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美國暫時熬過生死局,玩家多平檯布局避險

京港台:2025-1-24 07:02| 來源:財經故事薈 | 我來說幾句

TikTok美國暫時熬過生死局,玩家多平檯布局避險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規模大利潤厚的TikTok美區依然是主陣地,但多平檯布局避險也成為了共識。

  TikTok在美國的命運迎來新篇章。

  1月22日,泛大西洋資本集團首席執行官比爾·福特透露,中國政府、美國政府、公司和董事會將繼續談判,對TikTok達成除了資產剝離之外的可行性方案,並且這個談判最快可能本周就能完成。

  泛大西洋資本集團是 TikTok 中國母公司位元組跳動的主要投資者之一,福特同時還是位元組跳動的董事會成員。

  福特所說的談判是指1月20日特朗普表態希望TikTok和美國方面組成合資公司,並且美國方面要佔合資公司50%的所有權。1月21日,特朗普正式簽署了行政令,給予了TikTok「不賣就禁」禁令75天寬限期。

  儘管外界主流聲音依然用「懸而未決」「死刑變死緩」來形容TikTok的命運,但面對特朗普與福特的最新表態,幾位TikTok美區玩家在接受《財經故事薈》採訪時,態度普遍樂觀了起來。

  2020年就已扎入TikTok美區的出海品牌Newme創始人顧俊判斷,後續特朗普政府對TikTok的政策會逐漸放寬。

  田寧於2022年7月開始涉足TikTok美國市場,最近一年多她的角色是TikTok美區帶貨達人,並在深圳建直播基地。她認為,最終TikTok公司的管理權在誰,誰有一票否決權才是最關鍵的。

  南風創辦的MCN機構主攻TikTok美區和英區,該機構在美區業務量級排名TOP15。南風告訴《財經故事薈》,她認為特朗普只是希望美國方面從合資公司中得到利益,其本意並不是在美關閉TikTok。

  但在1月19日之前,TikTok美區的命運反覆搖擺時,不少TikTok 出海玩家們其實一度心生焦慮,「給我個痛快吧,別再這麼折磨我了!」1月17日,顧俊在朋友圈感慨。

  儘管對前景依然樂觀,但他們的風險意識也增強了許多,幾位TikTok玩家都向《財經故事薈》表明,要在TikTok之外,多渠道多平檯布局以規避風險——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總是危險的。

  

  樂觀看待75天寬限期

  在特朗普表態延緩禁令之後,一些TikTok創業者開始變得從容起來。

  在顧俊看來,75天寬限期更像是緩兵之計,給了雙方騰挪談判的空間,在接下來的特朗普任期內,TikTok肯定是安全的。

  據《第一財經》報道,即使位元組跳動同意出售股份並達成合資方案,也需要經過國會立法、監管協商、美國外資投資部門審批等流程,需要的時間周期遠大於75天。國會無法在75天內完成對「不賣就禁」法案的修正。

  此外,按照美國法律,TikTok也不能跟位元組及其關聯實體之間建立或維繫任何業務關係,包括推薦演演算法、數據共享等。可基礎代碼和演演算法的分離是比股權分離更難實現。因此,特朗普政府也有可能通過增加修正條款從而保證TikTok在美國繼續運營。

  南風告訴《財經故事薈》,只要讓美方從合資公司中得到好處就行,很多事情都好談。因為特朗普是個生意人,他的政治底線彈性很高。

  原因不難理解。

  2020年,特朗普曾以國家安全為由下令關停TikTok,並簽署行政命令,要求「不賣就禁」。

  但在2024年美國大選期間,特朗普作為總統候選人,對TikTok的態度卻出現重大轉變。一方面,TikTok能幫助特朗普爭取年輕人的選票。統計顯示,TikTok 在美國月活用戶中約有 23.9% 年齡在 18 至 24 歲之間。另一方面,為TikTok改命,成為了特朗普爭取選票的籌碼,他曾發文稱「想要拯救TikTok的美國人,請投票給特朗普!」。因此,在上任后宣布暫緩禁令,也是特朗普對其競選承諾的兌現。

  TikTok 在特朗普競選過程中的助力並不小。

  特朗普在2024年6月註冊TikTok 賬號,如今坐擁超1400萬粉絲。特朗普還在勝選后的2024年12月16日,會見TikTok首席執行官周受資,並明確對TikTok示好,「我們會研究一下關於TikTok 的事情。我對TikTok 有好感,因為我在大選中以34個百分點的優勢贏得了年輕人的支持。有人說TikTok 在其中發揮了作用。」

