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小學外轎車衝撞多人傷,社會"報復"頻發引關注

京港台:2024-11-19 22:36| 來源:自由亞洲 | 評論( 8 )  | 我來說幾句

湖南小學外轎車衝撞多人傷,社會"報復"頻發引關注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湖南常德市鼎城區永安小學門前本周二(19日)發生一起惡性撞人事件。一輛白色轎車沖向校門外的人群,導致多名學生受傷。肇事司機已被現場民眾制服,目前由警方控制。此事件的發生,再次引發公眾對中國近期頻繁發生的「報復社會」案件的廣泛關注。

  據央視新聞報道,事發時正值學生上學高峰,肇事車輛突然沖向校門口,現場一片混亂,學生們四散奔逃。網路流傳的視頻顯示,多名學生和家長受傷倒地,一名小女孩躺在路中央一動不動。目擊者稱,司機被憤怒的家長和路人制服,並在警方到達前被多人圍毆。

  事發早上7點30分左右,被撞的有學生、路人等,現場一片混亂,有學生逃散時大喊「救命」:「救命啊!永安小學門口,(肇事者)直接開車進來的,撞了幾個人!」

  事發后,眾多小學生慌張衝進校園內。有未確認消息指,司機疑因其孩子在校內遭欺負未獲處理,出於報復心理實施此次衝撞。然而,官方尚未公布司機動機及具體傷亡數字。有目擊者說,肇事車輛撞倒十多人。

  事件迅速引發輿論熱議。不少網民表達震驚與憤怒,同時對近期頻發的惡性社會事件深感擔憂。一些評論認為,社會矛盾積壓、心理健康支持不足,以及部分群體的邊緣化可能是事件背後的深層原因。

  本台當天上午致電永安小學,但始終無人接聽,記者轉向常德市鼎城區教育局查詢,接聽電話的官員說,事件還在調查中,相關信息由區委宣傳部統一發布:「這個具體情況,我現在不太清楚,要等區委宣傳部,會正式發布。」

  社會「報復」頻發的背後隱憂

  近期,中國多地接連發生嚴重的「報復社會」案件,僅11月就有多起致命事件。

  湖南評論人士於先生接受本台採訪時說,類似案件只會越來越多:「只要政府不從源頭、不從社會公正的角度去處理社會的矛盾,而採取的都是壓制,當這些矛盾的當事雙方得不到公平的處理,他就會採取所謂報復社會的行動。類似的事情他們不接受上訪啊,所以採取報復社會的行動。」

  維穩政策下必然出現的惡果

  於先生認為,惡性事件頻發折射出中國社會在快速發展中利益分配不均、心理健康支持不足以及部分群體邊緣化的問題。一方面,社會治理需要加強對潛在風險的源頭防控;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服務的普及化和基層矛盾調解機制的完善尤為重要。他說:「這是在維穩政策下,必然出現的一個惡果。」

  

  肇事司機被學生家長制服。(視頻截圖)

  湖南居民王先生說,上周發生在珠海的越野車撞人事件也屬同類性質:「報復社會就是讓社會對政府不滿,引起民憤,這也是對政權的遏制。

  山東居民張先生對本台說,當前,中國許多家庭都承受著經濟、就業以及房貸等壓力,用車撞人來報復社會正在形成一種趨勢:「有些人感到壓力或憤怒,無處表達,他看到有人開車撞人,就去模仿,有這方面的原因,主要問題還是社會的壓力太大,很多人被迫進入了另類生存模式。」

  「另類生存模式」敲響公眾安全警鐘

  有分析人士建議,政府應加大對社會底層群體的心理關懷和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早期預警機制,防止個體矛盾演變為社會性暴力事件。同時,需推動教育、民生保障等系統性改革,以緩解社會不公和階層固化帶來的壓力。

  湖南撞人事件再次為社會敲響警鐘。學者於先生認為,如何從制度層面強化治理、改善民生、化解矛盾,將是政府與社會各界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通過建立更加完善的社會支持體系,為弱勢群體提供更多關懷與幫助,才能減少極端事件的發生,為全社會營造更加安全與和諧的環境。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7:00

返回頂部