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重建「愛國」的美國 是認真的

京港台:2025-1-27 04:12| 來源:上報 | 評論( 5 )  | 我來說幾句

川普重建「愛國」的美國 是認真的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川普2.0時代再臨,他上任之後,發出一大批行政命令。 第一任期的川普,大概不如拜登、奧巴馬等專業政治家,不掌握很多竅門。 華盛頓的官僚系統面對「新主」是以逸待勞,可以大力制約他。

  今天回顧,從外面去看,川普1.0有很多雷聲大雨點小的地方。 例如美國經濟狀況不錯,世界大致上沒有打仗,但他上一次的東方政策也沒有很成功。 其國內新政幾乎等於播種之後還未收成,就被 Covid 19 全球疫情打亂和取消。

  川普2.0今天發出的政令,可能在數月甚至更久以前已經醞釀。 外界也合理預期,在掌握大多數民意代表的強勢情況下,加上更有行政和政治經驗,2.0時期會更可能看到川普當年想要真正實現的藍圖。

  這個保守派美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藍圖,對於台、港、中人群應該是普遍陌生。 我們都是自由主義年代出生成長,那是我們的思維前設。 我們的上兩代,很多文化人、政治家,都不少是形形式式的進步派。 我們這邊的很多事,都是其進步政策打開的一個宇宙。

  在他們的熏陶之下,我們對美國有既定印象,我們有著無法理解美國 /西方某一部份的特色濾鏡,即我們無法理解美國「不進步」的那一面,對其有完全陌生的、錯誤的想法。 很多都是用高大上的泛道德話語進行譴責了事,導致很多分析框架幾乎在川普1.0的時候就原地打轉,無法理解這班美國人宏觀上想做什麼。 最流行的兩種簡化:川普是一個容易應付和收買的短視商人,以及法西斯強人,但這兩種都是過於簡化的極端濾鏡。

  在不少主流媒體和文宣中,「川普支持者」一直被描述為社會中的極端、低學歷紅脖子,但選舉結果說明,其實川普選民比起想像中成份複雜,而他們很多都是有特定的「思想」。

  美國幾十年前為了對抗蘇聯,開始對中國實行接觸政策(engagement policy),改革開放都是這樣走出來。 在不少人的經驗和預設想法中,美國總是應該、會在全球秩序中讓利,以及支持自己。 因為美國是地球第一強國,也是全球民主力量領導者。

  這雙玫瑰色的鏡片,令不少人慢慢有種錯覺,似乎美國是一個不變的趨勢,或一個只會利好的「世界體制」。

  我們作為下游其實是看不清上游。 在長年的神化、欣賞(或仇恨)中,結構性忽略美國自身也是由平凡人類組成。 她其實是一座沉睡的火山。 她有時是民主燈塔,但有時也是一個現實的「海關」,也會想要推動「秩序的用者自付費」。

  例如一些華人會批評川普的演說沒有重點談中國。 因為在不少選民眼中,美國自身的問題才是最優先,中國應該是放得比較后,而且不會是以我們期待的方法展開。

  經濟上美國人更是想將中國在全球的重要性排除,最好讓她窮到衰落到變得無關痛癢。 川普2.0團隊上任之後,最先關心的是格陵蘭、巴拿馬運河、中南美洲等等,而不是日本、歐洲等等,由美國出發而不是由世界出發,連昭昭天命都重提了。

  川普命令美國再次退出世衛等等超國家組織,他會很籠統地濃縮為「都是美國在付錢,但世衛都聽中國的」之類。 其實大而化之,這也是川普他們對全球化這類東西的感覺。 他們認為不少人(甚至美國自身)在當下的全球化進程中是被逆向歧視。

  當然這是全球化本身的弔詭現象,首先開啟全球化的國家,也會首先成為反對者或修正者,因為這個外包和產業整合結構、非法移民盡量合理化、逆向歧視本地人的做法,其實會加劇美國內部的貧富懸殊和社會矛盾。 到了民意的臨界點,就會出現川普。

  川普上台,顯示民主黨沒有心思紓解階級矛盾,吃了全球化的紅利,卻沒有照顧到被全球化犧牲的人。 川普方反而有方法掌握他們的心態和語言。 相反,進步派似乎認為那些人口已經沒問題,是政黨的當然選民,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去開發不同少數族群議程,他們是如此入迷,將它變成先於其他一切的最高教條。

  種種演變,無形中越將民主黨的低下層、工人階級、「一般人選民」的基礎弱化。 川普有不少票數和優勢,不會完全純粹是因為他強大,也是由於對方陣營有跑掉一班失望者。 他們可能也不喜歡川普,不過肯定也感受不到現屆政府有多在乎自己。

  選民事實上總是在兩個不好的選擇中,選一個自己沒那麼討厭的,而選舉結果就是很諷刺地告訴各位,在很多美國人眼中,原來那一刻執政四年的民主黨比起川普這樣的壞人還要更不受歡迎。

  當然對於美國以外的世界而言,很多人都不樂見川普上台,我個人也可以理解,甚至自己和親友也大抵在受害區域,但美國人這樣選我們有什麼辦法?

  除了「文化政治」那一邊的立場,實際上是川普來了,真的會在全世界範圍「收回利益」或者「開發新利益」,這是刀口向內的架勢。 然而有些選民支持川普,正是點名要看到美國停止「自我蠶食」,停止「不當讓利」。

  在國力不那麼重要的地方,民主普選是人畜無害,大家都應該高興的事,但美國民主是最能體現民主制度的殘酷。 他們就如所有選舉,也是自己人選自己的總統。 但因為美國太強,美國總統一言一行都可以影響全球人類的福祉,而他其實又是只向自己人負責,必要時不會向共同體以外的人負責。

  當然美國的情況又更特殊,因為她強,她也主動負起各種特殊和普世責任。 這其實也是對的,在太平無事的時候,人們就會負擔多點利他義務,但美國人也可以自己來修正那機制。 亦即一種大國權責的重估。 變還是不變,美國人上次是選擇了要變。

  民選領袖長期被視為忽視「本國利益和價值」,民眾的不滿最終還是會反映出來,而美國又偏偏有法定渠道去表達去改變。

  這是選舉的自我和非普世一面,仍有希臘城邦的遺風。 川普2019年曾在聯合國大會發表過一篇演說,裡面主要是重申國族這個單位在國際間的重要性,在臨近結尾,有一句是這樣的:

  「愛國者以一種沒有其他人能夠企及的方式,看待他的國族及其命運。」(Patriots see a nation and its destiny in ways no one else can.)

  喜歡其人也好,討厭也罷。 現在我們大概可以肯定,川普當時真的不是說笑。

        更多美國要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8 21:4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