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系統接入DeepSeek,當把握好三對關係

京港台:2025-2-23 09:16| 來源:澎湃新聞 | 我來說幾句

政務系統接入DeepSeek,當把握好三對關係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中國的國產大模型DeepSeek橫空出世,引發全球AI界連鎖反應,其輿論熱度也持續走高。日前,全國多地政務系統以及眾多企業紛紛接入DeepSeek。它的「朋友圈」在持續擴大,AI技術加速落地,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一些地方組織領導幹部專題學習,明確提出要引入AI輔助領導幹部決策,要求公職人員手機至少安裝兩個人工智慧軟體,必須會使用DeepSeeK。深圳邁出的步子更大一些,要求全市各區各部門基於政務雲環境正式開啟DeepSeek的應用服務,而福田區基於DeepSeek開發的70名政務AI「數智員工」已正式上崗。於是,圍繞DeepSeek的討論也從輿論場轉向了實踐場。

  透過這些討論,可清晰看到社會面基本形成的共識:DeepSeek不僅「很爭氣」,而且很好用,有助於政務工作提質增效,既然是個好東西,那就應該派上大用場。雖然人們對DeepSeeK的廣泛應用也表現出了一些擔憂,但並不排斥它,而是提出要真正用好它。從政務服務領域看,這些認識可從以下三方面關係進行分析。

  

  技術迭代與政務變革的關係

  自1994年接入國際網際網路以來,各級政府敞開胸懷擁抱新技術新事物的姿態是一以貫之的,政務服務進步與信息技術迭代幾乎是同步的。從網路使用到辦公數字化、引入移動網際網路、「一網通辦」,再到人工智慧廣泛應用,伴隨數字技術進步的,是中國政府治理的不斷創新,是政務服務效能的不斷提高及數字政府建設的不斷推進。

  當今世界,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智能化浪潮蓬勃發展。面對新的科技革命成果,各行各業用則進,不用則退,實現人機協作已是大勢所趨。醫療、教育、製造等眾多行業都在與AI「聯姻結對」,政務系統也不例外,引入AI可讓政務服務更高效、讓技術賦能治理,更好實現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作為一款高性能AI產品,DeepSeek是個好東西,政府部門對它投入熱情大、反應速度快,短期內就被接入政務系統,派上了大用場。

  從信息披露看,DeepSeek用於政務系統已經展現出了顯著優勢。比如,公文寫作助手支持政策解讀、文件起草、智能校對等,讓政務辦公流程更為流暢快捷;民生服務中的訴求分類、報告生成、關鍵信息提取等,極大減少了重複工單,緩減了人員工作強度,提高了服務精準度;特別是在城市管理方面,DeepSeek既可整合海量數據,也能憑藉實時推理能力,實現快速分析、精準預測、動態決策等,從以往的「事後統計」升級至「事前預測、事中干預」,形成智能化管理的閉環體系,為城市大腦持續賦能。

  應該說,DeepSeek大模型與政務工作是雙向奔赴、互利共贏的關係。人工智慧的大數據算力、24小時不間斷服務,會讓政務工作更有效率,政務服務更有質量。反過來,政務系統接入DeepSeek,不僅拓展了應用場景,而且政務智能體可持續為DeepSeek提供數據和訓練資源,不斷優化演演算法,為技術迭代升級創造條件,讓它變得更加聰明、更有智慧。這種深度融合、互動互強的局面是人們樂見的。

  

  深圳福田區「嘗鮮」DeepSeek,解鎖70名智慧政務「新員工」。 幸福福田微信公眾號 圖

  人工服務與人工智慧的關係

  AI政務時代已然到來。深圳福田區「數智員工」的功能極為強大,被廣泛應用於公文處理、民生服務、應急管理、招商引資等眾多業務場景,覆蓋了政務工作的全方位全鏈條,而且不交社保、不拿工資,不怠慢、不抱怨,工作效率與服務質量「頂呱呱」。可預見的是,越來越多的政務部門會引入AI機器人,進入工作崗位,推進政務工作向自動化智能化加速轉型。這也進一步將人工與機器的關係推到了「前台」,引發了一些人的擔憂。

