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拯救烏克蘭?澤連斯基赴美簽約希望"綁定"...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當地時間2月28日上午11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將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面,雙方將就開發礦產和稀土協議進行會談。這份協議被認為關乎烏克蘭的命運。經歷3年戰火后,在特朗普急於促成俄烏停火的施壓下,烏克蘭能否依靠「綁定」美國利益繼續獲得美國的支持?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會面前,雙方針對協議內容幾經「拉扯」談判達成最終妥協,但目前版本的協議中並未明確美國對烏安全保障。澤連斯基在啟程前表示,擬定的礦產協議只是個框架,希望與特朗普進一步討論,美國的援助至關重要。
但在美國方面,財政部長貝森特27日對媒體明確表示,這份框架性經濟協議已經達成,美烏不會再就協議談判。在27日會見來訪的英國首相斯塔默時,特朗普也延續此前的態度,拒絕承諾為烏克蘭的維和部隊提供軍事支持。
「目前的礦產協議可能不涉及非常具體的美國對烏安全保障,但是澤連斯基可能會通過這一協議把美烏利益進一步捆綁和長期鎖定,間接獲得某種形式的安全保障。」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韋宗友對澎湃新聞分析稱。
在這種「捆綁」之下,是烏克蘭當前所處的特殊境地。「如果烏克蘭在協議問題上得罪了特朗普,之後要維持戰場行動就難以為繼,從軍事角度來看,歐盟根本無法替代美國的軍事援助。澤連斯基深知這一點,手上也沒有任何談判籌碼。」韋宗友認為。
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與歐亞研究院副院長、副研究員萬青松也對澎湃新聞分析稱,澤連斯基讓美方寫入明確的安全保障條款的可能性很低。在特朗普看來,烏克蘭不是與其平等談判的夥伴,因此還會被繼續壓制。
與此同時,美俄關係正在迅速升溫,為停火止戰做準備。據路透社報道,美俄外交官27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會談,旨在恢復各自的外交使團,這被視為結束俄烏衝突的一步。不過,美國對俄烏雙方同時採取行動,能否導向一個各方認可的和平未來,仍然是一條崎嶇之路。
礦產協議條款如何變更
據參考消息報道,烏克蘭26日晚宣布,烏內閣會議已批准這份「關於設立烏克蘭重建投資基金規則與條件的協議」,核心內容共6項。澤連斯基當天表示,他強烈要求協議至少包含一條「諒解」內容,即烏方視該協議為「未來安全保障的一部分」。
根據美媒25日曝光的美烏最新協議草案,協議中的條款與美方最初的提議相比,要簡單和寬泛得多。烏克蘭媒體25日報道稱,美方已就關鍵條款做出讓步。
烏總理什梅加爾26日介紹,協議的6項核心內容分別是:烏美雙方將共同持有和共同管理一個重建投資基金;烏礦產和其他相關資源仍屬於烏克蘭,所有權不會轉讓給美國或其他人;烏克蘭將用自然資源未來收益的50%向基金注資;美國將以資金、金融產品和其他對烏重建具有關鍵意義的資產向基金注資;基金吸納的資金將只用於對烏重建項目的投資;該協議與烏克蘭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所承擔的義務不存在衝突和分歧。
據烏克蘭《經濟真理報》25日報道,美方在新版協議中刪除了此前要求烏克蘭出資額需達到5000億美元的規定,刪除了將美國對烏財政援助算作美國對該基金出資額的規定,還同意將美國完全擁有該基金改為美烏共管,雙方對該基金控制權重將依據各自對基金「實際貢獻」劃分。此前,美方要求對投資基金擁有100%所有權。
《經濟學人》在分析中寫道,最初特朗普要5000億美元「回報」,但其實只有1200億美元。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一條條款稱,美國將根據其本國法律控制「最大額度」的權力,這可能與另一條表明按比例分配(也即實際貢獻)的條款相衝突。烏克蘭投入基金的未來資源收益中,不包括目前正在運營的項目,比如那些已經為烏克蘭財政預算貢獻了巨額資金的大型石油和天然氣項目。
