5日人大會議開幕當天作政府工作報告。面對持續萎靡不振的經濟局面,今年的兩會經濟目標與政策措施會與去年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中國政協和人大會議(即兩會)將分別於3月4日至10日和3月5日到11日在北京召開。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的規劃之年。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中國經濟問題專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在有關兩會前瞻的媒體簡報會上分析,與往年一樣,今年會議的重點將集中在經濟問題上:「今年真正的重大問題是,中國人民和世界其他國家都認為,現在是中國政策制定者實施有助於經濟增長反彈的經濟政策的時候了。」

  專家:中國經濟的最大挑戰在於提振消費

  據美國彭博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近兩個月後,美中兩大經濟體正走向激烈對抗。和去年不同的是,中國無法再依賴於出口增長,因此領導層承諾將優先推動國內需求,釋放國內消費潛力。

  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大幅放緩,房地股市雙跌,外資撤離,失業高企。消費者信心疲軟,至今仍未反彈。去年9月,中國當局宣布刺激增長計劃,但並未真正發揮作用。12月,習近平在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承認,中國經濟運行面臨重要困難和挑戰,主要是內需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會議還暗示,兩會召開前,中國將推出一系列政策應對這些挑戰。

  甘思德認為: 「現在的問題是,中國經濟是否真的能達到這些預期? 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消費方面。」他指出,中國的消費僅佔GDP的39%,遠低於其他發達經濟體的 50%至60%,但官方卻一直認為,問題在於能滿足消費的高質量產品供應不足。因此,他預計,本次人大會議上,北京將繼續強調提供更多高質量消費品,並繼續實施貿易投資計劃,用於工業升級。同時,中國將繼續擴大財政赤字,最高可達GDP的4%。

  政治局會議:擴大內需與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衝擊

  根據官媒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8日召開會議,討論國務院擬提請本次全國人大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稿。會議強調,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穩住樓市股市,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衝擊,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等。

  而在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李強則說,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範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社會穩定。

  對此,甘思德告訴本台:「我知道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顯得非常不確定。它試圖說一切都進展順利。其目標與前一年相比沒有發生太大變化……(但)根據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人們在中國媒體上看到的更廣泛討論,他們(今年)將專註於提高國內消費。」 他提到,《求是》雜誌最近重新刊發了習近平 12 月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重點關注國內消費。這是一個重大信號。

  甘思德還提到,今年人大會議將會宣布發行3萬億的長期國債,4-5萬億的地方政府債券,這些都會對經濟增長和消費產生一定影響,但在解決消費需求方面,當局卻會有所保留。由於沒有足夠的教育和醫療保險支持,以及房價大幅下跌,中國人的預防性儲蓄率仍然非常高。

  「除非有足夠的社會保障網路並解決這些其他問題,否則我們不會看到消費按其需要增長。」甘思德說,「所以我認為經濟學家和其他觀察者將會看到,黨和參加兩會的官員在多大程度上願意擴大對社會保障網路的投資,以減少預防性儲蓄的需要。」

  專家:經濟增長目標5% 財政與貨幣支持力度將加大

  據彭博社援引大多數接受調查的分析人士預計,中國將在今年的兩會上設定約5%的強勁增長目標。為此,決策者可能會將中國的官方預算赤字目標推高至30多年來的最高水平,向經濟注入數萬億元人民幣,以應對通縮、房地產危機以及現在與美國的貿易戰。

  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姚洋(Yao Yang) 對彭博社表示,他首先擔心的是北京的財政刺激力度不夠,「特別是考慮到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其次,如果中美無法達成協議,美國政府可能會繼續加征關稅,「屆時,雙方將陷入『以牙還牙』的貿易戰,這將是非常糟糕的局面。」

  本台特約評論員、旅美時評人士秦鵬則談到,中央政治局最新會議中強調 「穩住樓市股市」「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衝擊」,顯示出當局對金融市場穩定的更高關注和對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擔憂。他說:「我們從最近這段時間的合併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合併鄉鎮銀行、合併中小城市商業銀行以及要給大型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增資等消息來看,也可以看出中共很擔心金融暴雷。」

  美中貿易戰 中國已做好兩手準備?

  外交政策通常不是兩會的中心議題,但目前的美中貿易戰已成為影響兩會政策的重要因素。美國新一輪對華進口關稅將於3月4日生效。據黨媒《環球時報》英文版(Global Times)周一(3日)報道,中國正在準備反制措施,並可能以美國農產品和食品做為報複目標。

  不過,甘思德認為,在習近平及中國領導層看來,他們面臨的國內挑戰比來自美國的挑戰更重要。習近平對於中國過去幾年在技術領域取得的成功有信心。針對美中貿易戰, 甘思德說:「中國和領導層並不急於與特朗普達成協議。他們希望,如果要達成協議,希望協議對中國有利,而不是北京對華盛頓單方面做出讓步。」他認為,中國已經做好了達成協議或局勢升級的兩手準備,因為北京覺得其處境比特朗普首屆政府時「要好得多」。

  秦鵬則認為,中央政治局日前會議中提到「防範外部衝擊」,反映出北京為了應對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科技戰,以及歐洲等國家跟隨其後的壓力,正在準備相關措施;會議強調的「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相較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措辭更突出整體平衡,也預示會加強相應的風險管理,包括經濟風險、社會風險和政治風險。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0: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