  總之,種種跡象表明,只要對特朗普有好處,他就會順勢挽救TikTok。

  田寧認為特朗普希望美國占合資公司50%的股權,大概率只是「表面文章」。

  這類情況在資本市場上並不少見,以印度支付寶之稱的Paytm為例。Paytm是印度本土公司,在印度講的也是印度夢,印度人的創業故事,但其最大股東是阿里。

  2021年11月,Paytm上市前夕,阿里系已是其第一大外部股東,其中,螞蟻集團通過境外股權投資平台持股29.6%;軟銀集團持股19.6%;阿里持股7.2%。

  「很多美國資本背後也有中國投資人,所謂的美國占合資公司50%的股權,到底是美國政府、美國公司,還是美國人?特朗普沒有明確定義,最終公司的管理權在誰,誰有一票否決權才是最關鍵的。」田寧相信TikTok和位元組有能力應付這件事。

  比如,TikTok的股東中有海納國際集團(SIG)這樣的美國投資機構,他們有意願、也有能力幫助TikTok和特朗普政府周旋。有資本市場人士向《財經故事薈》透露,海納國際集團在遊說特朗普政府方面「出力不小」,不過這樣的傳聞並未得到海納國際集團和TikTok的確認。

  相比較,跨境電商觀察者徐鼎鑫對於75天的寬限期持觀望態度。他認為,特朗普上一任期就要禁TikTok,這一想法醞釀了四年,拜登上任后推出了TikTok「不賣就禁」的法案,TikTok在美國的命運基調已經定下來了,「這是國與國之間的較量」。

  在他看來,特朗普是生意人,只看利益,因此特朗普對於TikTok的態度一直搖擺不定,總是不斷變換籌碼和底牌。

  在對TikTok美區未來命運的抉擇上,關稅也成為特朗普的談判籌碼。他在1月20日聲稱,如果中國不出售50%的TikTok股權,就要準備承受貿易戰。但從現實角度來說,美國難以完全擺脫中國供應鏈,若要漲關稅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漲60%,肯定也是10%、20%地逐步上浮,因此,這更像是一種制衡策略。

  

  一波三折,心情坐上過山車

  其實,在75天的寬限期出爐之前,TikTok美區創業者們,都經歷過一段十分煎熬的日子。

  南風用「情感創傷」來形容這波橫跳反轉,「我和周圍朋友共同的感受是非常動蕩。」

  南風告訴財經故事薈。就在2024年黑五前夕,她特意飛到美國籌備黑五大促,準備大幹一場,還和團隊大談特談2025年新規劃。

  當時,南風和同行得到的消息是「面對美國最高法院的禁令,沒有企業有特權,TikTok肯定是短暫被封,但後續肯定也會解封,但關鍵的問題是封多久,一天、五天,還是三個月?」

  到了1月10日以後,局勢逐漸緊張起來,南風的心態沒之前那麼樂觀了。

  南風位於洛杉磯的辦公室剛好臨近TikTok洛杉磯總部,一邊是自己的出海事業前途未卜,另一邊是洛杉磯山火四處蔓延, 「我一時間甚至覺得山火不光是自然災害,也是在送別TikTok美區。」

  1月11日,南風馬不停蹄回國,希望能得到一些「確切」的內幕消息,但和位元組跳動的深圳員工接洽后,後者對於TikTok的未來前景如何,並沒有明確的口風,這下南風心裡更沒譜了,「真是備受煎熬」。

  不過,儘管對於TikTok的前景充滿擔憂,但她和同行也有一個基本共識,在美國市場,無論是直播電商還是網紅經濟,都不會隨著「TikTok退出美國」而消失,肯定會有類似的新平台取而代之,「大家能在A平台做,就能在B平台繼續玩下去,市場沒變,用戶沒變,規則沒變」,南風堅信,即便TikTok美區關了,自己也能找到可以大展身手的出海新陣地。

  到了1月19日,接受《財經故事薈》採訪時,南風正出發前往機場,打算和團隊匯合一起參加團建,團建的原定目的是為了「安撫軍心」、鼓舞士氣,告訴團隊即使TikTok美區被禁,但在美國市場,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前景也很樂觀。

  不過,到了1月20日,聽聞75天的寬鬆期限之後,南風臨時決定把團建的主基調,從悲壯的「安撫軍心」改為更積極的「全力以赴」。

  顧俊的心態歷程也很相似。

  早前,顧俊和周圍人一直也沒有把1月19日當作一個特別的日子看待。「我周圍的同行普遍都沒有準備太多預案,大家都是走一步看一步。」

  作為TikTok美區最早一批出海玩家,這四年,顧俊經歷了太多波瀾,但TikTok似乎每次都能平穩落地,這讓他對1月19日的大限並沒有太多恐慌。

  

  

  直到1月19日,顧俊飛到上海授課,在登台前最後一次掏出手機時,正好看到TikTok官方推送主動關停的消息,於是在上台演講中,他忍不住調侃自己要開始投簡歷找工作了。

