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盧比奧國務卿當不久 撐過一年算走運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美國前總統川普回歸白宮進入倒計時,他提名的准國務卿盧比奧20日預計將是首個、甚至可能是唯一一個獲參議院批准的內閣人選。不過,美國《政客》雜誌日前一篇專欄文章認為,盧比奧的國務卿之位很有可能坐不長久,「能在霧谷(註:美國國務院所在地)撐過一年就算幸運了」。
文章作者、《政客》雜誌高級外交事務記者納哈爾·圖西(Nahal Toosi)分析認為,盧比奧面臨多個困境,除了共和黨內部川普MAGA派的阻力,還包括川普過往立場就傾向將國務院這個機構「邊緣化」,盧比奧或「受到相當大的束縛」,一旦應對不佳就會升級矛盾,導致自己最後被解僱。
文章指出,川普選擇盧比奧出任國務卿的消息一經泄露,一些強硬的MAGA派人士就很快跳出來表示此事尚未「板上釘釘」,凸顯了川普支持者基本盤對盧比奧的不信任。在他們看來,盧比奧「過於鷹派」和「對外干涉主義」,後者可能與川普「美國優先」的議程相矛盾。
在川普陸續宣布了一系列「特使」人選后,盧比奧「施展拳腳」的空間進一步被縮小。文章說,這些特使們的工作內容很大程度上與國務院有重疊,其中部分還可能在白宮辦公,有更多機會接觸直接接觸川普,進一步削弱了盧比奧的權威。
尤其是川普提名的「總統特別任務特使」理查德·格雷內爾(Richard Grenell)。據介紹,他深受MAGA派的喜愛,也一直想當國務卿,有人預測他最終會取代盧比奧。
文章提到,過去幾十年來,國務院在歷屆美國政府中的影響力本身就在減弱。論人員精簡、決策快速,它比不過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論資金充裕,又比不過五角大樓。據多名現任和前任美國外交官說,在現任總統拜登執政期間,雖然國務卿布林肯參與了與中東地區衝突有關的決策,但國務院負責處理中東事務的部門在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外。
而一向奉行「非傳統」外交政策的川普,更是對職業外交官持不信任態度。按照圖西的說法,川普及其支持者將國務院的職業外交官們視為「深層政府」的一部分,認為他們都是不支持「美國優先」議程的「全球主義者」,更不可能優先考慮來自國務院的意見。
據一名前拜登政府官員推測,川普暫時不介意把盧比奧安置在國務院,是因為他「不認為國務院在制定外交政策方面有任何作用」。在一名外國外交官看來,盧比奧只有「忍氣吞聲、咬牙微笑」才能「存活下來」,「如果他態度不好或公開抱怨,羞辱只會升級,最後落得被解職」。
此外,還有其他不利於盧比奧的現實因素。文章稱,盧比奧和川普曾是勁敵,在2016年大選期間有過「令人難忘」的罵戰。雖然他們早先已經和解,盧比奧此後也更多地與川普的觀點保持一致,但兩人在政策上出現分歧的可能性很大。
「想在川普手下成功,你必須沒有自我。」一名前川普政府官員說,「你必須願意放棄這些職位通常享有的傳統特權。」如果盧比奧有意在2028年競選總統,他就需要在川普任期結束前離職進行籌備。作為國務卿,一般需要避免參與美國國內政治,以保持其中立性,而作為總統候選人卻需要政治舞台上的高曝光。
文章作者圖西披露,在他與十幾名現任、前任美國及外國官員的談話中,即使是希望盧比奧能夠穩坐國務卿位置的人也表示,他們認為盧比奧最多只能幹兩年,還有人說不到一年。值得一提的是,川普上個任期內的第一任國務卿蒂勒森僅擔任該職位一年零一個半月就被解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