  實際上,自工業革命以來,人工與機器的關係就是貫穿科技發展史的一條主線。客觀事實是,過往的技術創新與機器運用,雖然也取代一部分人工,但更延伸了人的肢體,增強了人的能力,拓展了人的活動範圍,並在改進工作方式與環境、不斷解放人的同時,也帶來新的甚至更多工作機會。人類引以為傲的是擁有發達的大腦與思維,這也是人與動物相比在沒有機體優勢的情況下,還能在強手如林的自然界生存並處於高位的原因所在。

  然而,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創新打破了這一狀況,機器也有了「大腦」,而憑藉大數據計算、深度學習和快速推理能力,其智能水平不斷提高,甚至比人更加聰慧。

  在這種環境下,人們的憂慮實屬正常。有公務員擔心被AI搶走「飯碗」,一些網民則評論說「混日子的可以下崗了」等。不過,人們普遍認為,用AI取代公務員做那些重複性、模式化的政務工作,將一些公務員解放出來,讓他們向高價值的環節集中,做好更有意義的工作,這是必要的,並已經在發生,如果由此認為,AI能完全替代人工,可能言過其實、為時過早。

  更不要說,政務工作包含大量服務性、協調性內容,可能是突發多變且沒規則、無規律可循的,而多數是與群眾打交道、是做人的工作,必須以心交心、以情交情,要有態度、溫度,能投情、共情,有親和力、判斷力、應變力、創造力等,這些是人類獨有的特質與難以被替代的能力,至少目前的AI技術還沒有達到。

  對人工智慧與人工服務的關係,DeepSeek自己的觀點是:「AI有潛力替代大部分政務窗口服務,但完全取代人工服務並不現實,也不必要。未來的方向是通過AI與人工服務的協作,打造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政務服務體系,讓技術真正服務於民眾的需求。」無論如何,在技術快速革新的時代,公務員應適應新變化、擁抱新事物,學習好、運用好AI,做到人機協同共生,不斷提高工作效能,這是化解本領恐慌的必答題。

  也要看到,AI發展構成挑戰,也帶來機遇,如同其他技術創新一樣,它也帶來了諸如數據分析師、系統維護師等新的職業機會。所以,公務員通過學習培訓,可適應這些新的崗位需求。

  

  效能與安全的關係

  深圳福田的「數智員工」,修整公文格式準確率超95%,審核時間縮短90%,錯誤率控制在5%以內,而個性化定製生成時間從5天壓縮至分鐘級。在江蘇鎮江,DeepSeek登錄政務系統並完成本地化部署上線以來,單日處理量等於全市公務員10年工作量。如此高效能的工作,令人驚嘆,也充分說明DeepSeek是值得擁有的好東西。

  但是,與高效能相伴隨的是高風險,安全問題也是人們討論DeepSeek接入政務系統的焦點之一。目前,多數地方選擇民生與公共事務管理為DeepSeek模型的優先應用場景,涉及個人身份、醫療等大量敏感數據和組織的海量信息。

  因此,在政務工作提質增效的同時,也存在一些需要規避的風險問題,如何防範數據安全與隱私泄露,如何解決演演算法偏見與歧視,如何避免對AI依賴可能引發的系統脆弱性危機。

  進一步看,如果AI提取的關鍵信息、數據分析的結論報告、生成的政策建議等,有偏狹、漏洞、錯誤甚至違背法律、造成損失,那由誰來負責,有沒有補救方案等,這些問題都需要充分考慮,並在AI的應用中不斷解決。

  DeepSeek的接入對政務工作流程、生態、制度等帶來的可能是顛覆性重構,我們要以樂觀而審慎的態度來看待,更需要以切實可行的制度作保障,目的是將這個好東西真正用好。

  這次深圳福田在讓AI員工上崗的同時,也在制度化道路上邁出了步伐,制定了《政務輔助智能機器人管理辦法》。這一辦法充分考慮技術倫理原則,將AI界定為「輔助角色」;劃定了AI應用場景與適用領域,避免技術越界,要求每個「數智員工」都由專人監護,明晰了責任歸屬;在重要工作與關鍵決策流程中,仍然要求人工介入和干預。

  對於AI新生事物來說,這些思路與措施有助於應對可能發生的信息安全、技術失控風險,很值得借鑒。今後,AI的廣泛應用與政務工作的智能化升級,必然會出現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在發展中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中推進發展,這是應有的科學態度與實踐方略。(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黨校教授)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0 01:3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