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離任的美駐華大使伯恩斯為美中關係留下了什麼?

京港台:2024-12-17 05:22| 來源:美國之音 | 評論( 6 )  | 我來說幾句

將離任的美駐華大使伯恩斯為美中關係留下了什麼?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即將離任的駐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近期接受彭博通訊社專訪時說,他在華期間,80%的精力用於管控美中競爭,20%的精力注重維持必要的接觸。他形容這種「八二」分配是「正確的平衡」,並強調這種方式有助於穩定複雜的美中關係。那外界又是如何看待他擔任駐華大使的成就?

  「我們此前的政策與中國毫無合作,而是僅僅進行制裁。我們沒有看到任何結果:北京方面採取的行動為零。」他在接受12月13日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說。

  他說,現在的接觸政策幫助美中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穩定了關係,雖然雙方仍然在俄烏戰爭、網路間諜戰以及地緣政治方面衝突不斷。

  伯恩斯於2022年3月到任,當時正值美中關係的低點,雙方在貿易、台灣、香港和南中國海等領域不斷交鋒。在任期間,伯恩斯作為美中關係中打頭陣的人物,穩住了美中關係搖搖欲墜的態勢,並在雙邊關係惡化的大環境下,在一些方面取得了合作的機會。

  候任特朗普總統已經提名商人、前喬治亞州參議員戴維·珀杜(David Perdue)擔任下一任駐華大使,伯恩斯大使即將於下個月中旬離任。我們為您回顧伯恩斯大使過去兩年作為美國駐華大使的主要成就。

  推動高層互動與對話

  駐外大使一般是時任政府的政治任命官員(political appointee),然而伯恩斯是一名職業外交官,有著豐富的外交經驗。他曾服務於民主共和兩黨,在國務院任職期間曾任負責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美國駐北約和希臘大使、國務院發言人,並在國家安全委員會任過職,處理蘇聯和俄羅斯事務。

  任中國大使之前,他在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擔任外交與國際關係實踐教授,他同時也是阿斯彭戰略集團的執行主任和科恩集團的高級顧問。

  伯恩斯在任時美中關係高度緊張,尤其是在貿易、台灣、香港和南中國海等多個敏感領域的爭議加劇。作為一名職業外交官,他在處理雙方爭端時盡量避免過度對抗,但也堅持美國在核心問題上的立場。

  在今年9月26日出席大西洋理事會(The Atlantic Council)舉辦的論壇時,他談到自己在就任大使后,2022年8月時任議長佩羅西訪問台灣,以及2023年2月的「氣球事件」,都使得本就已經非常緊張的兩國關係墜入低谷。

  「因此,2022年大部分時間和2023年部分時間我們的關係都非常緊張。兩國之間沒有任何高層內閣渠道。作為一名外交官,我對此深感憂慮,特別是由於兩國關係中經常充滿了競爭,有時甚至懷有怨恨。你需要讓最高層的人進行對話。我認為這正是我們能夠重新建立的。」他在講話中說。

  伯恩斯的一個重要成就即在雙方關係緊張的情況下,逐步讓兩國高層恢復了溝通渠道。目前,除了現任總統拜登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直接會面,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有緊密的工作關係。財政部長耶倫兩次訪華,並與中國負責經濟發展的副總理何立峰會面。美商務部長雷蒙多則與中方對應的王文濤直接對話。

  「我們在雙邊關係困難之際,重新建立了成功所需的內閣溝通渠道。」伯恩斯說。伯恩斯的主張是,中國是美國最強大的對手,但與對手接觸是美國外交的必要課題。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俄烏戰爭爆發后,美國對俄羅斯實施嚴厲的制裁,並期望中國在戰爭問題上次去更加明確的立場。伯恩斯作為俄羅斯問題專家,在這個問題上發揮了重要的外交作用。他警告中國不要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並在這一時期微妙管控了美中在此問題上的分歧。

  管控芬太尼,促進氣候問題對話

  在伯恩斯任大使期間,美中兩國在芬太尼的管控上有了長足進步。

  伯恩斯在12月13日與彭博社的採訪中說,過去13個月,北京逮捕了300名毒販,禁止出口55種化學品和合成毒品。

  「這是中國政府第一次採取如此廣泛的行動,」他說,「我認為我們在正確的道路上。」

  與此同時,氣候問題也是兩國相對來說較為穩定的合作領域。

  伯恩斯在推動兩國在氣候變化合作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伯恩斯任內與時任美國氣候特使約翰·克里(John Kerry)和時任中國氣候變化特使謝振華一同,促成了兩國就在這個領域的具體合作項目,涵蓋加強清潔能源的推廣、減少碳排放、推動綠色金融等等。

  目前,美中開設氣候變化工作小組,就綠色金融工具、可再生能源技術方面進行合作。不過,當選總統特朗普明年入主白宮,將給兩國在氣候變化上的合作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推動美中教育交流和囚犯互換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政治學教授陸伯彬(Robert Ross)對美國之音說,他認為伯恩斯大使在推動美中教育接觸以及釋放被不當關押的美國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他是美中教育交流的推手,無論到哪裡的大學,無論參加什麼活動,他都會對此進行宣傳,」 陸伯彬告訴美國之音,「另外,我認為他大力推動釋放在中國被不當拘留的美國人。每次(與中方)會面,他都提到這個問題。」

  11月底,三名被不當拘留在中國多年的美國公民在美中換囚協議下得以離開中國,回到美國。

  「在很多方面來說,這些都是美中關係大局中的小勝利,但考慮到關係的趨勢,大勝利是不可能的,」陸伯彬說,「但我認為,這些勝利對於穩固兩國關係,保持對話,並嘗試和促進某種程度的合作仍然很重要。」

  維護美國的價值觀

  外交口吻相對溫和的他,在維護美國價值觀方面直言不諱。

  伯恩斯今年2月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60分鐘》節目採訪時表示,美中關係是目前最重要、最具競爭性和最危險的關係。雖然希望能找到共存方式,但是中國是比蘇聯更加強大的對手。

  「我認為中國最終希望超越美國,成為主導全球的國家。我們不希望這種情況發生。我們不想生活在一個中國人佔主導地位的世界。」伯恩斯說。

  今年6月,他更是罕見地公開指責北京,稱中國政府試圖破壞美中公民之間的接觸,恐嚇參加使館活動中的中國人,並在網上煽動反美情緒。

  「他們說他們支持讓我們兩國民間重新聯繫,但他們正在採取誇張措施使之不可能。」伯恩斯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說。

  2023年11月,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在加州舊金山附近的伍德賽德舉行會面后,美中關係出現了緩和的跡象。習近平當時表示希望邀請五萬名美國青少年到中國交流。中國還通過新簽署的協議將多隻大熊貓送往美國的動物園。

  伯恩斯在採訪中表示,中國政府嘴上一套,行動又是另一套。他還指出,中國政府在社交媒體上審查美國使館的推文,屏蔽公眾評論。

  「我來到這裡兩年多,對中國政府竭力詆毀美國,歪曲美國的社會、歷史和政策感到擔憂。這種事每天都在政府掌控的所有網路上發生,網上的反美情緒很強,」他對《華爾街日報》說。為了向中國民眾直接傳遞美國的民主價值,伯恩斯在大使館網頁和微信等社交媒體上開設了「民主對話」系列視頻,採訪美國領袖人物,討論民主對其意味著什麼。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20:2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