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諜都:扔塊磚頭砸中兩個半間諜

京港台:2025-2-26 04:17| 來源:保密觀 | 評論( 2 )  | 我來說幾句

世界諜都:扔塊磚頭砸中兩個半間諜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說起維也納,大家腦海中可能會閃現多瑙河畔的優美景色、金色大廳里的浪漫演奏、茜茜公主的美麗倩影……但是,大家可能不會想到,維也納還曾以世界「間諜之都」「特務之城」而著稱。並且,除了它之外,柏林、布達佩斯、布拉格、伊斯坦布爾等城市也都曾因間諜活動而聞名。

   維也納

  維也納,這座位於歐洲心臟的歷史名城,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在冷戰時期成為全球知名的「間諜之都」。1945年至1955年間,維也納被英、美、法、蘇四國分區佔領,包括美國中央情報局、英國軍情六處以及蘇聯「克格勃」等在內的情報組織都紛紛在此設立分支。冷戰高峰期,維也納活躍的間諜人數多達2萬人,著名的諜戰交鋒——「白銀」行動就發生在這裡。

  儘管冷戰已經結束,維也納依然保持著其作為間諜活動中心的地位。2010年,美俄兩國在維也納機場進行了冷戰結束以來規模最大的間諜交換行動,其中包括俄羅斯美女特工安娜·查普曼,再次凸顯了這座城市在全球情報界的重要性。2017年,前奧地利反恐機構奧地利憲法保護與反恐局負責人表示,目前在維也納從事間諜活動的機構遠遠超過7000所。

  

  維也納帝國酒店,冷戰時期,蘇聯佔領軍的司令部就設在此處,西方間諜活動也主要圍繞著此處開展

   柏林

  德國首都柏林,不僅是一座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城市,也是全球著名的間諜活動中心。1945年,二戰結束后,柏林被英、美、法、蘇四國分區佔領,東柏林(蘇聯佔領區)和西柏林(英、美、法佔領區)之間的緊張關係為間諜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

  1953年至1956年間,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英國軍情六處聯合實施了代號為「黃金」的竊聽行動。他們在柏林東部挖掘了一條秘密隧道——「柏林隧道」,用於竊聽蘇聯的通信線路,成功收集了大量關於蘇聯軍事和政治活動的情報,直到1956年被蘇聯發現。冷戰期間,柏林多次成為間諜交換的地點。最著名的一次發生在1962年,美國和蘇聯在柏林的格利尼克橋進行了間諜交換,美國釋放了蘇聯間諜魯道夫·阿貝爾,以換取被蘇聯俘虜的美國U-2偵察機飛行員弗朗西斯·加里·鮑威爾斯。

  

  柏林的地標性建築——勃蘭登堡門

    布達佩斯

  布達佩斯與維也納、柏林一起被稱為「歐洲三大間諜之都」。冷戰初期,匈牙利加入社會主義陣營,但相對於其他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其政權不是很穩固,美國間諜藉機滲透,在布達佩斯開闢了美蘇間諜戰的另一個主戰場。

  1956年,匈牙利爆發了反對蘇聯統治的革命,這不僅是一場政治運動,也是一場間諜活動的高潮。中情局秘密制定「紅襪子-紅帽子」計劃,收集大量關於蘇聯在東歐的軍事和政治情報,甚至企圖動用軍事力量以支持布達佩斯暴動。但蘇聯間諜及時截獲了這份計劃,並提前做了部署。動亂當天,蘇聯迅速出動軍隊,穩定了局勢,並在隨後支持成立了以卡達爾為首的匈牙利工農革命政府。這場情報戰最終以蘇聯人的勝利畫上句號。

  如今,布達佩斯仍然保留著許多與冷戰和間諜活動相關的歷史遺跡,如匈牙利議會大廈、英雄廣場等,吸引了大量遊客和歷史愛好者。

  

  匈牙利議會大廈

    布拉格

  捷克斯洛伐克,地處東歐與西歐交匯的十字路口,優越的地理條件為美俄等國進行情報收集活動提供了便利,其首都布拉格更是成為開展間諜活動的「風水寶地」,《007》系列、《碟中諜》系列等諜戰電影紛紛來此取景。

  冷戰時期,在各國外交官和商賈下榻的布拉格加爾塔飯店,每個房間都無一例外地被安裝了最先進的竊聽設備。1968年,「布拉格之春」到來,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試圖推行更加自由化的政策,在吸引了全球目光的同時也加劇了東西方之間的緊張關係。這一時期,間諜活動達到了頂峰,各種情報交換、秘密談判頻繁發生。

  今天,世界各國的間諜仍然活躍在布拉格的各行各業,他們以外國留學生、交流學者與科學家、公司代表、記者等身份出現,很難被外界識破。捷克反間諜部門負責人在形容這裡的間諜人數之多時曾形象地說:「在布拉格街頭扔下一塊磚頭,就能砸中兩個半間諜——其中兩個是外國間諜,還有半個是情報販子。」

  

  加爾塔飯店

  伊斯坦布爾

  伊斯坦布爾,這座橫跨歐亞大陸的城市,不僅是土耳其的文化經濟中心,也是歷史上著名的「間諜之都」,東西方情報機構曾在這裡展開激烈較量。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這裡聚集了許多國家的間諜,據說高峰時期間諜總數達1萬人以上。他們常常在飯店、酒店、咖啡館等場所進行情報交易,其中,最受歡迎的場所是一個名為「蛇坑」的酒吧。 二戰中一名曾長駐伊斯坦布爾的記者將其稱為「各種陰謀詭計和暗殺活動的中心」,各種匪夷所思的國際陰謀在這裡連環上演,「只要有錢,你可以在這裡買到任何東西——毒品、槍炮、科學家、甚至病毒,當然,還有人命」。

  

  許多著名的小說和電影,如《東方快車謀殺案》以及《007》系列的《俄羅斯之戀》《黑日危機》《大破天幕殺機》等,都以伊斯坦布爾為背景,描繪了這裡充滿神秘與危險的間諜世界。

  諜戰不僅僅是小說和電影中的情節,它現實地存在於國家間的博弈與較量中。面對當前複雜深刻的變局亂局,大國之間滲透與反滲透、竊密與反竊密的鬥爭日趨激烈,「世界諜都」的故事還未結束,諜戰還在繼續上演……

        更多大千雜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0 01:3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