這篇分析還指出,烏克蘭的自然資源財富的真實程度尚不清楚,現代技術尚未用於評估其礦藏。其中許多礦藏位於地下深處,或者礦藏濃度太低,無法盈利。大約40%的金屬資源位於俄羅斯佔領的領土。框架協議也沒有提供有關加工和精鍊的細節。但無論如何,烏克蘭已經給了特朗普一個結果——並爭取到了時間。
「從協議本身來看,考慮到礦產資源的開採、能源和港口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維護,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技術投入,且經營盈利周期較長,烏克蘭試圖以此拉住美國,可以長期保護其對烏克蘭的投資安全,同時為美國企業參與戰後重建提供『優待』,維繫烏克蘭與美國的特殊夥伴關係。」萬青松表示。
協議背後的過招
在達成最終版本之前,特朗普與澤連斯基進行了一番「拉扯」,背後有其各自考量。
特朗普曾在競選期間多次表示,他將在上任后的「24小時內」解決俄烏衝突。雖然這可能誇大了他在短時間內解決衝突的能力,但這是他做出的最重要的外交政策承諾。因此外界認為,美方希望以某種讓步儘快促成協議。
韋宗友指出,在這一重大外交議題上,如果沒能兌現諾言,則會被視為重大外交失敗。「他(特朗普)對於俄烏停火志在必得,因此採取了一些非常規的做法,也包括撇開歐洲去與俄烏雙方談,並且指責澤連斯基。這實際上是個談判策略,特朗普就停火問題給予普京足夠的迴旋餘地,並向俄方表明會採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來結束這場衝突,通過減少談判方的方式儘快達成協議。」
根據《紐約時報》的說法,礦產問題至少從去年12月就擺在了談判桌上,但烏克蘭推遲了與美國達成礦產協議,「目的是讓特朗普上任后邀功」。維也納人文科學研究所的歐洲未來學者阿曼達·科克利近日在《世界政治評論》撰文稱,澤連斯基巧妙地利用了特朗普喜歡為美國物質利益做交易的傾向。
但在此後,烏克蘭在簽署協議方面的猶豫引發了特朗普和澤連斯基之間的「口水戰」。
2月12日,特朗普稱與普京進行了一次「漫長而富有成效的通話」。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對外表示,普京告訴美方「需要消除衝突的根源」。這意味著俄方不接受簡單的停火,在停火前尋求烏克蘭和西方做出更大的讓步。而後,美國和俄羅斯外交高級官員18日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會談,就結束俄烏衝突試探著啟動談判,烏克蘭和歐洲方面未獲參會邀請。
澤連斯基12日也與特朗普通話,並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將「準備一份關於安全、經濟合作和資源夥伴關係的新文件」。然而,美烏雙方在談判礦產協議初期存在巨大分歧。澤連斯基隨後在15日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表示,他拒絕特朗普提出的礦產協議,因為協議不包含美國對烏提供安全保障的內容。
澤連斯基在高喊「我是烏克蘭的捍衛者,不能出賣國家」的同時,稱特朗普落入俄羅斯的「虛假信息陷阱」,隨後招致美方的反擊,特朗普19日抨擊其為「獨裁者」,指責烏克蘭「玩弄」美國,催促澤連斯基「迅速行動」以實現和平,否則可能失去烏克蘭。
而在連斯基即將訪美之際,特朗普27日又表達了對他的尊重。「我覺得我們明天(28日)上午會有一次非常好的會面。我們會相處得非常融洽。」特朗普在與斯塔默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說,「我很尊重他(澤連斯基)。」當記者追問特朗普在「真實社交」網站上發表的嘲諷澤連斯基是「獨裁者」的言論時,特朗普回答:「我說過嗎?真不敢相信我會這麼說。」