  當時,顧俊其實並沒有做好下一步的打算,因為當時正值美國的周日。

  其實,在整個動蕩期內,公司的短視頻更新和直播帶貨都在穩步推進,員工也沒有大的變動,不過受到TikTok命運「反覆橫跳」的影響,其店鋪動蕩期的單量還是減少了30%到40%。

  好在TikTok在美國「起死回生」只花了14個小時,顧俊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了。

  

  三

  TikTok美區依然是主陣地

  多渠道布局是共識

  

  在與前述玩家的溝通中,我們發現,經歷這次危機之後,多渠道布局成為TikTok 玩家們的共識——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早在一年前,顧俊就有所行動,除了TikTok,還布局了亞馬遜和實體店。TikTok平台對公司營收的銷售貢獻,也從最早的100%降至40%以內。「TikTok除了有不確定事件影響之外,平時的流量生態屬於脈衝式,所以我們拓展了單量較為穩定的亞馬遜和線下實體店。」顧俊解釋。

  田寧計劃2025年籌備TikTok西班牙和墨西哥市場的直播帶貨。「只要準備好主播,再對接一些當地貨盤就行。」此外,田寧還打算籌備個人品牌做獨立站,「有了自己的私域平台,就能規避平台的風險。」

  面對風波,南風早已帶領團隊,開始了對達人的線下轉移,2025年將陸續拓展更多平台,包括Instagram等,還要拓展墨西哥市場。

  2020年開始布局TikTok美區的出海商家夏利榮,峰值時期公司TikTok團隊人員高達100多人。在經歷幾番波折后,他的風險意識也提高了許多。

  2020年8月,夏利榮剛布局美國市場不久,就碰上了時任總統特朗普簽署的行政令,要求位元組跳動必須在90天內剝離其在美國運營的所有權益,最終導致夏利榮公司在TikTok平台的業績大幅萎縮。到了2020年底,他不得不忍痛砍掉了整個TikTok團隊。直到2023年,夏利榮的公司才重新進駐TikTok美區,但這一次,他放棄了大開大合的服務商模式,轉為自營模式,目前團隊只有8人,專註銷售自家的毛絨玩具,TikTok平台業務占公司總營收不到10%。‍

  「進可攻,退可守,投入小,隨時可以掉頭就走」,夏利榮告訴《財經故事薈》。

  儘管命運未卜的消息漫天飛舞,多位受訪對象依然十分看好TikTok美區的發展。

  徐鼎鑫分析,「做TikTok電商想要有錢賺,還得是美國,規模大利潤也厚。其他地區要麼規模有限,要麼利潤太薄。比如英國體量太小,東南亞體量大但利潤比較薄。」

  根據Tabcut發布的數據,TikTok電商在2024年的全球GMV已達到了326億美元。具體來看,美國又是TikTok電商最大的市場,貢獻了約90億美元的GMV,佔據了總交易額的近三分之一。

  田寧還判斷了TikTok美區電商接下來的三個趨勢。

  第一,越來越多的美國網紅甚至MCN機構將藉助中國的供應鏈優勢自建品牌。

  MCN機構MomentIQ創始人Alex,是TikTok美區直播帶貨一姐Stormi Steele和保健品品牌Goli背後的操盤手。

  今年1月,Alex在深圳參加活動時告訴田寧,他在中國期間會考察供應鏈,旨在孵化自有品牌。他斷言,美國的直播電商發展水平相當於中國六七年前的樣子,2025年TikTok在美國直播帶貨的體量會爆發。

  其二,隨著TikTok美國直播帶貨成績的不斷攀升,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美國網紅、明星入局直播帶貨。

  2024年黑五期間,美國說唱歌手Nicki Minaj在TikTok直播帶貨首秀,創造了360萬的場觀。根據Fastmoss數據,2024 年,美國共有 7 個單場 GMV 超 100 萬美元的TikTok 帶貨直播。田寧認為這是明星、網紅參與直播帶貨的良好開端。

  其三,TikTok將會是品牌觸達年輕人越來越重要的陣地。英國市場調查公司YouGov數據顯示,比起在亞馬遜等傳統電商,美國成年人對社交電商接受度更高,其中接近48%的Z世代消費者喜歡通過TikTok發現新產品。

  為了吸引年輕人,很多美國本土品牌或者亞馬遜精品品牌開始布局TikTok。比如保健品品牌Goli,2024年在TikTok美區上線僅僅兩個月,單月銷售額突破1000萬美金,成為TikTok美區保健品榜一品牌。

  TikTok在美國的命運如今未至終局,但中國出海玩家們,還是願意繼續乘風破浪,迎接前方挑戰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2:1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