萬青松認為,特朗普要向本國選民展示他正在從烏克蘭「收回」美國納銳人的錢,以便將拜登時期對烏克蘭援助的「無利可圖」變為特朗普的「有利可圖」。烏克蘭當局則要避免在這個關鍵時刻被反對派更多指責是「賣國」行為,影響停火之後的可能選舉。因此,不排除雙方最終避免使用承擔「安全保障」的直截了當表述,而是各自向本國民眾採取相對靈活性地「互利共贏」表達,比如「聯合開發」、「共同管理基金」、「投資未來」等。
協議的下一步離和平多遠
在全球目光聚焦烏克蘭礦產時,俄羅斯向美方拋出了合作的橄欖枝。普京2月24日接受媒體採訪被問及美烏礦產協議時說,「這與我們無關。」接著他表示,我們願意與我們的美國合作夥伴合作,俄羅斯在稀有金屬和稀土儲量方面比烏克蘭更多。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俄羅斯擁有世界第五大稀土金屬儲量,僅次於中國、巴西、印度和澳大利亞。俄羅斯的稀土金屬儲量估計為380萬公噸。普京說,稀土金屬勘探交易還可能在烏克蘭東部地區的礦床展開,俄羅斯目前控制著這一地區。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2月25日表示,美俄在稀土礦產方面的合作只有在雙邊關係正常化和烏克蘭問題達成和平協議后才能開始。
稍早前,歐盟也表示向烏克蘭提出一項關於該國關鍵資源的「雙贏」協議。萬青松指出,俄羅斯認為烏克蘭當局有意試圖製造一種爭奪烏克蘭礦產的假象,因此普京就稀土金屬儲備發表上述言論。「俄羅斯希望吸引西方投資,以此換取西方在反俄制裁和承認納入烏東四地現實的政治靈活性。」
「俄羅斯也擔心美國藉助這份協議進一步獲得對烏克蘭國家特定資源和領土的控制權后,未來可能使用PMC(私營軍事公司)來保護美國的商業利益。」萬青松補充說,這將可能導致新的軍事風險的增加。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研究員、喬治·W·布希政府的白宮俄羅斯政策助理托馬斯·格雷厄姆分析認為,俄羅斯也希望決定烏克蘭的外交未來,確保烏克蘭不能與西方結盟,而必須留在俄羅斯的勢力範圍內。
俄烏衝突延宕3年,截至目前,戰場上的衝突仍未有停止的跡象。俄羅斯佔領烏克蘭近20%的東部領土,烏克蘭佔領庫爾斯克地區部分領土,在此背景下如何實現停火,美國可憑一己之力完成嗎?韋宗友認為,協議即使達成,接下來還將面臨非常棘手的技術和原則性問題。而且,俄烏立場以及美烏立場都存在分歧,短時間內要結束衝突有困難,但是對於達成原則性框架和儘快停火,前景相對樂觀。「如果美烏達成了礦產協議,並且俄烏實現停火,美烏關係將會更加穩定,因為美國在烏克蘭擁有了重大經濟利益,兩國在軍事等領域可能會有新的合作。同時,俄羅斯可能會要求美國甚至歐盟解除部分對俄制裁,美俄關係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緩和。」
俄烏衝突的走向很大程度取決於俄方的決策。2月26日,在被問及俄烏衝突談判中普京是否必須作出讓步時,特朗普十分肯定地說:「對,他會的。他將不得不作出讓步。」這是特朗普首次暗示普京可能也得有所讓步,但他並沒有詳細說明是怎樣的讓步。
美國非營利智庫戰爭研究所25日發文稱,俄羅斯最近似乎做出了一個讓步:普京在近日的採訪中似乎承認澤連斯基將成為俄羅斯未來的談判夥伴。此前,俄方曾堅稱澤連斯基不是合法的領導人,因為烏克蘭沒有在2024年舉行選舉。而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25日通過了一項關於「戰時無法舉行選舉」的議案,併發聲明強調,澤連斯基是通過選舉合法當選的總統,烏克蘭民眾和最高拉達從未質疑其正當性。
隨著美俄重啟外交接觸、美烏推進談判,包括英國和法國在內的多個歐洲國家近期表態,準備在實現停火後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特朗普24日表示普京告訴他願意在戰後接受歐洲維和部隊部署到烏克蘭,但是遭到了俄羅斯政府否認,俄外長拉夫羅夫當天表示:「總統(普京)已明確表示,我們準備與烏克蘭、歐洲以及任何願意出於善意幫助實現和平的代表進行談判。然而,只有當這些談判產生堅定、可持續的結果,且符合俄羅斯聯邦的利益時,我們才會停止敵對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